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传人从古到今都在福州……你身边就有一个!

闽与蛇

福建,因为四周山海阻隔,大部分江河都是本省发源本省入海,因此有种遗世而独立的感觉。山海相连,才有山珍海味一锅子乱炖的福州菜——佛跳墙。福建内部也是山岭耸峙,89%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而蛇,是怎么跟福建挂上钩的呢?这里的学问可多了去了。

福建山多加上温暖湿润,这里自古蛇虫多。公元前两三百年,福建土著叫闽越族,以蛇为图腾,这也福建简称闽的来源。所以福建人是蛇的传人,很多地方现在还把蛇当神灵供奉。《说文解字》里解释到:闽,“蛇种,从虫、门声”。按照现今的行政区划,福建省会除福州市区外,还包括闽侯、福清、长乐、永泰、罗源、连江、平潭、闽清等县(市)。由于这些县市地处福建中部及东南沿海,因此历史上常以“闽中”泛指福州。

蛇的传人从古到今都在福州……你身边就有一个!

▲ 图为福州行政区图(图源福州市纪委,如侵删)

闽越王庙

西汉时期,福州是闽越人聚居的主要区域之一。考古发现表明,福州市区及闽侯县庄边山等处,有许多西汉时期闽越人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如福州市内屏山等地闽越时期的板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和遗址、闽侯庄边山西汉闽越时期墓葬等,表明闽越文化在这一地区曾有较长久的驻留。受闽越崇蛇习俗的影响,唐宋以来直至明清近代,福州各地崇蛇习俗依然流行,在福州各地许多地方建蛇王庙,塑蛇神像,香火奉祀。

福州市区,自唐宋以来就有闽越王庙,其中多用以民众侍奉蛇神。明代谢肃是浙江上虞人,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他曾在福州任职,据谢肃《谒镇闽王庙》诗前小引介绍,庙内“王有二将,居左、右,曾化青、红二蛇见香几间,以示显灵,闽人有祷即应。”可能因为蛇常在福州的寺庙出没,人们常将它看作幸运保佑神。

蛇的传人从古到今都在福州……你身边就有一个!

▲ 图为闽侯-闽越王庙(图源百度图片,如侵删)

此后的一些福建书籍,如明代的《八闽通志》及清乾隆《福建通志》等都有关于蛇的记述。乾隆《福州府志》:闽越王庙,在钓龙台西,祀闽越王无诸。汉高帝五年,封为闽越王,受册于此,后人即其地立庙祀之。……建楹日,有青、红二小蛇,蜿蜒香几间。升梁及奉二王像入庙,二蛇屡见。庙成,俞向将临视前一夕梦神人青色者来谢。祀毕,青蛇忽现王左之前,而神之容色一如所梦。有司以闻,赐庙额‘武济’。六年,追封为镇闽王。二将左封灵应侯,右封显应侯。…,…明洪武十年,布政使叶茂祷雨获应,疏闻诏下礼官议,从神故封,称汉闽越王之神。庙有田为守者……庙故有井,通江潮,其深叵测,有龙居之,祷雨屡应。”

该记载说明了闽越王庙中的蛇神可谓神通广大,不但能上天入地,而且还能在几千里之外降冰雹、飞黄蜂来吓退蛮兵,百事百灵,后人将其描述得出神入化,活灵活现。由此可见,后人对源于闽越人的蛇神崇仰仍是十分热衷的。另据明代福州人王应山《闽都别记》卷11、郡东闽县胜迹记载,闽县东有一龙窟,“旧记云:山穴有蟒,天骄蜿蜒,额有‘王’字,人以为龙也,祀之,故名。”类似的蛇神庙,明清时期在福州南台等地仍有所见,而今天在福州地区已经鲜少见到。

蛇簪

蛇的传人从古到今都在福州……你身边就有一个!

