爲什麼糖尿病人都瘦呢?

日月山奇23165177


首先對於糖尿病人都瘦這個認識是不正確的。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1型是由於體內胰島素的缺乏,不利於能量的儲存,從而導致此型患者多體瘦,而2型則有胖有瘦,且患2型糖尿病的人中80%有體胖史。因此,糖尿病人並不是都體瘦。那麼對於生活中那些出現體瘦的糖尿病人,其原因何在呢?

第一,降糖藥物所致。例如最常用的二甲雙胍就是一個在降糖的同時還能幫助減肥的藥物。

第二,嚴格的飲食及運動。一些人得了糖尿病,為了控制好血糖,不出現併發症,在飲食上每天只吃一點,並且進行大量運動,長此以往,能量攝入小於消耗,體重自然減輕。

第三,血糖控制不佳。一方面,由於血糖含量升高,胰島素缺乏,使得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減少,另一方面,大量的血糖從腎臟排洩,也會造成滲透性利尿,水分丟失,使體重下降。

此外,當糖尿病患者合併一些高代謝疾病(例如甲亢等),也會使得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增強,出現體瘦。或者當合並一些消化系統疾病,機體對營養的吸收出現障礙時,體重也會下降。

應該認識到的一點是,胖固然對糖尿病人不利,但瘦也並非百利而無一害,當體重不在正常範圍時,機體會出現免疫力下降,易感染一些疾病,因此,糖尿病人如果體重過低,一定要找到原因,及時調整,避免因抵抗力下降而帶來新的問題。

本期答主:馮海燕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準確地說,糖尿病人隨著患病年限的增長,身體會越來越瘦,是由於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血糖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導致的,這是人體的代謝機制所決定的。

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源於血糖、脂肪、蛋白質等,其中血糖是直接的供能物質,而脂肪和蛋白質作為能量的貯備,在血糖缺乏或不能充分利用時,會通過一系列分解變化轉變為血糖供身體利用。

糖尿病之所以會發生,是由於胰島細胞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使血糖不能進入細胞被利用,造成了血液中葡萄糖過高。

細胞得不到足夠的能量,就會對大腦中樞傳遞能量不足的信號,身體就會啟動救急機制,調動貯存的脂肪等分解成血糖來供能,但糖尿病人能量不足的原因實際上並非血糖低,而是保證血糖能被利用的胰島素不足所致,所以脂肪便不斷地被分解而使存貯不足,身體便會越來越瘦。

此外,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除了起促進血糖利用的作用下,還參與人體脂肪的合成,也就是當血糖過高時會促進血糖轉化為脂肪貯存起來,糖尿病人體內胰島素缺乏減弱了這種作用,脂肪的合成越來越少,身體也會越來越瘦。

這兩方面的原因都會造成糖尿病人脂肪貯存不足的原因,其根本與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越來越少密切相關,而糖尿病是漸近性疾病,患病時間越長胰島素缺乏的越多,體重也就會越來越瘦。

所以糖尿病治療的一個原則是:在降低血糖的同時,儘可能保護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的功能,才更有利於預防各種併發症的發生。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糖尿病人消瘦的病理:

糖尿病是一種由於胰島功能減退或胰島素抵抗等引發胰島素缺乏而導致一系列代謝紊亂的病症。首先,因為缺少胰島素就不能使更多的葡萄糖進入細胞氧化,引起血液中的血糖濃度上升,即:高血糖。同時,高血糖又具有高滲利尿的作用,就會使糖尿病人多尿。然後,尿量多、失水明顯,體內脫水,刺激口渴中樞,才會出現口渴症狀,導致多飲。

這樣,身體就會得不到充分的水分,血糖過高,又不能使脂肪和蛋白質及時分解來補充能量和熱量,所以人體就會慢慢消瘦,抵抗力下降。嚴重者體重可下降數十斤,以致疲乏無力,精神不振。病程時間越長,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顯。

二、為什麼糖尿病人會越來越瘦?

