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這次山水居來到美麗西施故里的諸暨,盤點一下這裡的傳統美食文化。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諸暨

諸暨位於浙江省中北部,北鄰杭州,東接紹興,南臨義烏。

諸暨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越國故地、西施故里,諸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

諸暨是中國百強縣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強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強市。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西施故里

西施豆腐

西施豆腐是浙江諸暨的風味名菜,其原材料是豆腐,雞蛋,肉絲,澱粉、黑木耳、香菇、高湯(各地做法稍有不同,原材料也有不同)。無論是起屋造宅、逢年過節,還是婚嫁、壽誕、喜慶、喪宴,每每成為席上頭道菜餚,還是老百姓經常做的家常菜。相傳,乾隆皇帝遊江南時,與寵臣劉墉一起微服私訪來到諸暨,兩人盡心遊阮,信步來到苧蘿山腳小村,只見農舍已炊煙裊裊,方覺肚中飢餓,在一農家用餐,享用"西施豆腐"後,不禁擊桌連聲稱妙,聞其菜名,"好一個西施豆腐",脫口而贊。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西施團圓餅

西施團圓餅是浙江諸暨傳統的地方名點,以純正精細的麵粉或蕎麥粉作皮子,用山地土產香脆蘿蔔,青蔥,香椒與鮮豬肉拌和為餡,手工包制而成的一種扁圓餅子。以文火煎烤而食,其味爽而不膩,辣而不重,又香又鮮,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每至逢年過節,婚嫁壽慶,酒席間少不了這道點心。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西施舌

在西施故里有一種點心被稱為“西施舌”。糕點師用吊漿技法,先用糯米粉製成水磨粉,然後再以香榧水磨粉包入棗泥、核桃肉、桂花、青梅等十幾種果料拌成的餡心,放在舌型模具中壓制成型,湯煮或油煎均可。這種點心顏色如皓月,香甜爽口。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諸暨香榧

香榧為我國特有的著名珍稀乾果。諸暨香榧品種類型齊全,前人曾作調查雲:"榧子之品質,隨產地而異,以粒數均勻、殼薄而尖小者為最優。此外果皮之是否取盡,亦與品質有關。諸暨楓橋出產之榧子,皮肉多用手剝除,且粒數均勻,堪稱上等。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諸暨珍珠

諸暨是有名的珍珠之鄉。世界上98%的淡水珍珠產自中國,而中國80%以上的淡水珍珠來自浙江諸暨,2008年中國的年珍珠總產量達到1400噸。山下湖華東國際珠寶城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總規劃面積達12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 30億人民幣。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性的珍珠珠寶生產與加工中心,集散與物流中心,品牌展示與貿易中心,資金流通與商情發佈中心,珠寶文化交流與商貿旅遊購物中心。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馬劍焐肉+饅頭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諸暨年糕

楓橋鎮陽春村以盛產陽春年糕聞名,早在30多年前,陽春村上的農戶便有家家戶戶搡年糕、吃年糕的傳統,其用料考究,香糯柔韌、炒而不粘、煮而不糊、口感出眾,歷來遠近聞名。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諸暨麥餅

夏至這一天,草塔的農家皆用小麥粉做夏至麥餅。餅形如半月,分原色與青色兩種。原色為鹹餅,用鹹菜、莧菜作餡子;青色為甜餅,用糖為餡子。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諸暨黴莧菜梗

黴莧菜梗色綠如碧,清香酥嫩,它助消化、增食慾,是下飯的佳餚。據說,紹興人是最早食用黴莧菜梗的。紹興人食用黴莧菜梗歷史悠久。相傳早在春秋戰國之時,越敗於吳,越王勾踐夫婦入吳為奴,當時越國已國貧民窮,百姓皆以野菜充飢。有一老者,在蕺山上採得野莧菜梗一把,其嫩莖、葉已食用,但又老又硬的菜梗一時無法煮熟,棄之又覺可惜,便藏於瓦罐中以備日後再煮。不料數日後,罐內竟發出陣陣香氣,老漢取而蒸食,竟一蒸即熟,其味又遠勝於莖葉,百姓聞之,紛紛效仿,流傳至今。“黴莧菜梗”,色澤亮麗,色綠如碧,清香酥嫩,鮮美入味,助消化,增食慾,最宜下飯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黃公糕

