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江西分宜縣不安全的豬肉吃不得

盛夏時節,無論是分宜商城內,還是縣城大小超市,肉品區的豬肉都格外搶手。這些豬肉來自分宜縣建設路一家肉品加工廠,每日屠宰量超過150只,多個渠道流向全縣市場。

警惕!江西分宜縣不安全的豬肉吃不得

然而,這家名為“分宜縣科農肉類加工有限責任公司”的豬肉供應廠,卻被當地多人舉報缺證經營、有關部門徇私保護,豬肉安全問題可能隨時爆發。另外,該企業環保問題也飽受質疑。

屠宰廠的深夜

7月下旬的一天,這座位於江西新餘、宜春交界的縣城,沒有了霓虹燈和車水馬輪。城郊建設路的科農肉類加工廠,卻是熱鬧非凡。

警惕!江西分宜縣不安全的豬肉吃不得

凌晨2:00之後,這裡傳出的慘叫聲,令人毛骨悚然。上百隻白毛豬,被手起刀落的屠夫放倒,推入滾燙的水池後,隨即被吊上滑輪,刮毛和分離內臟後,它們又走上“鋸齒臺”,一分為二。

這個屠宰廠的作業區有上百平米,20多名工人分工明確,地面血水和“下腳料”隨處可見,刺鼻的氣味瀰漫空氣之中。

凌晨3:00左右,被切割成兩半的肉品,掛滿了作業區的肉架,有的被大塊售出,有的被分塊售出。來自縣城各賣場的人,或駕駛轎車貨車,或騎三輪車、摩托車,聚集在這家屠宰廠院子,選購豬肉後離開。

一位分宜商城肉品區的商戶向記者透露,這家屠宰廠凌晨4:30後打烊,每天的屠宰量在150只到200只,分宜縣城的豬肉都來自這家屠宰廠。

縣城的豬肉

每天早上6:30分左右,分宜商城內的農貿區域,就已聚集了很多人。豬肉行業區的櫃檯上,擺放著五花肉、排骨、大腸、頭蹄等品類。商戶老闆們睡眼惺忪,凌晨的科農肉類加工廠裡,幾乎都有他們的身影。

警惕!江西分宜縣不安全的豬肉吃不得

豬肉行業區的購買者,多為縣城居民和餐飲店老闆,豬肉價格分為每斤10元和12元兩個品類,排骨價格18元。縣城內的大小超市裡,也在出售同源的豬肉,價格與之相差無幾。

多名豬肉售賣者證實,縣城的豬肉都是來自科農肉類加工廠,這家廠不僅供給縣城市場,還為宜春市個別鄉鎮提供生豬屠宰服務。至於“科農”有沒有合法完善的手續,售賣者和消費者並不知情。

“有違規情況,也是政府默許的!”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者稱,縣城每天幾萬斤豬肉的銷量,如果真出了食品安全問題,那就是大事了!

“農貿市場和超市在賣,我們就買了,上面也有蓋章。”當地居民對縣城豬肉是否存在安全問題,似乎瞭解甚少。

屠宰廠缺證經營誰之罪?

當地多名投訴者反映,生豬屠宰廠需要動物防疫條件審核、環境評價報告、排汙許可證等多個許可,才能核發生豬定點屠宰證,而分宜縣科農肉類加工有限責任公司從來沒有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也沒有通過環保部門的環評及排汙許可,就這樣堂而皇之地缺證經營多年。

記者向相關部門求證得知,設置生豬定點屠宰廠應當具備環保部門出具的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文件,畜牧獸醫部門出具的符合國家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的審核意見。

另外,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建設完成後,由市商務主管部門根據書面驗收申請,會同畜牧獸醫、環保等相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由市人民政府頒發定點屠宰證書和定點屠宰標誌牌,並向社會公告和報省商務主管部門備案。最後,申請單位或個人憑定點屠宰證書,分別到工商、衛生、稅務等部門辦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後,方可正式營業。

當地多名知情者向記者透露,新餘市分宜縣的多個屠宰廠,均沒有拿到合法的相關資質,屬於違規生產經營。

8月8日上午,記者就此聯繫了新餘市分宜縣畜牧局副局長彭志猛。彭志猛回覆稱,“分宜縣科農肉類加工廠好像發過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但是過期了”。具體什麼時候發的,過期多久了,彭志猛稱記不清了,要問具體負責的人。記者要求其提供具體負責人的聯繫方式,其以在外面不方便為由拒絕了。

隨後,記者又聯繫了新餘市分宜縣畜牧局副局長夏鵠。夏鵠稱,分宜縣科農肉類加工廠已核發生豬定點屠宰證。記者質疑,如果該企業沒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是否能核發生豬定點屠宰證?夏鵠稱“科農公司”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記者告知有分管領導稱已過期,夏鵠則反問“這個怎麼可能過期?”

對此,多名舉報者和投訴者稱,“科農公司”是在沒有拿到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的情況下,畜牧局違規核發了生豬定點屠宰證,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有關部門應調查。

當日上午,記者就分宜縣科農肉類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是否通過環評和是否具有排汙許可資質,又聯繫了分宜縣環保局鄒姓科長。鄒科長明確表示,分宜縣科農肉類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沒有通過環保部門的環評,也沒有辦理排汙許可證。

江西南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法律界人士認為,如果相關生產企業不符合肉品生產資格,而違法違規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相關部門的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翫忽職守,損害公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致使國家與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該工作人員或涉嫌瀆職。

該法律界人士還認為,如果國家工作人員與企業之間存在利益問題,則可能涉嫌行賄或受賄的違法行為,紀委和監察部門應當調查。

另外,該法律界人士還表示,食品和藥品關乎公民的生命健康,任何地方和監管部門都不能疏忽大意,更不能允許無證或缺證經營現象的存在,一旦發生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後果將不堪設想!

