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上市?其背後野心爲欲擴張200多家店

上市也許讓海底撈有了一層保護,能幫助海底撈解決一些困難,但反過來上市後更加透明的公開度也會使其面臨更加嚴苛的要求,持續發展,還需要海底撈靠自身的努力完成。

海底撈上市?其背後野心為欲擴張200多家店

5月17號晚,在朋友圈某個餐飲老闆發的動態裡看到這張圖的時候,還是有點小激動,趕緊轉手發在了今日頭條上,粉絲是這麼回應的。

海底撈上市?其背後野心為欲擴張200多家店

很快,各大媒體接著報道出新聞:

5月17日晚間,知名火鍋連鎖品牌海底撈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招股書。

文件顯示,海底撈在全球範圍內共有320間餐廳,去年全年收入106.4億元,利潤11.9億元,近3年利潤年複合增長率超過70%。

這家屢屢被傳上市的國內餐飲巨頭終於邁出了真正要上市的一步。

外賣業務快速增長 二線市場成主力

據億歐網報道:外賣業務被認為是促進其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自2010年提供外賣業務以來,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海底撈於中國超過40個城市經營外賣業務。利沙文報告,海底撈中國首家推出外賣業務的火鍋餐廳。其外賣業務收入也由2015年的7407萬增長至2017年的2.2億,目前已佔據營收的2%左右。

除此之外,據海底撈遞交的招股書透露,二線市場才是海底撈的主要戰場。其超過一半的餐廳都分佈在二線城市,共有120家,同店銷售35.2萬元,同樣排名首位。不過三線城市也充滿潛力,表現在同店銷售增長率最高,達到16.3%。此外,海底撈人群消費為97.7元,已接近百元。有趣的是,這一數字在三線城市不降反增,甚至高於二線城市。

海底撈上市?其背後野心為欲擴張200多家店

▲ 圖為:億歐出的海底撈營收分佈圖。

國際化也成為海底撈下一步佈局的重點。海底撈目前在中國內地以外擁有19家餐廳,2017年營收達到7億,人均消費遠高於國內,達到179.6元。創始人張勇表示,海底撈預計今年會在倫敦、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海外市場新開多達10家門店。

背後的野心:欲擴張200多家店

不過海底撈的野心不止於此。招股書顯示,到2017年年底,海底撈擁有273家直營門店,在兩年內擴張了接近一倍,年服務顧客超過1億人次、年營收超過106億元、淨利潤11.94億元。

同時,海底撈在招股書中披露,計劃2018年再開設180~220家門店。

但海底撈激進的擴張策略也導致了運營資本為負,帶來了巨大流動負債,到2018年第一季度,流動負債淨額已經擴大到14.42億元。

根據招股書顯示,本次IPO海底撈準備將募資額的60%用於擴張計劃。

海底撈上市?其背後野心為欲擴張200多家店

不論如何,上市也許讓海底撈有了一層保護,能幫助海底撈解決一些困難,但反過來上市後更加透明的公開度也會使其面臨更加嚴苛的要求,持續發展,還需要海底撈靠自身的努力完成。

近日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餐飲集團百強排名中,其中的火鍋餐飲20強營業額合計超過440億元,而海底撈是其中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

總體而言,對於餐飲企業來說,身處大賽道、容易標準化、盈利模式好的火鍋品類,顯然更有IPO的優勢。

正如《中國餐飲報告2018》中表述的那樣:火鍋品類總營收佔據餐飲總盤子的20%以上,火鍋市場容量巨大、賽道寬廣。

至於在火鍋這個大品類下,考驗企業的,就是通過更先進的運營模式、產品研發、企業管理,來不斷擴大賽道的寬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