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鐵,四十年高鐵夢

十年高鐵,四十年高鐵夢

​在5年前,乃至更久遠的日子裡,北京地鐵1號線和9號線尚未打通換乘,要去北京西站坐火車的小巴,常常選擇在軍事博物館站下地鐵,然後步行到西站。

從C2口鑽出地面,我總會轉身望望旁邊的大樓——復興路10號,曾經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近5年來的中國鐵路總公司,擁有200萬職工、運營12.7萬公里鐵路的政企巨獸,其頭腦在此。

5年後的2018年5月某天,下班時才從杭州出發赴京的小巴,終於體驗到了兩地之間最快的那班高鐵——復興號G40,19:00從杭州東啟程,23:23就能到北京南。

上車之後,我一直盯著實時速度的顯示屏,349km/h,350km/h,351km/h……沒看到這個數字,這趟車簡直白坐了。

五年時間,中國高鐵揚眉吐氣,成了許多人心中的驕傲。

時間拉長一倍,十年之前,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建成通車。

時間再拉長一倍,二十年前,中國鐵路開啟第一次大提速,此後又進行了五次。

時間再拉長一倍,四十年前,準確地說是1978年10月26日,小平同志應邀坐上日本新幹線,則是一切故事的起點。

如果你有興趣,不妨來聽我講講,這個很長的故事。

十年高鐵,四十年高鐵夢

小平同志坐上的那條新幹線,是世界上第一個投入商業運營高鐵線路——日本東海道新幹線,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正式通車,最高營運速度200km/h。

彼時,工作人員問小平有什麼感受,他說:我就感覺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們現在正適合坐這樣的車。

不過回國之後,總設計師並沒有著急上馬高鐵項目,一是顯然沒資金,二是顯然沒技術(且存在全國人才大斷層),三是因為日本鐵路仍在虧本運營——這事對於當時的中國而言,太早了。

那是1978年,鐵道部呈報雙線電氣化、按最高時速160公里設計的北京-九江(“小京九”)鐵路方案,都因國家缺乏相應技術與經濟實力被否決。

那是1978年,中國5萬公里鐵路中有4萬公里是蒸汽線路,1萬臺火車頭中近8000臺是蒸汽機車,連內燃機車都不多,遑論電氣化。

那是1978年,全國鐵路平均時速40多公里,高鐵屬於科幻故事。

但老鐵路人還是心中有夢。

1978年底,鐵道部科技委、鐵道部科學研究院、北京鐵路局等單位,在京廣線保定-石家莊段試驗160km/h的高速列車。

用的是德國製造的NY內燃機車,牽引五節客車。機車司機臺上有三個人:司機、測速員、負責測量司機脈搏和血壓的醫生。五節車廂裡有少量乘客,分別是鐵道部、鐵路局工作人員,研究院試驗人員,新聞記者和醫生。

每位乘客手裡有一張表,用於評價列車行徑某彎道、某岔道時的感受:沒有搖晃、輕微搖晃,或是搖晃得很厲害。

可能為了提速,不得已要搖一搖吧。

列車瞬間時速一度達到165km/h,破了記錄。

也出了事故。

保定-石家莊鐵路段,有很多道口。試驗之前,石家莊鐵路局和沿線人民公社打好招呼,每個道口增加看守人員,嚴禁行人車輛在試驗期間通過。

但是,偏偏,有一位農民開著手扶拖拉機,要強行通過某道口,拖拉機還在雙線之間熄火了……列車駛來,將拖拉機撞得粉碎。

回顧這場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故時,原鐵道部基建總局高級工程師馬秋官認真地說:“事故給我一個深刻印象:高速鐵路與一切道路必須以立交橋跨過, 不能設置平交道口。”

開車與撞車,一切畫風都是那麼70年代。

十年高鐵,四十年高鐵夢

改革開放後的整個80年代,中國為高鐵做出的努力,大抵就是調研國外、思考自身、偶爾試驗、攻關技術,沒有太多實質性步伐,但積累了一批科研人才。

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步,是1990年12月,鐵道部完成“京滬高速鐵路線路方案構想報告”。

之所以選擇京滬高鐵作為第一條線,和日本選擇東海道線(連接東京、名古屋、大阪)的道理相同:這條線路的經濟效益最大,縱貫京津滬三直轄市和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省,所經區域佔國土面積的6.5%,人口卻佔全國的26.7%。

這是中國客貨運最繁忙的交通走廊,原有運力已近飽和,增長潛力不可限量。

然而,正如我們最終見到的那樣,京滬高鐵並沒有成為中國第一條高鐵,它到2008年4月才開工修建——前後爭論了18年。

從1990年到1996年,是第一次大爭論,爭“急建”還是“緩建”。

急建派的代表是鐵道部原總工程師、高速辦主任沈之介,兩院院士沈志雲,社科院數量經濟技術研究所所長李京文。

他們的核心觀點是:京滬高鐵的現實需求迫切,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國力也能承擔,越早建設越有利。“每晚建一年,就損失200億。”