▲ 图为蛇形髻(图源百度图片,如侵删)

此外,当时民间妇女多见戴蛇簪或盘蛇形髻者,别具风俗。清人施鸿保《杂记》中说,福州郊外农妇“多带银簪,长五寸许,作蛇昂首之状。插于髻中间,俗称蛇簪”。清人彭光斗《闽琐记》云“髻号盘蛇者,昔人咏以为美意,亦如时下吴妆耳,及见囤妇女,馆发左右,盘绕宛然。首戴青蛇,鳞甲飞动,令人惊怖,洵怪状也。”,与此相似的还有,施鸿保《闽杂记》所言:“或云许叔重《说文》云:闽,大蛇也,其人多蛇种。簪作蛇形,乃不忘其始之义耳。”这些蛇形发饰均是民间信奉蛇的依据之一。

明清|“九使”蛇神

明清以来至近现代,在福州地区周边还有流传着很多崇蛇遗迹或遗俗。据近年田野调查资料表明,与福州市邻近的闽侯、福清、连江等地,都不同程度地留存着一些遗迹、遗俗。闽侯县洋里乡仙洋村,至今尚保存一座建于清初的蛇王庙。该庙为三进构造,规模较大,当地人称为大王庙或蛇王宫,遗留的神像上还雕有蛇等动物。另据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在闽侯县上街乡后山村曾发生过这类事:前些年某晚,当地准备放映电影《白蛇传》。由于村民仍存崇蛇习俗,这部电影因“犯禁忌”而被取消放映。这事例反映古老的崇蛇习俗在福州某些地方仍顽强存在。在福清市黄檗山,有著名的“九使”蛇神的传说及崇拜遗迹。连江县的崇蛇遗迹、遗俗,见于品石岩蛇神庙及有关习俗;品石岩蛇神庙崇祀的也是“九使”蛇神。

蛇的传人从古到今都在福州……你身边就有一个!

▲ 图为“九使蛇神画"(图源百度图片,如侵删)

唐宋|疍民与蛇

谈到唐宋以来的福州的崇蛇民俗,有这跟福州水上居民—疍民及其崇蛇活动。疍民,指汉晋以来直至近现代,在福建东南沿海各地江河海口(如闽江口)等水域以船为家、长年漂泊、居无定所且生活艰辛的水上居民。福州等地疍民的崇蛇习俗在明清时期的方志、笔记及民间小说(如《闽都别记》)中都有记述。清人郁水河《海上纪略》云:“凡.(福建)海船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舟船成日即有之,平时曾不可见,亦不知所处。若见木龙去,则舟必败。”此处之蛇,成为海船的保护神。

蛇的传人从古到今都在福州……你身边就有一个!

▲ 图为闽江口的疍民(图源中新网,如侵删)

疍民较常见的崇蛇活动,莫过于崇祀“九使”蛇神。“九使”蛇神传说主要流行区域在闽中地区,据明代《榕荫新检》引载《晋安逸志》:“唐僖宗时,福清黄聚山有巨蟒为,邑人刘孙扎妹三娘,姿色妖艳,蟒入摄洞中为妻。孙礼不胜愤志,必死之。遂弃家远游,得遇异人,授以驱雷秘法,归与蟒斗。是时,真妹已生十一子,孙礼杀其八。妹奔出,再拜,为请命,孙礼乃止。其后三子为神,曰九使、十使、十一使,闽中往往立庙祀之。”九使、十使、十一使三个蛇仔成神后,常巡游民间,见妖精骚扰乡人,便为乡人驱斗,逐渐成为民间保护神。由于新妇祈于九使庙,九使蛇神就变为金甲神以逐恶蟒。类似的传说在福州地区流传甚广,如清代传奇小说《闽都别记》第186回借一老人家之口说:“此乃冶山,有个柳九爷,不是人是鬼。此鬼乃风流鬼,不时去人家迷妇女,外人皆见之,有称九使爷。”其后,老人家还说:“吾今日花耗无几,连行三宗事:一送无主孤魂归宗,二保通乡妇女安静,三为名山剔除枯骸浊气。”大家也都同意,“那九使自此起迁,尚有一灵游于城厢中外,妇女犹犯之,至今亦迷人。不知道是蟒天神王之九子,实非也、九使,据老变所言,乃是埋在冶山第九棵柳树下的野鬼,蔡天神王之九子”,这些传说赞颂了作为民间保护九使蛇神。类似传说及九使庙等在福清、连江等地也有存在。

