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西北塬上的烽火——苗家祥

  • 苗家祥(1908—1933),又名迪民,字养元,乳名明娃。泾阳县百谷乡西苗村(今泾阳县白王乡西苗村)人。幼年就读村中私塾,1924年入桥底镇县立第二高小读书。他留心国事,思想进步,不久就参加了“泾阳青年奋斗社”。西安非基督教大同盟成立后,“非基运动”波及各地,苗家祥积极响应,率领学校童子军手执军棍在桥底镇街上赶跑了住在醴泉(今礼泉)北屯教堂的美国传教士。1926年2月,他在学校教师、共产党员武清俊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先后被选为桥底地区副主席。后任口镇农民自卫团团长,率领900余名自卫团员,控制了县域西北乡的乡村政权,先后开展反对贪官污吏、严惩恶霸等活动。这年高小毕业后,家本富裕,但他却放弃升学机会,投身到了农民运动之中。他跟地下党员庞继震等在桥底、口镇、王桥等地开展农运工作,1927年3月,经庞继震、武清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桥底镇农民协会和自卫团成立之时,他被选为农协副主席和自卫团长。在“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下,基本上控制了泾阳县西北原上的乡村政权,农民运动获得蓬勃发展。

    泾阳县西北塬上的烽火——苗家祥

    泾阳县西北塬上的烽火——苗家祥

  •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苗家祥隐蔽在乡村,坚持开展斗争。1928年4月26日,泾阳县共产党组织发动“交农”起义,他是西北乡交农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起义失败后,因身份已经暴露,随即逃往外地,先在陕南汉江上当了半年船户,后在白河县参加了吴新田军队。吴军瓦解后回到关中,在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的警卫团担任副官。后来,上级命他随部去永寿县剿灭巨匪王结子,他因事先已经接到党组织要他在军中伺机发动起义、返回泾阳开展游击活动的指示,便于军队开至监军镇时毅然举事。因事不机密,起义未成,即与王福茂、侯振西三人携枪奔回泾阳北原,在西凤山下联络人员,发展组织。1932年3月,泾阳游击队正式成立,苗家祥任负责人。

  • 泾阳游击队成立后,因苗家祥在泾阳西北乡一带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因而很快控制了这一地区。他们通过开展武装斗争,打击了危害地方的民团头子和恶霸地主,摧毁了国民党政府在乡村设立的基层政权,致使县政府不敢随意派人催粮收款,连附近的土匪也不敢再到当地为非作歹。与此同时,他们派人去淳化县润镇与陕甘游击队司令刘志丹取得联系,并得到三原县武字区黄子文游击队的支持,短期内发展到七八十人,有战马十多匹。1932年11月,经上级党组织决定,将泾阳游击队改编为渭北第二游击大队,苗家祥任大队长,刘清和任政治委员兼党支部书记,下设三个中队。1933年5月,刘志丹率红军第二十六军700多人,黄子文率渭北第一游击大队100多人,来到泾阳县苗村,在三官庙召开大会,正式给渭北第二游击大队颁授军旗和关防图记。此时,第二游击大队已经发展到120多人。红军的到来,给游击队及工农民群众极大的鼓舞,共同研究了斗争形式。

  • 此后不久,苗家祥为了壮大游击队的实力,指挥所部在附近张家山水利工地夺取了泾惠渠工程所用的部分炸药。1933年5月6日,他们又在岳家坡扣押了泾惠渠引水工程副总工程师挪威籍人安立森(当时安氏正在此察看泾惠渠首退水闸工程)泾阳县西北塬上的烽火——苗家祥

    泾阳县西北塬上的烽火——苗家祥,意欲借此勒逼国民党省政府拿实物进行交换。此事发生后,从上到下,引起了极大震动。国民党省政府迫于各种压力,在答应交换条件、先送来几车洋面和几千块银元的同时,暗中调集军队,准备对游击队实行“围剿”。由于陪侍安立森的尚述林被暗中收买,趁管押人员不备之机与安立森一起逃跑,由于游击队队长苗家祥误判反围 剿形势,在没有和红二十六军联系上的情况下就把游击队拉走,游击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于是,9月3日,西安绥靖公署警备师第二团直接开赴泾阳,公开通缉苗家祥。在重兵压境的情况下,苗家祥擅自行动,不听红二十六军刘志丹指挥,放弃北上,以至全军覆没。9月5日,苗家祥在王桥镇他义父陈悦喜家与前来搜捕的政府军相遇,展开激战,在击毙敌军一名后,遭敌杀害。时年26岁。苗家祥牺牲后,敌军将其头颅送至县城,当街悬挂示众,数日后方由家人以40个银元赎回,与遗体缝接后安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