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讓你離糖尿病、高血壓、中風越來越近!

為什麼有的人健健康康活百歲,而有的人卻早早得了糖尿病、高血壓?

除了遺傳基因,還有很多因素原配是你可以控制的!

別給自己增加得病的風險!

這樣做,增加糖尿病風險!

1

久坐超4小時

定期休息、走動,有助於減少進食後體內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而每天久坐或看電視四小時不運動者會影響其血糖水平,增加患糖尿病風險,並促發早亡。

即使是每15分鐘在房間內走動走動,都對血糖有好處。

2

抽菸

一項花了9年對500萬人的前瞻性研究顯示,長期吸菸者的糖尿病發病風險比不吸菸者高15%~30%。

戒菸不僅可預防癌症、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而且可以有效減低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3

生了胖孩子

生胖孩子的媽媽易患糖尿病。這聽起來有點邪乎的說法,卻很有道理。臨床中越來越多年輕時生育八斤以上巨大兒的孕媽媽,人到中年時會出現血糖異常及糖尿病症狀。

4

不愛吃早飯

英國倫敦大學聖喬治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不吃早餐的孩子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與每天都食用早餐的孩子相比,那些經常不吃早餐的孩子在禁食一段時間後血液中的胰島素水平會高出26%,他們胰島素的抵抗性也會高出26%。

5

愛熬夜

萬惡的“熬夜”啊~連糖尿病也有它的影子!通宵熬夜一晚也很有可能對你的基因產生長期影響。一夜不睡會擾亂我們的新陳代謝,可能導致罹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這樣做,增加高血壓風險!

1

長得胖

肥胖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研究發現超過正常體重25公斤的肥胖者,其收縮壓可高於正常人1.33千帕(10毫米汞柱),舒張壓高0.93千帕(7毫米汞柱)。

男性腰圍≥85cm、女性≥80cm的人,高血壓的危險是腰圍低於這個標準人的3.5倍。

2

吃得鹹

“口味重”是高血壓的罪魁禍首之一。

高血壓和飲食有直接關係,吃鹽過多,鹽中的鈉離子會導致血管中的血量增多,進而增加對血管壁的壓力,起起血壓升高。

有研究發現,24小時鈉攝入量每增加100mmol,冠心病死亡、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風險分別上升56%、36%及22%。

3

愛喝酒

研究表明,飲酒在一般情況下會讓血壓升高4到8毫米汞柱。飲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還可促使鈣鹽、膽固醇等沉積於血管壁,加速動脈硬化。

大量、長期飲酒,更易誘發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

4

愛發脾氣

情緒波動也會導致血壓升高,很多人吵架時血壓都是超標。所以說有些高血壓是“氣”出來的,是有科學道理的。

生氣、緊張、恐懼時會心動過速,呼吸急促,甚至全身發抖,血壓升高等,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對軀體的損害,引起心臟、血管等臟器的病變。

如果患有高血壓,不會平復自己情緒,遇到問題就發怒、大吵大鬧,血壓也會一直居高不下。

5

睡眠不足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每晚比平常時間早1小時上床睡覺有助於降低高血壓。

許多睡眠不足的人一般處於長期、強烈的精神緊張、焦慮、煩躁狀態下,大腦皮質興奮抑制過程易平衡失調,引起全身小動脈痙攣,外周阻力增加,從而出現高血壓。

6

不愛運動

長期鍛鍊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使交感神經張力減低而起降壓效應。如果不運動,身體的降壓功能會受到影響。

長期鍛鍊就是要符合“三、五、七”:

“三”即每天步行3公里,時間在30分鐘以上;

“五”指每週運動五次;

“七”指運動後心率加年齡約每分鐘170次。

這樣做,增加中風風險!

1

有高血壓

血壓波動,長期高血壓而不自知,很容易引發中風。

患有高血壓病的人腦卒中發病機會可高於正常人的6倍!如果合併糖尿病,危險性升高至8倍。有這類危險因素的人,應注意控制血壓在一個穩定、安全的範圍內。

2

有大肚腩

在肥胖程度一樣的情況下,男性腹部肥胖者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增加3~5倍,女性腹部肥胖型發生腦卒中的危險也大大增加。

3

水果吃得少

與不吃水果或很少吃水果的人相比:多吃水果的人心血管病死亡下降了40%!

每天攝入100克(2兩)新鮮水果可以使心血管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約三分之一。

如果每個中國人都能做到每日攝入新鮮水果,每年則可以減少50餘萬名心血管病死亡。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也就是半斤左右。

4

愛抽菸

吸菸會導致血管內皮功能紊亂,血栓生成增加,炎症反應加強及氧化修飾,增加冠心病、高血壓病、腦血管病及周圍血管病的發病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