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詞中,蘇軾的最感人,王安石的不知名,卻最痛徹心扉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悼亡詞中,蘇軾的最感人,王安石的不知名,卻最痛徹心扉

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悼亡詞中,蘇軾的最感人,王安石的不知名,卻最痛徹心扉

這首詞運用分合頓挫,虛實結合以及敘述白描等多種藝術的表現方法,來表達作者懷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對亡妻的哀思中又糅進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將夫妻之間的情感表達得深婉而摯著,使人讀後無不為之動情而感嘆哀惋。

中國文學史上,從《詩經》開始,就已經出現“悼亡詩”。從悼亡詩出現一直到北宋的蘇軾這期間,悼亡詩寫得最有名的有西晉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隱亦曾有悼亡之作。他們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寫愛侶去後,處孤室而悽愴,睹遺物而傷神;或寫作者既富且貴,追憶往昔,慨嘆世事乖舛、天命無常;或將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憶之情,用恍惚迷離的文字和色彩抒發出來,讀之令人心痛。

悼亡詞中,蘇軾的最感人,王安石的不知名,卻最痛徹心扉

然而,小編每次讀來都覺得痛側心扉的反倒是另一首不知名的作品,是王安石在皇佑二年(1050)所作。

別鄞女

宋代:王安石

行年三十已衰翁,滿眼憂傷只自攻。

今夜扁舟來訣汝,死生從此各西東。

悼亡詞中,蘇軾的最感人,王安石的不知名,卻最痛徹心扉

王安石時任鄞縣知縣,期滿準備西歸都城。鄞女,是詩人的夫人在鄞縣生的一個女兒,一年後此幼女就不幸夭折。在王安石西歸之時特意去看望了一次天人永隔的女兒,上面這首詩,就是他與不到兩歲就夭折入土的幼女辭別時,其悲哀心境的寫實,表達了作者為人父的緬懷愛女之情。

悼亡詞中,蘇軾的最感人,王安石的不知名,卻最痛徹心扉

對父母來說,孩子不僅僅是生命的延續,更是生活的希望和寄託!如今孩子離他們而去,猶如天塌地陷,世上還能有什麼比生離死別更痛苦的事情嗎?在生離死別中,又有什麼比白髮人送黑髮人更痛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