1、低蛋白飲食

人的身體需要足夠數量的蛋白質,攝入足夠數量的蛋白質對於身體健康很重要。長期低蛋白質飲食會導致營養不良,容易得各種併發症。為了維護人體肌肉、組織修復、各種酶、血細胞等代謝的需要及抗病能力,每個人都必須保證足夠蛋白質的攝入量。

2、血糖控制不佳

尤其見於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病程較長。這是由於患者體內沒有足夠的胰島素,無法充分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所導致的。身體總是需要能量的,不能用葡萄糖就只有消耗脂肪,於是造成了突然消瘦的原因。

3、藥源性消瘦

這種消瘦往往是由於服用一些增強人體代謝的藥物所引起的,如二硝基酚、甲狀腺素、二甲雙胍等。

4、胃腸道系統疾病

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等胃腸道疾病,或胃輕癱患者,均可造成不能正常進食,消化和吸收功能比較差,導致營養不良而消瘦。

5、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這是一種內分泌疾病,由於機體代謝增加,表現為食慾亢進,但體內分解養分太多,大大地消耗體內的脂肪及蛋白質,因而引起體重下降,有時可在短時間內下降10公斤之多。臨床上若沒有明顯其他原因的消瘦病者,此病可能性最大。症狀表現除食慾亢進、消瘦外,還有心跳加快、多汗、頸部甲狀腺腫大、手顫、情緒興奮等。有少數病人無甲狀腺腫大或僅輕度腫大,亦無“甲亢”情緒激動的表現, \n但通過實驗室的檢查可以得出診斷。

6、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有些糖尿病患者早期只有瘦的表現,可見於原發腎上腺機能減退,如腎上腺結核或自身免疫性腎上腺疾病,以後逐漸出現皮膚粘膜色素沉著等典型症狀和體徵。垂體前葉機能下降繼發腎上腺機能減退,出現皮膚蒼白。

7、慢性傳染病老年結核病、慢性肝病等

糖尿病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可合併許多慢性傳染病,如結核。由於機體分解代謝加強,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及繼發感染,致使體內營養物質消耗過多,造成體重明顯減輕。患肝硬化、肝腹水等肝病必然造成人體合成代謝下降、消耗代謝上升,人也會在數日內消瘦。而肝硬化的另一個標誌則是在體重減輕同時,伴有乏力、腹瀉等。

8、惡性腫瘤

糖尿病易合併各種腫瘤。有時高血糖是胰腺癌的早期指標。大多數惡性腫瘤都會先有消瘦的特徵。因此,原來不瘦而近期內明顯消瘦者應提高警惕。如隱約上腹痛為主要表現的胰腺癌,常被誤認為是胃病。這種病的突出症狀就是體重明顯減輕,甚至能在一個月內體重減輕10公斤以上。拿結腸癌來說,還可能伴有無痛性便血等,50歲以上的人要警惕。

三、那麼到底體重減輕對糖尿病人是好是壞呢?

其實,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瘦是一個很好的現象。2型糖尿病的治療目標,除了血糖、血壓、血脂等保持正常外,還有一個目標即體重減輕到理想體重。因為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之一就是因腹部脂肪增多所分泌的細胞因子產生了胰島素抵抗所致。如果體重減輕,尤其是腹部脂肪減少,可使胰島素抵抗減輕,因而對病情有利。

四、糖尿病人消瘦怎麼辦?

