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人的故事(廿五):问礼老聃,奠定基础写经典

孔子圣迹图:问礼老聃

孔圣人的故事(廿五):问礼老聃,奠定基础写经典

孔子在东都洛邑(周朝国都洛阳)考察期间,因要查阅周王室的藏书,就去拜会周王室负责管理文典的史官老聃(老子)。孔子接连去了四次,才见到老聃。经过允许,孔子阅读和抄录了周王室收藏的一批重要文书典籍。

回到鲁国后,孔子将这些文献重新编纂,成为经典,即《诗经》、《尚书》、《礼经》、《易经》,加上一本出自鲁宗社的《春秋》(鲁国编年史),成为儒学的五种基本经典,即我们现在通称的“五经”。

东都洛邑考察任务完成,孔子是收获颇丰、满载而归返回鲁国。自此,投奔他门下的弟子逐渐增多,以至“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

做学问的人,看到一部好书、得到一些好资料,都会觉得如获至宝。因为,学问需要积累,更需要借鉴。

附:孔子见老子的谈话内容

老子对孔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连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存在的只有他的言论。况且君子时来运转,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的时候,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就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做为君子,虽具有高尚的品德,但他的表现,谦虚得却像愚钝的人。孔子啊,你应该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如果你还是像以前一样的话,这样对你、对于世人,都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孔子辞别老子,沉吟良久,对弟子们感慨:“鸟能飞,鱼能游,兽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而龙,御风飞天,何其迅疾。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孔圣人的故事(廿五):问礼老聃,奠定基础写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