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日間實力對比有多大?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日間實力對比有多大?

​1936年,日本隨著侵華戰爭步伐的加快,廣田內閣決定再次大幅度地增加中國駐屯軍,擴大其編制。

所謂駐屯軍,是按照帝國主義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不平等條約,即1901年八國聯軍迫使清政府簽訂之《辛丑條約》建立的。它應允諸國“常留兵隊,分保使館”,“酌定數處,留兵駐守,以保京師至海通道無斷絕之虞。今諸國駐守之處,系黃村、廊坊、楊村、天津、軍糧城、塘沽、蘆臺、唐山、灤州(今灤縣)、昌黎、秦皇島、山海關。”【王芸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4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0年版,第32頁】並對各國駐兵數目作出了規定。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日間實力對比有多大?

在日本駐屯軍司令部下設駐屯步兵旅司令部(轄步兵第1、第2團)、坦克隊、騎兵隊、炮兵團、工兵隊、通信隊、憲兵隊及醫院、倉庫等。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日間實力對比有多大?

​日本在華駐屯軍總兵力由改編前(1936年6月1日)的人員1771名,馬174匹,增至改編後(1936年6月10日)的人員5774名,馬648匹,兵力增加近3倍。同時,將過去每年的輪換制,改變為永駐制。

上述擴充的日軍各部隊,6月上旬先後在中國登陸,強行部署於塘沽、灤縣、山海關、秦皇島等地,控制戰略要點。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日間實力對比有多大?

據1936年9月22日《申報》訊:華北日駐軍總數已達1.4萬人以上。日本政府在1936年如此猛增中國駐屯軍,是與擴大侵華戰爭的戰略企圖相關聯的。

據戰後,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出版的《中國事變陸軍作戰<1>》記載:

日本在華駐屯的日軍,經過1936年以來的大量增加,其在華北的主力中國駐屯軍1937年7月初的兵力和部署如下:

【駐天津部隊】

軍司令部(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將、參謀長橋本群少將),中國駐屯軍步兵第1團第2營及步兵第2團(欠第3連及第3營)、坦克隊、騎兵隊、炮兵團、工兵隊、通信隊、憲兵隊、軍醫院、軍倉庫。

【駐北平部隊】

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司令部(旅長河邊正三少將),步兵第1團、電信所、憲兵分隊、軍醫院分院。

分遣隊:通縣、豐臺、塘沽、唐山、灤縣、昌黎、秦皇島、山海關分遣隊。

其中豐臺分遭隊,兵力為步兵第1團第3營及步兵炮隊,其餘分遣隊,兵力多數為1個連。

除以上部隊外,還有陸軍特務機關,分設於北平、通縣、天津、太原、張家口、濟南、青島等地。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日間實力對比有多大?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日中雙方總的實力對比是日強中弱。

(一)經濟實力

在經濟力量上,日本佔有很大優勢。

至1937年,日本的現代工業產值在國民經濟總產值中已佔到80%,各種輕、重工業產品均能製造。

而中國現代工業(包括帝國主義在華企業在內)在國民經濟總產值中僅佔10%。除沿海部分城市與長江中下游地區有少數輕工業外,大部為手工業。

在農業方面,日本已使用機械生產,而中國幾乎全部依靠人力、畜力。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日間實力對比有多大?

以1937年日中兩國的工業總產值和幾種主要工業產品為例:

【工業總產值】日本為60億美元,中國僅13.6億美元,日本是中國的4.4倍;

【生鐵產量】日本為239.7萬噸,中國僅95.9萬噸(含已被日軍侵佔的東北地區);

【鋼產量】日本為635萬噸,中國僅55.6萬噸(含東北);

【石油】日本為39.3萬噸,中國僅0.02萬噸。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日間實力對比有多大?

日中在經濟方面的另一個差距就是軍事工業。1937年日本軍事工業投資達22.3億日元,比1936年增加了2.2倍,佔當年工業投資總額的的61.7%。重炮、坦克、飛機、軍艦,日本都能大規模生產。

中國的軍事工業薄弱,到1937年除能生產輕武器和小口徑火炮外,其他大型武器裝備如重炮、坦克、艦艇、飛機等,或者不能製造,或者只能少量製造。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日間實力對比有多大?

​(二)軍事實力

【現役軍人】

1937年上半年,日本有陸軍常設師17個,獨混旅、騎兵旅和守備隊10餘個,共60餘萬人;

中國陸軍有步、騎兵師192個,獨立旅65個,獨立團79個,總兵力202.9萬人。

【預備役】日本經過訓練的後備兵員比中國雄厚,有預備役73.8萬人,後備役87.9萬人,第1、第2補充兵248萬人:而中國僅有預備役50萬人。

【武器裝備】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日間實力對比有多大?

日本陸軍的武器裝備較強。日本一個常設師與中國一個整編師相比,步騎槍比中國多1.5倍,輕重機槍多1.1倍,野榴山炮多3.1倍。

日本一個常設師還有炮兵車和輜重車1000餘輛,坦克24輛。

日本有海軍艦隊4個,大型艦艇200艘,共77.1萬噸,中國僅有艦艇66艘,共5.9萬噸。

日本陸海軍有航空兵中隊91個,飛機2625架,中國只有空軍中隊31個,飛機600架(其中作戰飛機305架)。

在經濟和軍事實力上,日強中弱,這是中日全面戰爭初起之時最基本的形勢。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日間實力對比有多大?

1937年中日全面戰爭的爆發,就意味著中國方面必須要以“血肉長城”來抵禦日本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日間實力對比有多大?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民族記憶 家國情懷】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日間實力對比有多大?

【1937淞滬抗戰紀念酒】限量版 放心購:

​https://haohuo.snssdk.com/views/product/item2?_tt_shop_user_id_=100122492532&come_from=0&fxg_req_id=&id=3289725548636540803&new_source_id=113425&new_source_type=9&origin_id=1606501752089603&origin_type=86&source_id=113425&source_type=9#tt_daymode=1&tt_fon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