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初期的几位宰相,为何无一善终?

明朝建立初期的几位宰相,为何无一善终?

作者:雷晓凡,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众所周知,明代太祖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废除了宰相制度,此后二百余年政务总揽于皇帝,造成了君主独裁的空前局面。但实际上明初曾有不止一位丞相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笔者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梳理。

明朝建立初期的几位宰相,为何无一善终?


李善长

元末烽火连天的群雄逐鹿逐鹿中,朱元璋逐渐崛起,在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开始完善官制,首先效法元代中央机构中书省,任命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后来改李善长为右,徐达为左。由于徐达是朱元璋麾下最能打的大将之一,所以连年在前线率军作战、处理军务,所以实际上丞相的事务多由李善长负责。李善长算得上是明代的首位正式丞相。明王朝建立后,李善长受封韩国公,由于其劳苦功高,在朱元璋创业过程中调度一切、选贤任能,有堪比西汉开国功臣萧何的功劳,故而位居开国功臣之首。不过李善长的结局并不美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因李善长卷入胡惟庸案,被朱元璋赐死。

明朝建立初期的几位宰相,为何无一善终?


汪广洋

第二位明丞相是汪广洋。汪广洋也是很早追随朱元璋的建国功臣,元末朱元璋南进江南平太平路时汪广洋接受朱元璋招募,担任元帅府令史等职,是朱元璋早年的心腹之一。后守赣州,官拜江西参政。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因李善长告病休养,朱元璋于是召广洋为左丞相。次年,李善长以病去位。洪武六年,胡惟庸为左丞,汪广洋为右丞相。但是汪广洋在任内无所建树,不久就远离政治中心,担任广东行省参政。后被召回为左御史大夫,洪武十年(公元1380年)再拜右丞相,却依然少有作为,整日饮酒吟诗而已,朱元璋曾多次训诫他。不久胡惟庸案爆发,汪广洋也未能幸免。

明朝建立初期的几位宰相,为何无一善终?


诛杀胡惟庸

汪广洋被调任广东期间,胡惟庸曾一度作独相。胡惟庸利用朱元璋对自己的信任,在许多生杀赏罚的问题上就没有一一报告,偶尔自作主张。还在朝中排斥异己,据说刘伯温的死就与胡惟庸有着说不清的干系。据说一次胡惟庸之子乘马车奔驰过市,坠死于车下,胡惟庸将驾车的人杀死。明太祖大怒,命他偿命。胡惟庸请求用金帛补偿驾车人家,明太祖不许。胡惟庸害怕了,便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有谋反之意。但后来的结局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将胡惟庸及其所谓“党羽”处死,实际上滥杀功臣,为自己和子孙的独裁专制奠定了基础。

1.张廷玉等:明史

2.孟森:明史讲义

3.梁希哲:评李善长之死

4.肖立军:朱元璋杀胡惟庸废丞相考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