屠宰廠汙水毒死魚

每日屠宰生豬近200只,其生產過程中必然產生汙水和垃圾。“科農”的汙水和垃圾流向何處?這也成為當地居民投訴的問題之一。

警惕!江西分宜縣不安全的豬肉吃不得

與這家屠宰廠相鄰而居的江西鍾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生產和加工大米。該廠相關負責人回憶,他們是2005年到該地建廠生產,因為和屠宰廠緊鄰,每天瀰漫在臭味之中,蒼蠅和蚊子隨處可見。

這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屠宰廠的汙水多年來一直明溝直排,流淌到農田和水塘裡,甚至與當地村民發生過糾紛。

“我們受不了,找他們反映,他們整改了,但還是臭。” 該廠的另一位負責人對此埋怨頗多,屠宰廠還曾把排汙管接到他們廁所管道里,從廁所裡流出的汙水有血和毛,然後誣陷說是廁所排汙“後來上面有人管了,他們有所收斂,不過晚上還會偷拍,土地被汙染了,臭味還是有。”

該縣分宜鎮介橋村是嚴嵩故里,也是歷史文化名村。嚴老伯向我們證實,他家裡有2畝多魚塘,2016年秋天,塘裡的魚全死了,大約有800斤左右。

“魚塘距離屠宰廠1公里左右,當時他們的汙水就是通過明溝,直接排到了地勢低的魚塘。” 嚴老伯告訴記者,因為這個事,他找到了科農的承包老闆,得到了約4000元賠償。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出現魚塘死魚的事件,加之有關部門的監管,這家屠宰廠採取了一些應急措施,但今年6月份的時候,村裡另一個魚塘又死了魚,大約有700斤。

“我們這有70多畝地都被汙染了,很多年種不了糧食,魚塘也養不了魚,到處都是血一樣的紅色。”多位村民證實,該村兩個生產隊的田產,因為屠宰廠的汙染荒廢多年,這一切始於科農屠宰廠搬來的2年後。

7月26日,分宜縣氣溫超過34攝氏度,村莊裡依舊能聞見腥臭味。村民們說,如果順風的時候,臭味更明顯。屠宰廠後面的排汙口敞開著,豬毛、血水、糞便,招來了很多蒼銀,高溫下散發著刺鼻的氣味。附近有工人在施工,幾個敞開的硬化池,還在建設當中。

警惕!江西分宜縣不安全的豬肉吃不得

排汙口旁邊,有一條明溝,積水面漂浮著油花狀液體,這條明溝伸向草叢深處,撥開雜亂的草叢,是一條近千米的暗管,暗管盡頭又伸向明溝,周邊是水塘和農田。

“殺豬廠裡的汙水排到我們田裡和魚塘裡,毒死魚是小事,如果遇到大雨,汙水就會流到新餘的仙女湖裡了。”不少村民對此擔憂地說。

附近居民說,屠宰廠的汙染由來已久,現在因為很多人反映,加上國家對環保差得嚴了,他們才開始做一些表面工程,“可能風頭一過,汙染還會再來!”

涉民間借貸糾紛場地被拍賣

工商資料顯示,分宜縣科農肉類加工有限責任公司,由新餘市科農種豬改良有限公司100%持股,註冊資金500萬元人民幣,登記機關為分宜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經營範圍包括畜、禽收購、屠宰、加工。

新餘市中級人民法院一份民事判決書則顯示,2016年9月18日,新餘市科農種豬改良有限公司及法人應超作為被告之一,因民間借貸糾紛及追償權糾紛,被新餘市國信擔保有限公司起訴。法院最終判決新餘市科農種豬改良有限公司,向原告歸還借款和利息1280餘萬元。新餘市科農種豬改良有限公司還應向原告支付代償款4700餘萬等。原告有權對科農公司位於分宜縣分宜鎮的房屋以折價、拍賣、變賣所得價款優先受償。

另據相關信息顯示,2018年1月30日,新餘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告了關於拍賣新餘市科農種豬改良有限公司工業用地和地面上工業建築物的信息,該地位於分宜縣建設路南側,地號為1—1—14—15,土地使用編號為分城國用(2010)字第1804號。經過證實,該拍賣地即為分宜縣科農肉類加工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場地。

相關新聞:海關總署發佈警示通報加強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

本報訊(賀 紅) 8月3日,海關總署發佈《關於加強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的警示通報》,有效期為6個月。

通報稱,8月1日,遼寧省瀋陽市沈北新區某養殖戶的生豬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存欄383頭、發病47頭、死亡47頭。農業農村部接到報告後立即緊急指導當地做好防治工作,並採樣檢測。8月3日,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情研究中心)確診為非洲豬瘟。

這是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海關總署要求各地海關加強供港澳活豬管理,指導相關養殖場做好防範工作。特別是疫情周邊地區,要高度關注豬異常發病死亡等情況,抓好疫情報告、採樣送檢等工作,嚴格按照防控要求,科學有效穩妥處置。對來自非洲豬瘟疫區國家(地區)的進境寄遞物和旅客攜帶物加強查驗,一旦發現豬、野豬及其產品,一律作退回或銷燬處理。針對性研究制定非洲豬瘟疫情應急處置預案,加強人員培訓和應急綜合演練,提高一線海關關員對突發疫情的早期報告、鑑別診斷和規範應對能力。在途經我國或在我國停留的國際航行船舶、汽車、飛機和火車等運輸工具上,如發現有來自非洲豬瘟疫區國家(地區)的豬、野豬及其相關產品,一律作封存處理。其廢棄物、泔水等一律在海關的監督下作無害化處理。要密切關注境內外疫情動態,做好信息收集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報送海關總署動植司。《中國國門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