2016年就被評為諸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連續三年評為浙江省農業博覽會金獎。

紫閬黃公糕又名豆糕,在應店街紫閬地區傳承已逾千年。黃公糕的名字,跟大畫家黃公望有關。元末,紫閬邊黃自然村大嶺山腳,著名畫家、黃公望晚年隱居於此多年,並創作《富春山居圖》《富春大嶺圖》等名作。黃公望隱居期間,常隨帶當地村民製作的豆糕去相距幾十裡外的富春江兩岸實地寫生。至明代,紫閬人徐鐙邀請吳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遊歷紫閬,四才子食用豆糕後大為讚賞,提議可命名為“紫閬黃公糕”。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嶺北鹽焗雞

“嶺北鹽焗雞”是極具諸暨特色菜餚的製作技藝,相傳隋文帝時期就有此法,後嶺北鎮吳氏將鹽焗雞工藝代代相傳。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同山燒

同山燒的燒製技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同山燒”是諸暨市同山、青山一帶村民用高梁燒製的一種優質白酒。古稱“秣秫燒”或“高粱燒”。傳說春秋戰國時期,“高粱燒”就是當時山民進貢勾踐的貢品,《越絕書》、《吳越春秋》上“投醪出征”、“投井引流”等典故據說也與它有關,“西施美女高粱燒”的傳說流傳至今。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豆腐包

豆腐包是馬劍和嶺北兩鎮的傳統美食,極具諸暨地方特色,其風味獨特,鹹淡適中,很受歡迎。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年糕糳

年糕糳是草塔鎮的著名小吃。據文獻記載,在春秋戰國時期先人就開始做年糕,但年糕糳的製作歷史,相傳產生於清光緒年間。早先,草塔老街曾有十多家作坊製作年糕糳。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麥花 (又叫巧果)

巧果是傳統產品,它很有特色的,以麥粉為製作主料,烹飪技巧以為主。

這是諸暨人喜歡在端午節做的一道美食,主要由麥粉做成現在條件好了,很多人會在裡面加上雞蛋,蜂蜜等,這樣做出來的麥花既香又脆,還有營養。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藤羹

藤羹——諸暨的傳統小吃,在諸暨某些山村裡(東白湖,璜山,陳宅一帶較多)還能看到它的身影,一種用早秈米精製而成美食。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次塢打面

次塢打面後道處理的講究和原料的優質,使之入口後感覺滑爽、香韌,湯味鮮美可口,讓人想起諸暨鄉村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缺衣少食時,家家戶戶做的“麥面”,但處理了麥腥味,韌性及鮮味更是大大優於“麥面”,憑的是打面師傅“打”的“功夫”和配料新鮮,鹹淡入味。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乾菜貝類湯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河蝦三鮮湯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幼筍扣肉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蒸三鮮

蒸三鮮也是諸暨人必備家常菜之一,傳統手工精製的蛋卷、蛋糕、肉丸子丶發制的肉皮、鵪鶉蛋配以冬芛丶河蝦、豬心、豬肚等等,可蒸食也可入湯。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諸暨淡水魚

諸暨盛產的鮮美淡水魚玩出花樣,不同烹飪手法都為提鮮,可謂鮮上鮮。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清明餜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嶺北炒粉絲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怎麼樣?山水居陪你看到了這麼多好吃的!

你是不是有一種去諸暨玩的衝動呢?

即可看美女西施,又有這麼多美食,多好的一吃出遊啊!

盤點西施故里諸暨傳統美食文化,西施豆腐羹是山水居的最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