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到底活潑還是多動症?

“寶寶,你怎麼老是跑來跑去的?就不能安靜坐下來看看書嗎?”很多家長是不是都有這樣的煩惱,讓自己的寶寶安靜坐下來一分鐘簡直是天下第一難事。你有沒有想過,或許寶寶是患上了多動症。

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到底活潑還是多動症?

什麼是多動症?

多動症是一種疾病,是兒童最常見的神經行為障礙性疾病。據報道,我國兒童患病率約為4-12%。

多動症核心症狀表現為:注意缺陷、多動、衝動。

臨床上分為是三個類型:多動型、注意力不集中型、混合型。

孩子有哪些表現,

家長需要提高警惕?

在幼兒園:無法適應集體生活,坐不住,東奔西跑,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靜不下來。

上學後: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小動作多,愛大聲說笑,逗同學。課後亂奔亂跑,惹是生非。女同學稍文靜,常玩辮梢、切橡皮、咬鉛筆等。

對學習不感興趣,一、二年級功課尚可,成績波動大,但隨著年級升高,成績下降,最後出現不及格。

父母和老師傷透腦筋,抓得緊一些,暫時好一些,不久又依然如故。請家教、棍棒教育都無濟於事。

如果孩子出現以上的情況,家長們就要高度警惕了,首先要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規範的檢查、診斷。

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到底活潑還是多動症?

若孩子被診斷為兒童多動症,

學齡前兒童如果被診斷為多動症,一般採取行為治療;

學齡期兒童如果被診斷為多動症,一般採取藥物治療加行為治療;

青春期孩子如果被診斷為多動症,多數需要藥物治療加心理治療。

家長需要注意什麼?

多動症的孩子做事沒有條理、無計劃性、粗心大意、不能合理安排作業、活動,時間觀念不強。家長應協助孩子將家庭作業結構化,例如科目的先後次序,大致的時間預估等,並指定做家庭作業的時間(例如每日5:00-7:00),固定的時間安排會增添孩子的安全感和配合度。

多動症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學習15分鐘,休息5分鐘。學習和休息的時間依照孩子的能力水平作適當調整,也可以調整為一門科目完成後休息一會。休息時只可以飲水、吃點小零食、水果,或去洗手間,但不能玩耍或遊戲,否則會增加註意轉移到寫作業上的難度。

多動症孩子容易衝動,當孩子做出不當行為時,家長可以採用“隔離”治療:定時(5或10分鐘)定點(固定的角落或場所)讓孩子冷靜下來;“隔離”時間內不要和孩子說話,不要回答他的任何問題;“隔離”結束即懲罰結束;如果孩子拒絕接受“隔離”,家長們可以用取消特權來“威脅”,比如減少玩電腦或出去踢足球的時間。

多動症的孩子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家長也要採取一定的行為治療方法,讓孩子在日積月累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到底活潑還是多動症?

家長跟孩子溝通時,

需要注意什麼?

多動症孩子多數有注意力不集中、衝動的表現,家長在跟多動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一些技巧,比如:

在跟孩子溝通時,家長要給予正面指令,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而不是“不能做什麼”;告訴他們什麼是“絕對不能做的”,什麼是“儘量不要做的”,不要給模稜兩可的指令。比如,“我們開始寫作業好不好?”,孩子會在心裡回答“不可以”而不去執行。

家長給予孩子指令時,要確定孩子的全部注意力在你身上;消除和避免噪音干擾;叫孩子的姓名;和孩子面對面地交談,最好有肢體接觸;看著他們的眼睛清晰地說話,當然不要大吼。

孩子不容易執行的指令,家長要和孩子商討著制定規則並寫下來,避免爭執。

在溝通過程中要說出你的感受,不要粗暴地批評,同時也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

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到底活潑還是多動症?

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到底活潑還是多動症?

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到底活潑還是多動症?

如果孩子特別好動,一刻也停不下來,家長也千萬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上“多動症”的標籤。家長應該冷靜區分,究竟孩子只是過於活躍,還是真的有多動的問題。

對於只是特別活躍的孩子,如果能夠排除是一些生理上問題引起的,那麼家長就不用過於擔心,可以嘗試改善和孩子溝通的方式,不要總是單純地制止和苛責。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愛衝動、不分場合的多動,並且注意力總是無法集中,那麼就應該警惕,及時帶孩子前往正規醫院就醫,請醫生做出專業的判斷。

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到底活潑還是多動症?

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到底活潑還是多動症?

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到底活潑還是多動症?

從事兒內科工作20年,擅長於反覆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重症肺炎、急慢性腹瀉、貧血、矮身材、性早熟等兒內科常見病;另擅長於高危兒評估與干預、語言發育遲緩、智能遲緩、身高管理、營養不良、睡眠障礙、多動症、抽動症、孤獨症、遺尿症等兒保科兒童發育行為相關疾病的診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