對於消瘦型糖尿病來說,要特別注意飲食上的調整,採取飲食治療的方式來改變病症。

1、適當放寬熱量的攝入

由於消瘦型糖尿病人的體重低於標準體重,因此其能量攝入量可適當放寬,使患者的體重達到標準體重水平。

2、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蛋白質作為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分,居七大營養素之首,消瘦型糖尿病患者想要增重可以通過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來達到目的。食物中乳製品、畜禽肉類以及大豆製品都是不錯的選擇,比如牛奶、牛肉、雞肉、豬瘦肉、魚、蝦、豆腐等健康食材都是可以作為補充蛋白質的選擇。一般來說,每日能量的攝入量可以按照30~35千卡/千克體重,蛋白質按1.2~1.5克/千克體重的比例給予。

3、堅持少食多餐

少食多餐是糖尿病人飲食黃金法則中的重要一條,對於消瘦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也同樣適用,可以讓營養攝入更均衡,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更好地為機體提供能量和營養素。

4、保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熱量的主要供給來源,一般來說,人每日能量需要的55%~60%都來自主食,如米麵、蕎麥、小米、玉米等糧食類食物。

5、保證營養均衡攝入

正確的糖尿病飲食原則是保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合理搭配,以滿足身體需要。其中,碳水化合物約佔55%~60%,脂肪約佔25%~30%,蛋白質約佔15%~20%。

一般來說,成年男性患者每日的熱量攝入為1200千卡~1600千卡,成年女性患者每日熱量攝入為 \n1000千卡~1200千卡。多吃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食品、方便食品、快餐等。


械博士


這個問題問得好像有點問題,我想小編應該應該問得是糖尿病人為什麼會越來越瘦?

你這樣問,有很多人就認為誰說糖尿病人都瘦,大多數糖尿病還是胖子。改成”糖尿病人為什麼會越來越瘦”這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糖尿病是一組由於胰島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導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紊亂,而長期高血糖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徵。



所以說糖尿病是代謝性疾病,而且跟營養物質密切有關,當我們的胰島素缺乏,就說明我們的胰臟功能不好了。胰臟有什麼功能呢?胰臟有內分泌和外分泌,胰臟不僅分泌胰島素,還分泌胰液,胰液會影響很多物質的消化吸收,這也就是說胰臟功能衰退的人同時也伴著胰液分泌的減少,而胰液分泌的減少對所有物質的營養吸收都會受到影響。

這也就是說為什麼糖尿病吃得多,體重越來越瘦的原因。


李愛琴營養師


為什麼糖尿病人都瘦呢?

很多糖尿病患者開始都是變胖的,很多人誤以為是胖人容易得糖尿病,實際是同時得的,因為在人的肝臟受損以後,肝臟不能正常發揮代謝功能,多餘的脂肪代謝不掉,堆積在不該放的地方,就可以看出肥胖。不能代謝血糖了,形成高血糖,在發展就是糖尿病。人胖點是可以看出來的,但是血糖剛開始高的時候很多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形成了胖了以後出現糖尿病的觀念,實際是同時的。

那為什麼糖尿病一段時間以後很多人變得消瘦呢?因為糖是為人體提供能量的,但是糖尿病人的糖代謝出現問題,不能把糖合理吸收代謝,為人體提供能量,只能以控制飲食的方式不讓血液裡糖多,或者通過運動、吃藥等方式吧認為多餘的糖排出體外,以保證血糖的平衡。身體不能正常吸收利用糖,人體又要消耗能量來維持正常的運動,怎麼辦,就只能用身體以前儲存的蛋白質和脂肪來代替糖,時間長了蛋白質等越來越少,肝臟代謝不好,又不能及時轉化補充,所以會越來越瘦。這樣人的免疫力也會越來越差。更要注意的是,在利用蛋白質的時候,首先調用腎臟中儲存的蛋白質,所以糖尿病的併發症中腎衰竭很常見,就是這個原因。


霍體清


一般情況下,糖尿病的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少,這三者是同時存在的。這就是很多糖友食慾正常或者食量增加,但體重反而減輕的症狀。很多人不明白,糖尿病的病因之一是肥胖。那麼,為什麼糖尿病人會越來越瘦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解答吧。

一、糖尿病人消瘦的機理:

