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招股書看看,美團金融發展如何

今日早間,美團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2017年,美團點評營收339億元,經調整後虧損28.53億元。

而事實上,作為行業媒體,我們更關注的是,美團的金融部分。

但比較尷尬的是,在這份招股書裡,美團對金融部分的數據隻字未提,只披露了其部分金融業務佈局。

只能說明,美團在金融方面還很一般,要不也得像之前的小米招股書一樣,大書特書一番。

從招股書來看,美團在發展金融這塊,屬於“牌照制”的思路。

2016年8月,美團點評收購錢袋寶的全部股權,獲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2016年11月,美團點評取得小額貸款牌照,即註冊成立了重慶三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簡稱美團小貸),美團小貸為美團點評平臺上的小商家提供無抵押小額貸款。

此外,據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12月,美團旗下公司吉林三快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認購吉林億聯銀行總股本28.5%,而間接獲得銀行牌照。

2018年2月24日,美團通過旗下重慶金誠互諾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取得保險中介機構牌照。

還拿前腳剛上市的小米對比,目前單就從牌照來說,兩者相差無幾,小米目前涵蓋支付、小貸、民營銀行、保險經紀、商業保理等相關牌照。

但兩者金融部分發展卻完全不同,目前小米金融總資產佔比13.55%,估值將近4億。

據我們瞭解,小米在小貸方面,很大一部分業務來自小米商城,為有需求的用戶提供購買服務,而這些用戶顯然屬於小米獨有的。

而據瞭解,美團金融的貸款業務主要分為to C和to B兩個部分。

其中,to C方面,美團的個人信貸業務逐漸從合作走向了自營,推出小額現金貸產品“美團生活費”。據美團官方客服介紹,“美團生活費”於2017年10月正式上線,日利率0.05%,申請入口在美團錢包的“借錢”一欄中。

to B方面,美團金融業務叫美團小貸。據美團小貸官網顯示,美團小貸針對美團點評合作商戶提供貸款服務,分為額度在5萬以內的極速貸模式和額度最高50萬的經營貸模式。

而這或許正是美團金融難以發展起來的原因。

美團上述邏輯很好理解,擁有線上商家和用戶的相關數據,然後進行分析並進行貸款。

但美團點評供應鏈的商戶大多是生活類服務(餐飲居多)店家,這些店家的數據並非獨家,往往會選擇接入多個第三方平臺。

相較於支付寶、微信等已成熟的金融業務,美圖並沒有顯著優勢。

因此,倘若美團想在金融發力,未來要走的路恐怕並不輕鬆,而下一步或應重點拓展場景分期,形成自己的特有用戶。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美團點評完成了超過58億筆交易,交易金額達3570億元,為3.1億交易用戶和440萬活躍商家提供服務。

(更多互金見聞,請關注微信公眾號:wowfintec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