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黄庭经》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和《乐毅论》是王羲之小楷代表作品。

《黄庭经》共计60行,1200余字,运笔流畅,结构完美。字体有大有小,笔画有粗有细,在保持整体和谐的前提下,增强了字与字之间的形态变化,具有动态美;在结字上,笔画欹侧倾斜,左轻右重,错落有致,使字更具有轻灵飘逸感。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宋星凤楼本▼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有一段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经》,因此,又俗称《换鹅帖》,无款。李白有诗“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清朝的梁巘有云:《黄庭经》字圆古茂,多似钟繇,而又偏侧取势以见丰姿,而且极紧▼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格法森严、秀美疏朗”▼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曳出的捺笔带着健朗,回转的戈钩带着柔韧,凝浑里的洒脱▼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黄庭经》具有气韵高逸,笔致婉丽,骨肉兼称,刚柔相济,舒和隽永等特点▼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黄庭经》真迹早已不存,传世的有摹本、临本和刻本关于黄庭经▼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黄庭经》字数不多,却内容深奥,语意深远,是道家必修的经典▼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小楷《黄庭经》,唐代褚遂良在《右军书目》中,列为正书第二▼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黄庭经》帖在南朝梁时,已引起君臣名流的注目▼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王羲之小楷用笔圆浑,中段丰实,体势平正中寓有姿态,因其去古未远,故能在用点的质地保持着汉魏质朴的遗意,而在结构上却能各尽字的自然之态,显得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没有丝毫习气,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在用笔上,笔势流畅,起止舒展,被后人奉为书法楷模▼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如果说《乐毅论》是古朴与妍丽兼美的话,那么,《黄庭经》已是劲媚秀雅甚于拙朴古雅了如果说《乐毅论》是古朴与妍丽兼美的话,那么,《黄庭经》已是劲媚秀雅甚于拙朴古雅了。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今传世刻本六十行,末行题有“永和十二年五月廿四日五山阴县写”,大约在写兰亭集序之后三年,那一年,王羲之54岁▼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本了▼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黄庭经》有诸多名家临本传世,如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他们均从中探究王书的路数,得到美的启示。然而也有人认为小楷《黄庭经》笔法不类王羲之,因此亦有真伪之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