糖尿病是一種由於胰島功能減退或胰島素抵抗等引發胰島素缺乏而導致一系列代謝紊亂的病症。首先,因為缺少胰島素就不能使更多的葡萄糖進入細胞氧化,引起血液中的血糖濃度上升,即:高血糖。同時,高血糖又具有高滲利尿的作用,就會使糖尿病人多尿。然後,尿量多、失水明顯,體內脫水,刺激口渴中樞,才會出現口渴症狀,導致多飲。

這樣,身體就會得不到充分的水分,而血糖過高,又不能使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速來補充能量和熱量就造成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被大量消耗,所以人體就會慢慢消瘦,抵抗力下降。嚴重者體重可下降數十斤,以致疲乏無力,精神不振。病程時間越長,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顯。

二、為什麼糖尿病人會越來越瘦?

1、低蛋白飲食

人的身體需要正確數量的蛋白質,攝入正確數量的蛋白質對於身體健康和舒適很重要。長期低蛋白質飲食會導致營養不良,容易得各種併發症。為了維護人體肌肉、組織修復、各種酶、血細胞等代謝的需要及抗病能力,每個人都必須保證足夠飲食蛋白質的攝入量。

2、血糖控制不良

尤其見於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病程較長。這是由於患者體內沒有足夠的胰島素,無法充分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所導致的。身體總是需要能量的,不能用葡萄糖就只有消耗脂肪,於是造成了突然消瘦的原因。

3、藥源性消瘦

這種消瘦往往是由於服用一些增強人體代謝的藥物所引起的,如二硝基酚、甲狀腺素等。

4、胃腸道系統疾病

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等胃腸道疾病,或胃輕癱患者,均可造成不能正常進食,消化和吸收功能比較差,導致營養不良而消瘦。

5、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這是一種內分泌疾病,由於機體代謝增加,表現為食慾亢進,但體內分解養分太多,大大地消耗體內的脂肪及蛋白質,因而引起體重下降,有時可在短時間內下降10公斤之多。

6、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有些糖尿病患者早期只有瘦的表現,可見於原發腎上腺機能減退,如腎上腺結核或自身免疫性腎上腺疾病,以後逐漸出現皮膚粘膜色素沉著等典型症狀和體徵。垂體前葉機能下降繼發腎上腺機能減退,出現皮膚蒼白。

7、慢性傳染病老年結核病、慢性肝病等

糖尿病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可合併許多慢性傳染病,如結核。由於機體分解代謝加強,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及繼發感染,致使體內營養物質消耗過多,造成體重明顯減輕。

8、惡性腫瘤

糖尿病易合併各種腫瘤。有時高血糖是胰腺癌的早期指標。大多數惡性腫瘤都會先有消瘦的特徵。因此,原來不瘦而近期內明顯消瘦者應提高警惕。

對於糖友們越來越瘦該怎麼辦?

少量多餐,監測體重,一旦體重恢復至正常應調整飲食至正常水平,不要導致體重超重而矯枉過正。 確定沒有其他器質性疾病。補充充足的維生素和鐵質,動物類食品與植物類食品同時選用,可促進鐵質的吸收利用。適當增加瘦肉類、雞、禽蛋、奶製品、豆製品等食物。但同時要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


羅小青


糖尿病人吃的多,是因為吃進去的養分無法被身體吸收,身體本身缺乏營養,所以,糖尿病人才有較強烈的飢餓感。同時,由於進食攝入的養分無法被身體吸收,並且導致血液和尿液中的糖分增高,身體在缺乏養分的情況下,會分解消耗自身的脂肪和肌肉來維持需要的能量,所以糖尿病人才會越來越消瘦。


lx1530672


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清湯冷水的哪一個人也扛不住啊



樂山樂水利彪


這個問題是對患糖尿病人耍求:管住嘴邁開腿不科學不理性的回答。這也不要吃,那也不吃。失去人體營養需的能量。邁開腿要求過渡運動。就是不患糖尿病的人也得瘦。應該是少量,適度才是理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