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老高家的点心铺

八大局菜市场是个神奇的地方,藏着很多亲切又美味的记忆,博山老高点心铺在这儿开了16年了。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当初吸引了小狍子的点心陈列架还立在店铺里面,斜挂的大镜子映照着货架上的点心。这种货架是几十年前糖酒订货会上专用的,那时候很盛行,现在几乎见不到了。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在木质的柜台上摆放的各种糕点,在前面都用标签写好名字,尽管形状不一,颜色也都以焦黄色为主,但味道却囊括了甜、咸、酥、糯、软,这是人生的味道。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为了延续这种味道,老高几乎用了自己一生的时间。叫他老高是因为他的店名,论辈分,应该叫他高叔叔。高叔叔在博山食品厂担任领导职务,高叔叔的妻子李阿姨是博山食品厂的技术骨干。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博山食品厂分体承包之后,高叔叔和李阿姨难过了好久,心里怎么也舍弃不了从事了一辈子的工作。高叔叔也曾经去帮别人做过食品厂的管理工作,可一来二去,还是决定自己开家小店,把这次传统的糕点呈现给大家,也让李阿姨的手艺得到传承。

老奶奶的坚持

我们的探访让高叔叔很高兴,盛情邀请我们过几天再来。因为,他要请家里的老祖宗出马。我们第三次探访的时候见到了高叔叔说的老祖宗,高叔叔的妈妈——徐奶奶。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当初在食品厂共事的姐妹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食品厂开始机械化作业

徐奶奶今年高寿80,从事糕点制作63年了,是博山食品厂的元老。当初景德东建立的时候,也有徐奶奶的一份功劳。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我见到徐奶奶的时候她戴着一顶小白帽,在案板前面忙活着。揪一小块面,双手将面团揉成球,随即将揉好的面团中间压出凹面,里面放上枣泥,然后双手揉成条,并且用刀在上面切上花纹!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徐奶奶跟我聊着博山传统点心的历史和制作手法,她说最能代表博山传统糕点的是酥八件。是老博山红白事用的糕点。不过,现在很少人会知道,也很少人会制作了。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寿桃,对桃,佛手,菊花,荷叶,灯笼,元宝,石榴;这八个物件,每一件都有不同的寓意!每一件都是手工制作,要有审美有耐性,手上功夫还要练得到位。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元宝的包法有几种,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徐奶奶自创的。徐奶奶说,那时候厂里能手工制作140多种糕点,就在现在的这个小店里,也能做出40多种。还能随着季节变化出品应季的产品。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别人家过年请客准备酒菜,老高家过年招待客人都是准备糕点。来做客的客人,无不惊讶和新奇。别人家的孙子玩玩具,徐奶奶的孙子都是玩儿面长大的。

听李阿姨说那些过去的事儿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李阿姨一边摆弄着面团一边说,那时候在车间没少挨凶,那时候的徐奶奶不是婆婆而是师傅。师傅们教徒弟倾其所有、要求严格。

那个时候机械化生产还未普及,几乎所有的糕点都是自己手工制作,所有的准头都在自己的手上!怎么切会出什么样的花纹,怎么捏能出什么的效果,怎么叠会出什么样的层次等等!这些都在心中熟记!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那个时候,在单位手工制作糕点,要求极其严苛。中秋的月饼,厂里要求八个一斤,丝毫不能差。多一钱少一钱都不成。慢慢地,他们就练就了一双神奇的手,下手一抓,就知道自己抓了几两几钱,那准头简直神了。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李阿姨还跟我说了好多那时候博山食品厂那时候的拳头产品,栗子糖、黄瓜糖、薄荷糖,只可惜很多技艺没有传承下来。只剩下店铺里的老模具,诉说着那时候博山传统食品行业的鼎盛历史。

有人传承,真好。

当初玩面的小孙子早就大学毕业了。山东工艺美院毕业的小高一门心思传承奶奶的这一门手艺。并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为传统糕点注入新的元素!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现在,小高也当爸爸了,小小高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到家里来做客的时候从来不让大家吃薯条吃饼干,小小高抬起小脸对小高说:“爸爸,给小朋友们吃糕点吧。”小高跟我说这事儿的时候一脸的自豪,我听得一脸羡慕。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直到现在老高家还保持着传统的包装工艺

等小小高长大,他一定也不会忘了这一幕。这才是老高家点心铺存在的道理。就像是徐奶奶的话:机器再好,做出来的糕点还是少了一种味道!

八大局最隐蔽的小店!63年做过140+种糕点,问路才有的吃……

我想,或许这叫记忆的传承,而更多的,是留给了人们回忆的温度和暖心的人情味道。

博山老高点心铺:八大局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