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法,不是看文字那么容易懂的

本期导读:佛法是“心法”。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心安住在究竟诸法的实相上,而不是住在诸法的外相上。本期推出“心的世界”系列之《大乘百法明门论》第六讲,探讨我们的心归何处?我们心真正依靠什么?我们如何认识心所行相,剖析它,通达二无我,通达缘起,通达众缘和合。

学佛法,不是看文字那么容易懂的

佛言祖语:是故诸人者,当施僧福田,增得胜妙法,明行定相应。——《杂阿含经》卷四十六

学诚法师法语:“言心所有法者,具三义故”,心所有法有三个意义,就是心所有法的定义:一、恒依心起;二、与心相应;三、系属于心。现在我们对心所的定义,这里只是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实际上,我们看这个文字还不是那么容易懂的,可能只会记住心所有三个意思: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但是我们要去了解里面真正的意思是不容易的。


文章:学佛法,不是看文字那么容易懂的

上一节课,我们谈到心法的定义,这一节课我们要谈的是心所法的定义。

“言心所有法者,具三义故”,心所有法有三个意义,就是心所有法的定义:一、恒依心起;二、与心相应;三、系属于心。具此三义,名为心所。要心为依,方得起故。“恒依心起”,意思是说心所永远依着心王才能够生起;“与心相应”就是心所与心王必须相应;“系属于心”,心所是心王的一部分,所以,它要“以心为依”才能够生起它的作用。

“触等恒与心相应故”,触、作意、受、想、思等等,这五十一个心所,恒常、永恒地与心王相应。“即云与心相应,盖心不与心自相应故。”就是心所与心相应,心不与心相应。“心非心所故,他性相应,非自性故。”心王有八个,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八个心王各司其职。八个心王又有各自相应的心所,各自相应的心所,与自己的心王相应。

学佛法,不是看文字那么容易懂的

“相应之义有四:谓时、依、所缘、及事皆同,乃相应也。”时是时间,依是所依,缘是所缘,事就是同缘一件事,同做一件事,才叫做相应。“触等”,触、作意、受、想、思,等等五十一个心所;“看与何心生时,”八个心王里面,哪一个心王生起的时候;“便属彼心之触等故,如次为三义也。”触、作意、受、想、思这五个遍行心所,与八个识都相应,其它的心所就不一定如此。这五遍行心所与所有的心王都相应。

现在我们对心所的定义,这里只是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实际上,我们看这个文字还不是那么容易懂的,可能只会记住心所有三个意思: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但是我们要去了解里面真正的意思是不容易的。(1)(未完待续)

——摘自学诚法师2009年5月北京龙泉寺开示《心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