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開滴滴每天10多個小時,堅持跑了一個月,月底算收入傻了眼!

網約車如今是人們最喜歡的出行方式,一方面價格比較便宜,另一方面服務比較好,因為消費者可以事後評價,而這個評價結果也直接影響網約車的收入,這讓很多網約車司機不得不對消費者敬畏三分,服務自然也不敢怠慢,可是網約車的收入到底如何呢?恐怕很多人都想知道。

男子開滴滴每天10多個小時,堅持跑了一個月,月底算收入傻了眼!

老張原來在一家出租車公司開出租,由於今年已經50歲了,老張覺得開出租有點太累,但是幹其他活又沒有經驗,所以他拿出自己多年積蓄,買了一輛轎車,加入了滴滴打車的平臺,做起了網約車的生意。

開過出租的老張做這行並不難,沒幾天便找到了接單載客的方法,由於自己投資了10多萬,心急賺回本錢的老張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比開出租還起勁,可一個月下來的收入卻讓他傻眼了。

男子開滴滴每天10多個小時,堅持跑了一個月,月底算收入傻了眼!

據老張介紹,一個月接了700多單生意,扣掉公司的抽成,總共收入8000多元,可自己已經支付的燃油成本就達到了3000元,也就是辛辛苦苦一個月下來賺了5000都不到,收入竟然不及自己開出租車,更何況他還為此投資了10多萬,這讓老張後悔不已。

老張認為,滴滴司機之所以收入這麼低,主要是管理模式有缺陷,稍微有點問題,客戶就會以投訴要挾司機免單,前幾天晚上他載了一位女子,由於最近的路段堵車,所以他選擇繞了一點路,到了之後女子拒絕支付車錢,原因是老張繞路了,並且聲稱要投訴他並給差評,老張無奈,主動給女子免了10元車費,可女子還是不答應,要麼讓他免去40多元的全部車費,要麼投訴差評,讓老張自己選擇,萬般無奈,老張只得被迫免單。

網約車之所以能夠這麼快佔領市場,其實就是靠壓低價格與出租車競爭,所以網約車收益沒有出租車高那是必然的,不論幹什麼,賺錢都是一個辛苦緩慢的過程,想要一口吃成胖子肯定是不現實的。

很多滴滴司機詬病乘客服務評價的模式,但是他們可曾想到,要是沒有這種模式,乘客還會去找滴滴打車嗎?與出租車公司化經營相比,網約車都是個人營運,本來存在隱患,如果連最後的一點約束機制都沒有,那麼網約車市場很快就會爛掉,網友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