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2016年開始的房價車輪戰,讓鄭州登上了全國房價漲幅第一的寶座。所謂“買漲不買跌”,購房者的情緒也跟著日新月異的房價極速上漲,其中不乏其他城市的投資者,敏銳的察覺到鄭州的潛力,也要擠上這趟快車。

10月以後,油門鬆了、加速度消失了,人們的腳步似乎也慢下來了。自住的和投資的人都在疑惑,是不是房價要跌了?我是不是需要再等等看?

尤其在2017年以後,各種限制性政策集中出臺,更加堅定了部分人房價要跌的信念!幸運地是,真理這次掌握在了多數人手裡,2018年這半年以來,鄭州房價就沒有再出現大幅波動,而且部分月份還隱約出現了下行波動。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但是隨著捆綁銷售、天價車位等亂象叢生,各大銀行利率一再上調,人們發現購房成本並沒有降低,反而在以不易察覺的速度穩定而持續上升著!尤其是最近央媽放水萬億的文章刷屏之後,購房者再次陷入恐慌:難不成我們被耍了?房價還要繼續上漲嗎?

接下來房價的走勢,取決於政策的操作細節,也取決於前進的阻力。一切都是陰晴不定,就像最近的天氣,暴雨和暴曬之間隨意切換,任何天氣預報都無能為力!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政策壓得住房價,壓不住城市發展

1、其實如果沒有調控,2016年那樣的暴漲現象也是具有不可持續性的,房價自然會慢慢穩定下來。而且社會普遍購買力已經消耗很多,餘量再怎麼亢奮,也無法再持續掀起半年漲幅50%的壯舉!

2、調控房價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相反,調控其實是用時間換取未來蓄勢的空間。鄭州市場橫盤有多長時間,未來調控放鬆後,豎起來就有多高。限價,限制住了房價只能降不能漲,對一個行業的發展也是不健康的。

3、政策下降溫的樓市,很多人看不透背後的邏輯,擔心房價持續下降,多持觀望態度,再等等看。

“房住不炒”的基調普及、住房制度供給側改革、樓市限價等措施中,我們能明顯感覺到住房去投資屬性的意味,房子逐漸迴歸居住屬性佔主導的商品。商品價格會有波動,但不會像金融產品那樣大起大落。

據不完全統計,鄭州市九區三縣(中原區、二七區、金水區、管城區、惠濟區、鄭東新區、經開區、高新區、航空港區、新鄭、中牟和滎陽)在1-6月份,總計開盤129次,共計推出38760套房源,開盤當天售出32379套,開盤去化率達83.54%,開盤即清盤共計31次。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從上半年鄭州樓盤銷售情況來看,市場需求依然很大,仍有上漲動力,但是迫於政策壓力,價格不會漲。長期來看,如果土地變房源,大量庫存補充進來,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房價也會趨於穩定。部分走量或銷售不佳的樓盤可能會出現“犧價跑量”現象,但是“大幅降價潮”在一二線城市很難是普遍現象。


4、抑制需求端的調控,只能使今天的需求變成明天的需求,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手段。需求調控是短期、具體的,反而會刺激房價上漲的預期。供給調控更側重於中長期,且有助於穩定公眾預期。供給側改革口號由來已久,但是落實卻有時滯。

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公佈的《2018年1-6月國土資源主要統計指標簡析》中顯示,2018年上半年鄭州市住宅用地供應964.6955公頃。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而根據鄭州市市本級2018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顯示,年度計劃供應住宅用地1056.36公頃。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插一句題外話:1056.36公頃=158445畝?敢問國土資源局的換算單位是多少哇?

如果按計劃執行,下半年住宅用地供應量極少,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5、鄭州城市規模仍在進一步擴大,馬太效應明顯,人口聚集還在持續,市場需求長期穩定,很難出現買方市場。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鄭州城市發展與區塊房價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鄭州市城市發展變化路徑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鄭州城市發展30年動態圖

雖然鄭州房價被強行按壓,但是城市發展的腳步不會停歇。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新一線城市的國際鄭,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之勢崛起騰飛,無論是從城市規模、發展速度還是城市印象,鄭州都會越來越高級!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重拳出擊,鄭州房價毫髮無傷?

第三方機構檢測數據顯示:2013年,鄭州新建商品住宅均價為7500元/㎡,2014年的均價8000元/㎡,2015年的均價9200元/㎡,2016年的均價10525元/㎡,2017年的13500元/㎡,基本保持了每年至少1000元/㎡的增長速度。

那麼各種限制性調控政策頻繁出臺,重拳出擊聯合整治樓市亂象的時候,鄭州的房價是怎樣的呢?

鄭州樓市房價在調控政策下,雖有波動,但並未出現大幅漲跌。而且與房價下降預期相反的是,在大趨勢上呈現上升的狀態。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就各板塊來言,從近一年來的房價走勢圖中可以看出,以管南和高新為代表的老城區房價在調控下走勢平穩,無較大波動;以楊金和濱河為代表的熱點新區房價在調控下波動較大,整體呈上升趨勢。由此可見,主要的購買力被疏散到了新區,與城市的發展軌跡也有重合,新區的房價也將在這輪橫盤中被夯實。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重壓之下,購房如何撥雲見日?

1、房價上漲的時候,很多人會問,買哪裡最賺;樓市降溫時,很多人又問,買哪裡不會虧。因為財富損失或賺少,關係到人們之間階層的鴻溝大小。對剛需來說,更關係到生活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因為買房往往與婚姻和家庭生活掛鉤。

2、剛需對於財富的把控,在於切勿貪心。很多人第一次買房的時候,千挑萬選、猶豫不決,想要好地段、好品牌、好學校,但是受限於買房預算,這樣的房子是不存在的。所以,剛需需要逐步篩選出最迫切的需求,放棄觀望,早上車、早安定。

3、地段。李嘉誠的房產投資“地段論”深入人心,一直以來也被房地產業界奉為金科玉律,因為好地段往往聚集了豐富的城市資源。而對剛需來說,生活資源豐富的好地段顯得尤為重要。但是也要遵循這樣的公示:好地段的好房子好地段的普通房,普通地段的普通房普通地段的好房子。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4、地鐵。好地段裡,即使是普通房子,價格也會讓剛需望塵莫及,所以也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剛需“被驅逐出”主城區。那麼這時候,選擇地鐵房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會很大程度上縮短與主城區的時間距離,彌補非主城內的缺憾。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

5、品牌。這也是很多大咖購房建議中的重要選擇,因為成熟有實力的開發商,前期對於地塊的選擇會有充分的思考和調研,往往也能夠把地段、學區、地鐵等因素考慮進去。所以對於剛需來說,選擇遠郊盤的時候,首選品牌開發商。

撥開鄭州樓市迷霧,等降價的剛需等來了啥?寫在最後

據同策研究院相關報告下顯示,目前鄭州剛需住宅均價在14000元/㎡左右,高端樓盤TOP10均價在37844元/平米以上。

可以肯定的是,鄭州城市在發展,城市價值在快速增長。“智匯鄭州”等人才引進政策,省會城市的天然吸引力,城中村改造的人口安置等也在不斷衍生購房需求。等待的結果只能是更大的城市規模和更多的購房群體。

就現在來看,我們已經等來了首套房貸款利率持續增長,等來了購房成本越來越高,等來了離安家之夢越來越遠,繼續等下去,還會等來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