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備受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在美國竟然改版升級了

在中國備受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在美國竟然改版升級了

在中國備受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在美國竟然改版升級了

對於共享領域來說,總是能夠看到許多新花樣、新項目出現。不僅僅是國內創業者在共享領域“上癮”,國外創業者同樣為其“發燒”。

滑板電動車是外觀類似於滑板車的電動自行車,體積小巧,民眾乘坐時需要全身站立。在國內的一些城市,街頭已經出現了電動滑板車,但是尚未作為一種共享交通工具。

而鑑於歪果仁的“腦洞大開”,我們也看到眾多意想不到的共享項目正在落地。但與國內共享項目不同,國外的共享項目一旦遭遇負面社會問題,就有可能被直接叫停。

美國共享滑板電動車風靡,甚至在一些城市出現氾濫情況。在過去兩個月時間裡,舊金山市的滑板車快速增長,而且提供了幾乎免費的推廣服務,包括Bird、Lime和Spin三家公司投放了許多車輛。

在中國備受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在美國竟然改版升級了

Bird Rides的首席執行官Travis VanderZanden表示,“當你使用我們公司旗下的電動滑板車時,它會給你自由,就像你有翅膀一樣。”

北京時間6月29日早間消息,在紅杉資本領投下,高調的美國電動滑板車公司Bird又成功結束了一輪融資,籌集資金達3億美元。

紅杉資本合夥人羅洛夫·博沙(Roelof Botha)的加入董事會,表示這是Bird在短短几個月內籌集到的第二輪資金,資產估值從5月的10億美元飆升至6月底的20億美元。今年3月,該公司的估值僅為3億美元,但許多人認為電動滑板車將取代汽車或自行車,成為交通問題的下一個解決方案,投資者蜂擁而至。

之所以這些共享電動滑板車能夠盛行起來,在於這些初創企業獲得了鉅額風險投資,並有著自己的理念。據悉,這些初創企業已經獲得了超過2.5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而且它們堅信電動滑板車是未來交通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交通路段及節點上,電動滑板車將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中國備受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在美國竟然改版升級了

但是美國共享出行市場競爭同樣激烈,除了 Bird 之外,Lyft 也佈局共享電動滑板車業務,同時共享電動自行車運營商 Lime 和無樁共享單車運營商 Spin也希望解決用戶最後 5 公里的出行問題,並且已經籌集了 1.32 億美元。並且也同步進行 C 融資, LimeBike的營銷負責人Caen Contee就表示,“城市不知道它需要什麼,它們在看到電動滑板車之前不知道是否應該准許。”

值得一提的是 Lime的創始團隊均來自中國,在美國提供包括電動滑板車、電動自行車及自行車三種產品。

而現在共享電動滑板車企業也同樣站在前沿理念的制高點上,可以說共享電動滑板車受到了市場和資本的認可。

大量資金都在以最快速度流入該行業。對於非常熱門的投資領域來說,這種旋風式的籌款過程並不罕見,然而滑板車火爆的籌資速度遠遠超過大多數高科技項目。“我們已經會見了超過20家公司專注於解決最後一英里問題的公司,並認為這是一個規模達數十億美元的商機,可以在世界上產生很大影響,”

在中國備受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在美國竟然改版升級了

參與本輪融資的CRV公司Saar Gur說。“我們完全相信,這個團隊擁有原創產品思維和執行力,可生成一些非常有價值的東西。我們一直專注於長期投資,而不是短期投資。我們不斷地與更多的初創公司會面,希望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Bird已經在市場上建立了最好的產品,堪稱最好的公司。從這個意義上說,來自消費者的炒作是真實的,也是我們投資決策的一部分。”

據瞭解,Bird 用戶先下載一個 APP 然後解鎖滑板車,並能以最高15英里/小時的速度移動至目的地,在價格方面,Bird 使用費用為每分鐘0.15美元。而且電動滑板車上手容易,體積較小,能夠適用更多場景,年輕人也普遍認為“電動滑板車比起單車要更酷”。

Bird的一名發言人表示,在很短的一段時間裡,舊金山市民完成了15萬公里的滑板車出行,很明顯,市場存在巨大的需求。

同時,ofo 等眾多中國公司,預計將於本月在舊金山市發佈共享電動滑板車 APP,並申請服務許可證。Bird的主要競爭對手Lime 和 Spin 的每半小時收費 1 美元,雖然更便宜,但是對於短時間使用的用戶來說, Bird 的消費模式更靈活。

相比較之下國內的初創企業思路簡單而又粗暴,那就是直接燒錢去佔領市場,營收和利潤等都是規模變大之後再提上日程。這樣一來雖然能夠加快推進的速度,但由此帶來的問題是可能直到最後也摸不清楚盈利模式。比如目前依然爆火的共享單車,就因為盈利模式不明朗已經面臨了很多問題。

而國外的這些共享電動滑板車並沒有燒錢,而是事先建立好營收模型。人們可以直接以1美元的價格租用電動滑板車,再加上每分鐘10美分到15美分的使用費,能夠滿足最後一英里通行的訴求。而為了給這些電動滑板車充電,這些公司都在大街上設置了“充電器”,閒暇的時候可以直接充電。據瞭解,每輛電動滑板車一般每天能夠獲得5到20美元的收入。

相對於共享電動滑板車企業的激進,政策卻顯得稍微落後。因為這些企業是在事先沒有得到允許的情況下,就出現在了城市交通之中——或許它們是在模仿Uber。畢竟當初Uber是一夜之間就在城市中遍地開花去提供服務,隨後再與政府去“糾纏”以獲得許可。

