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不知道自己每天要交多少稅

90%的人不知道自己每天要交多少稅

有位企業家朋友曾經問我:“我們每一個人和國家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在經濟學上是存在共識的,正如馬克思所說:人與國家的唯一關係是稅收關係。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通過勞動繳納稅收,而國家因此承擔保護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在市場經濟和民主法治條件下,對於納稅人來說,應該理性認知、認同和自覺遵守稅法,這也叫作納稅人意識。那對於國家來說,究竟是應該多徵稅還是應該少徵稅呢?

有個概念叫作“拉弗曲線”,它描繪的是政府的稅收收入與稅率之間的關係。一般而言,提高稅率能增加政府稅收。但稅率超過一定的限度時,再提高稅率反而會導致政府稅收減少。

90%的人不知道自己每天要交多少稅

反之,如果政府降低稅率,有可能會提高企業的投資熱情和國民的消費熱情,從而推高政府的總稅收。比如,去年美國政府通過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略性減稅方案,帶來了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的復甦和成長。

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曾經公佈了一個全球稅負痛苦指數排行榜,發現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內地排名第二,第一是法國。而這種稅負重不僅體現在企業身上,更體現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衣食住行中。

90%的人不知道自己每天要交多少稅

首先是服裝消費。假設我們去商場買一件200元的衣服,成本是100元,那麼在僅考慮增值稅不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得先交16%的增值稅,也就是16元;另外得交城建稅和教育附加稅,分別是在增值稅基礎上的7%和3%共10%,也就是1.6元。兩部分加在一起,一共要交17.6元的稅。

其次是餐飲消費。如果我們去餐館吃飯,點一盤紅燒肉需要交多少稅呢?一般來說,國家會對養豬的農民徵收15種稅費,包括屠宰費、消毒費、檢疫費、城市建設維護費、教育附加費等。同時,國家還會對餐館徵收所得稅、增值稅、城建稅及教育附加費等。

90%的人不知道自己每天要交多少稅

看起來這些稅費都不是直接對消費者徵收的,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都是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再者是住房。曾有媒體統計,在中國一套房子從購地開發到最終交付,一共要交十多種稅和幾十種費用,最終需要繳納的費用可能佔到總房價的25%。僅就購房者來說,一手房需要繳納契稅和印花稅,二手房還需要間接承擔買方繳納的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

最後是出行。通常我們買的車分兩種:一種是國內產的汽車,另一種是從國外進口的汽車。如果我們購買國產車,需要繳納的稅種有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和印花稅;如果我們購買進口車,還要加上關稅。

因為進口車從國外運輸過來還會產生運輸費、保險費等,也就是關稅的完稅價格就已經高於車子本身的價格了,再加上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的計稅基礎都包含關稅,因此購置進口車的各項稅款都高於國產車。

90%的人不知道自己每天要交多少稅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個人所得稅是一筆很大的費用。我國現階段的個稅起徵點是3500元,假設扣除五險一金後月薪為10000元,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745元;假設扣除五險一金後月薪為20000元,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3120元。可以看出來,這部分稅費還是比較高的。

不過今年6月,《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將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

預計過一兩個月就會正式實施。

90%的人不知道自己每天要交多少稅

近些年來,不僅是個人所得稅,國家正從各個方面努力地減稅降費,這也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中國的改革進程中,稅制改革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改革空間和潛力。

其實,開頭提到的納稅人意識,一方面是對國民說的,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合法納稅的意識;另一方面也是對執政者說的,執政者要在合理稅負制度的前提下,保證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取的時候要明明白白,用的時候也要清清白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