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三國的大多數人都有單字的名字?

為什麼三國的大多數人都有單字的名字?

回顧歷史,確實如此。近三百年來整個東漢時期、三國的名字幾乎都是一個字,雙重名稱很少見。《後漢書》、《三國志》,可能有兩個字,但這些人有的是隱士,如龐德公;有些是僅以字行走於世,如黃承彥;還有一些是複姓被當做雙名的,如毋丘儉。

可以說知識分子、官員、世家大族,基本沒有找到雙字符名稱。即使如平民出身的關羽等人,也不屑於使用雙名。這真的很奇怪。

問題根結在於王莽。在西漢末期,王莽贏得了政治權力。為了鞏固這一政權,他掀起了董仲舒的“神學目的論”,從事迷信,以復古為核心,並實施了一系列所謂的“新政策”,從土地制度到就業制度 ,從金錢制式到某個地方的名稱,甚至還涉及改人的名字。

《漢書·王莽傳》有這樣的記錄:王莽的長孫是王宗。這個王宗,如果他慢慢等待,憑藉死爺爺和死爸爸的本事,他是可以成為一個皇帝的。然而,他的脾氣太迫不及待了。他偷偷拿到了皇帝的衣服、帽子,穿上讓人畫了一幅肖像,還刻了三個青銅印章,並與舅舅勾結,準備搶奪皇位。

為什麼三國的大多數人都有單字的名字?

但他實在水平有限,事情做得太幼稚,特別是在王莽看來,暴露無遺。雖然他是王莽的孫子,但這件事情不能輕饒。王宗知道自己在劫難逃,便自殺了。雖然這個人已經死了,但“政治權力”也要被剝奪。王莽發了這樣一個命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這個命令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王宗最初的名字為“王會宗”,兩個字。後來按照王莽的法令才改成的“王宗”。現在政變失敗後,又被王莽改回“王會宗”。

從王莽的命令中可以看到三個問題:一個是王莽之前的人名不受限制,他孫子的名字原來也是兩個字。 二個是王莽上臺後,他曾經發過“製作”來讓雙名的改單名,用現在的說法就是法律不允許取雙名。三就是犯罪後,犯人的雙名被恢復以示懲罰。

為什麼三國的大多數人都有單字的名字?

自從王莽的法令出臺以後,人們逐漸養成了使用單字作名的習慣。後來,雖然王莽的政權覆滅,但這種習慣卻沒有改變。它們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用兩個詞來命名反而是不光彩的。只有一些下賤人或者異族人才會用雙名。因此,單名現象延續到三國時代。

無論曹魏、東吳還是蜀漢,有名有姓的文臣武將都是單名,你知道有哪些名人是雙名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