這裡提到Uber公司,我們也得知該公司CEO在不久前的一次會議上稱Uber正在考慮推出其他交通方式,並表示“自行車,也許是滑板車”。

在中國備受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在美國竟然改版升級了

Uber在兩輪出行之戰上頗具野心。此前,Uber曾以2億美金的價格收購了美國一家名為Jump的共享電單車企業。今日,有外媒報道稱,Uber正在考慮收購另一家共享單車企業Motivate,Uber的競爭對手Lyft似乎也在競購Motivate,報價超過2.5億美元。

支持與反對:各執一詞

不過即使共享電動滑板車企業已經考慮到了很多問題,也受到部分人的青睞,但依然也遭受到諸多爭議。因為電動滑板車能夠任意騎行且隨時隨地離開,反對者批評大量電動滑板車隨意擺放佔路、阻礙行人,而使用者亦罔顧安全。

非牟利組織Walk SF政策及計劃總監Cathy DeLuca則表示,共享電動滑板車用戶常在行人路上風馳電掣,非常危險——“生活在這裡的民眾已厭倦家園被商戶用作實驗場地,而無視對一般人日常生活的影響”。而對維護殘疾人利益的人則認為,如果電動滑板車在人行道等任意放置,將會給殘疾人帶來很大困擾。

在中國備受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在美國竟然改版升級了

美國部分城市的法律要求車手在騎行滑板車時需佩戴頭盔,並不得在人行道上行駛,但並非所有用戶都能遵守這一標準。華盛頓郵報報道稱,聖莫尼卡警察局在2018年1月1日至2月6日期間共處理了281次交通阻塞事件,其中涉及Bird滑板車的有97次。

但是這些共享電動滑板車也不乏支持者,很多人主張只要適當規管,讓經營者負起應有責任,這些新型交通工具仍有好處。甚至還有人表示,政府應當專注於致命的汽車,並指出:“從來沒有見過滑板車在事故中殺人。”而創業者則認為,對電動滑板車進行管制是對窮人的歧視。

比如就在前段時間,有消息稱,一些城市的政府最近開始整治共享滑板電動車。舊金山檢察官已向當地經營共享電動滑板車的3家公司發出停止及終止命令,指摘電動滑板車“妨礙公眾安寧”。

舊金山市已經出臺了一部新法律,專門監管共享滑板車,該法律將在6月4日生效,屆時,所有的運營公司首先需要從政府申請運營牌照。

市政府表示,處理運營公司的牌照申請需要幾個星期的時間,在此期間,如果任何公司膽敢繼續投放滑板車,政府將採取重罰,每輛車每天罰款100美元,違反的公司將不會獲得任何牌照。

在中國備受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在美國竟然改版升級了

舊金山市政府的一名律師表示,舊金山支持交通服務的創新,但是這些創新不能以公眾安全為代價,運營牌照制度將在創新和公共利益之間達成某種平衡。

而就大環境來看,共享電動滑板車項目已經在美國的數個大城市如火如荼地展開。但在熱潮背後,有關共享電動滑板車是否為“一場浩劫”的辯論正在展開。

可見,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共享電動滑板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錢也不能夠為所欲為,畢竟要面對地是一個已經成熟的城市交通環境

但是,這並沒有阻擋共享電動滑板車的勢頭。

風潮,中國也想參與

Ofo公司方面稱,即將在美推出的電單車及電動滑板車將滿足不同需求。“ofo期待看到電動滑板車在氣候溫和、人口密集、地形平坦的城市中獲得廣泛使用,比如亞特蘭大、奧斯汀、舊金山、聖塔莫尼卡等城市。”ofo在回應中說。

當然在大部分參與這場激烈競爭的公司背後,有同一家中國製造商。據 The Information 消息,小米生態鏈企業 Segway-Ninebot 正在為 Bird、Lime、Spin、ofo、GOAT 等多家美國共享出行品牌提供電動滑板車。Lyft 表示未來也會採用這家公司的滑板車。另外有一些創業公司在調查中表示,他們在使用“小米的滑板車”,但其實也是由 Segway-Ninebot 製造的。

在中國備受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在美國竟然改版升級了

這家常州公司成立於 2012 年,起初名為 Ninebot。其主要產品除了小米“ 九號平衡車 ”外,還有兒童運動自行車、 電動滑板車等短途交通工具。三年前,它收購了自動平衡車品牌賽格威,並在今年年初改名為 Segway-Ninebot。

Spin 的聯合創始人 Euwyn Poon 表示,他們之所以選擇 Segway-Ninebot,是因為它在平衡度和加速度上更有優勢。“就像 iPhone 的觸摸屏就是比很多 Android 手機好得多,”Poon 說,“當然其他滑板車製造商很快也會像 Android 手機制造商一樣趕上他們。”

Segway-Ninebot 拒絕與任何一家共享出行品牌簽署獨家合作協議,這也使得他們能夠最大範圍地收割更多訂單。不過,他們願意與之共同設計新的款式,而不僅僅是給一模一樣的車貼上不同的品牌標籤。

這種一家獨大的地位似乎正在被挑戰。其客戶之一 Spin 告訴 Techcrunch,他們正在打算自建生產線和供應鏈,擺脫對 Segway-Ninebot 的依賴,Bird 也表示,他們正在“嘗試一些其他的車”,但不方便透露具體的情況和原因。

在國內,共享電動滑板車使用無望

在中國備受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在美國竟然改版升級了

要想在公共道路上鋪設共享電動滑板車,可能還要面臨監管處罰。早在2016年,北京、上海等地就出臺禁令,明確指出電動滑板車或電動平衡車既不屬於機動車也不屬於非機動車,不具備路權,禁止在公共道路上使用,只能在封閉道路中使用,違者將處以10元至20元不等的罰款。

對比美國,國內對於這類滑行工具的監管要嚴格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