緩建派的代表是鐵道部專業設計院原副院長姚佐周,上海鐵路局原總工程師華允璋。

他們的核心觀點是:京滬高鐵的運輸需求被高估,投資成本被低估,“急上超大型項目會加劇財政、金融危險”(當時已有三峽工程在建),且國外高鐵虧多盈少,不如改造舊線來提速、擴能。

從如今京滬高鐵號稱“全球最賺錢”、已籌備上市的現狀來看,急建派的主張似乎更有遠見,不過在當時,緩建派的質疑確實針針見血。

高鐵課題組在1994年預估工程造價523億元,在緩建派的質疑聲中,改成了973.7億,又改成了1300多億,最終實際總投資2200億,是建國以來資金一次性投放最大的工程。

此外,“人均收入和單位時間價值數十倍於中國的發達國家,高鐵大都虧損或靠政府補貼維持,中國要怎麼盈利?”這個問題當時也很難回答。

爭論的結果,更像是緩建派贏了。1996年3月,時任總理李鵬發表、全國人大批准的“九五”計劃裡,將京滬高鐵建設推遲到21世紀,“九五”期間(1996-2000)只能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準備過程中,又出現了第二次大爭論,從1998年到2006年,爭“磁懸浮”還是“輪軌”。

鐵道部最初論證京滬高鐵項目時,並未考慮磁懸浮列車,直到1998年6月,時任總理朱鎔基在兩院院士大會上向千餘名院士發問:京滬高速鐵路是否可以採用磁懸浮技術?

此後,力挺磁懸浮的聲音開始高漲,還一度聲勢頗壯。

磁懸浮派的代表是科技部,以及嚴陸光、徐冠華、何祚庥三位院士。他們的核心觀點是:磁懸浮更快更高更強,即便技術不夠成熟,也可以在未來慢慢建。(逐漸滑向緩建派)

輪軌派的代表是鐵道部及其專家。他們的核心觀點是,磁懸浮技術造價和運營成本太高,全世界都沒見過成熟商用的線路,而且和現有鐵路網不兼容。

最終,雙方是實驗見真章。輪軌派建成了秦沈客運專線,磁懸浮派建成了上海磁浮示範運營線,大家對比工程樣本。

由於持續鉅虧,同時核心科技握在德國手裡,磁懸浮派自動落敗。

2006年,時任總理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京滬高速鐵路項目建議書》,京滬高鐵正式立項,並採用輪軌技術方案。

一場爭論,跨越三任總理,這畫風好似80年代。

十年高鐵,四十年高鐵夢

與京滬高鐵大爭論同步進行的,是六次中國鐵路大提速。

時間回到1994年,擺在當時鐵道部部長韓杼濱和副部長傅志寰面前的形勢可謂嚴峻——鐵路運輸效率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極不相稱。

1993年,全國列車平均速度僅為48.1km/h,同時,面對公路和民航的激烈競爭,鐵路客運量不斷下降,客運大幅虧損。

多年以後,傅志寰多次向人提起這樣一個故事:1993年他到哈大鐵路檢查工作,聽到工作人員介紹,1934年開始運營的偽滿“亞細亞號”,最高時速130km/h。

59年後,這個數字反而做不到了。

大家都有心提速,但大家心裡也都犯嘀咕:以當時的時速尚不能保證安全,提速之後出了事故怎麼辦?1993年163次旅客列車“7.10”追尾事故就在眼前。

速度與安全,彷彿成了矛盾。

這時,瀋陽鐵路局主動請纓,作為提速試點。1994年7月1日,“遼東半島號”客車實現旅行速度100km/h,由兩輛機車牽引16節車廂,耗時4小時完成400公里行程。

此舉讓鐵道部拾起信心,中國鐵路從此進入提速週期。

1994年11月,瀋陽鐵路局局長劉志軍進入鐵道部,任總調度長。

同年同月,濟南鐵路局局長盛光祖進入鐵道部,任總經濟師。

1994年12月,廣深準高速鐵路開通運營。

1995年-1997年,鐵道部依次在滬寧線、京秦線、瀋山線、鄭武線組織了四次提速試驗。

1997年、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7年,中國鐵路先後實施了六次大提速,平均速度升至70.18km/h,最高時速達到200-250km/h。

重要的是,六次大提速全面淘汰了蒸汽機車,並從內燃向電力逐步轉變。

萬事俱備,只差高鐵了。

這是屬於90年代的故事。

(屬於新世紀的故事,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