福清|九使岭

福清市至今还有一处山岭名为“九使岭”,传为九使神所居之处。有关九使蛇神的传说,在福清民间流传很广。30多年前,林蔚文作家在福清故乡就听过老人绘声绘色的叙说以致晚上要蒙头睡觉,生怕蛇神会突现床前。福清市黄檗山的“九使”蛇神,在明代还流传到邻近的莆田。在莆田囊山寺附近,有一小庙名“青云庙”,其匾署“明黄起有书”,说明此庙建于明代。该庙石柱上镌有旧联一对:“黄檗威灵昭千古,青云德泽庇千家”。据《黄檗山志》记载,可知莆田青云庙所祀神灵就是从黄檗山传入的“九使”蛇神。明清及近代,闽中地区疍民信奉“九使”蛇神仍笃。清人戴成芬辑《榕城岁时记》,其九使生日条引《南浦秋波录》日:“九月九日,诸娘家祭神日九使。”又说:“重九日,舸黎婆为九使生日,羊酒花烛,欢宴异常。”诸娘、舸黎婆旧指民妻女。民间传说,重九日为九使蛇神生日,置民祈之甚欢,其崇拜之情由此可见。

连江|品石岩蛇神庙

在福州连江县,品石岩蛇神庙位于玉山半山腰,其左边山坳中有玉泉寺,其下为关帝庙,附近岩石上刻有明代福清籍大学士叶向高的题刻。正间(殿堂)大于稍间和次间,有关蛇神及配神塑像等均供祀于此。这是蛇神庙的主要祭祀场所。稍间供祀“千里将军”及“祠安大帝”两个神像,这二神为后期迁移于此。

注意!蛇出没!

在福州,遇到蛇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春夏季节,常有人在家里装修,拆迁时,会发现白蛇的踪迹,福州人认为白蛇进家是一种吉祥的征兆,如果遇到,大家大可将白蛇放生,不要采取攻击。蛇对震动很敏感,轻微动作是不会刺激到它的,没有刺激蛇就不会发起攻击。蛇一般是不会主动攻击人。所以一旦遇到蛇,它如果没有主动攻击你,千万不要惊扰它,最好的方式就是逃离现场。慢慢移动离开即可。夏季在户外活动,特别是在阴暗潮湿、人迹罕至、草丛茂盛以及鼠类、蛙类较多的地方最易出现蛇,这些都是蛇的捕食对象。手上最好有根弹性树枝,做适度的“探测”活动,包括地面、草丛、树干等,可以提前驱赶蛇。避免蛇发现你,你却没有发现它,导致蛇咬人事件。

蛇的传人从古到今都在福州……你身边就有一个!

如果移动中被蛇追,应该按S型路线奔跑,跑路途中可脱下衣服扔向蛇,转移其注意力,蒙蔽蛇;如果没有办法要杀死蛇,注意周边环境,如果有弹性树枝,快速打向其后脑。可制服毒蛇;非专业人士,千万不要去打蛇,多数的蛇咬人事件都是源于手残,这种行为不可取;如果发现蛇出现在室内,首先人和宠物远离出现地,再观察蛇的去向,是否有躲到附近物体下,绝对不要试图自己驱赶蛇或把蛇打死,错误的方法会更刺激蛇。当发现蛇去处后,试着用扫把、簸箕、有盖的垃圾桶或其他可封闭容器 ,将蛇扫入垃圾桶,用重物压紧,然后处理掉。蛇对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敏感,可用酒精、烟雾、雄黄、硫磺、消毒粉等达到驱赶目的。

蛇的传人从古到今都在福州……你身边就有一个!

被蛇咬后处理

如果实在是那么的不小心,被蛇咬后,首先保持镇定,减少运动量,减缓血液循环,辨认蛇的类型,查看伤口,确认是被有毒蛇还是无毒蛇所咬。根据蛇头形状,和咬痕对比可迅速判断,如果确认是被毒蛇咬伤,切开伤口用水反复冲洗,可用冰块敷在伤口附近,使血管收缩;如果没有刀及冰块,则需吸出毒液(可用嘴吸出伤口内的蛇毒,每吸一次要漱口,注意吸伤口者不可有口腔病或破裂伤口)。再轻轻地用肥皂和水洗伤口。不要擦伤口,应用布轻拍,以使其干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前往医院治疗!

蛇的传人从古到今都在福州……你身边就有一个!

▲ 图为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分(图源毒蛇网,如侵删)

在咬伤后2-5分钟内,或用鞋带、等在伤口往心脏方向5cm左右,迅速结扎,避免毒素扩散。结扎不要打死结,因为每15-20分钟需放松1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蛇虽然长的确实让人闻风丧胆,但是我们可是蛇的传人呢,除了饲养的蛇不是保护动物外,其他的野生蛇其实都是保护动物,遇到了千万不能杀害它们喔!

今日互动:“你与蛇有什么故事吗?说给小鱼君听听”(下方留言区等你来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