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中国本有一次可以改变历史的机会,却被日本人学会了

鸦片战争后,中国本有一次可以改变历史的机会,却被日本人学会了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和英国展开了近代史上东方和西方的第一次战争。1840年6月,英国军队出动了近50艘最先进的战舰以及4000余名陆军士兵侵略中国。本来在战争前期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并且给了英国军队以沉重的打击,但是后期由于道光皇帝的举棋不定,忽战忽和,导致错失了战胜英国的大好机会。

1842年,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从此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本有一次可以改变历史的机会,却被日本人学会了

鸦片战争的失利,中国国内的反应其实没有太大,但是有一个人却听说了中国输掉了鸦片战争以后,内心却十分悲痛。他就是魏源。

魏源是在1841年成为了两江总督的幕府。甚至到了定海前线作为参谋做事。鸦片战争失败后,义愤填膺的魏源写了一本书叫做《海国图志》的书,这本书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著名的语句都是出自这一本书。

这本书是以林则徐的《四洲志》为基础进行编撰的,这本书主要的内容是叙述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和地理,并且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其内容之详细以及内容之丰富放眼当时的世界都是少见的,并且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早可以让国人了解西方的书籍。

鸦片战争后,中国本有一次可以改变历史的机会,却被日本人学会了

但是可惜的是,这本书在当时的中国少有人问津,反而是日本人拿去看得津津有味。并且间接帮助日本人完成了明治维新。因为《海国图志》这一本书本来就有很多得汉字,再加上里面有许多有趣的图片,当时的日本人都很感兴趣,日本国内的民众也借此了解到了西方的先进文化。

其中有一个日本青年为了买到这一本书,甚至淋着大雨去买,他就是后来本日本人称为“军神”的东乡平八郎。他在后来的对马海战中一举击败了沙俄远道而来的波罗的海舰队。

鸦片战争后,中国本有一次可以改变历史的机会,却被日本人学会了

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人民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一本书的存在,四书五经依旧是主流书籍,直到戊戌变法,少量的知识分子才了解到了这本书,但是那个时候国际环境已经改变,这本书的实用性已经大大降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