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兵20万,却为何打不过史思明的5万兵马?

微笑琳----


唐乾元二年(759)三月,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唐军名将率领的九节度20万大军,在邺城为史思明所败,诸军皆溃,成为唐军在安史之乱中哥舒翰灵宝之战后的又一次战略决战惨败。叛军重新势大,大唐朝廷也由此基本丧失了彻底平定安史之乱的能力。邺城之战也成为唐朝后期100多年藩镇割据的前奏。

唐军在这次关键战役中的惨败,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组织围攻邺城时间过晚,让安庆绪恢复了实力,唐军围城久攻不下师老兵疲,二是唐军举国之兵缺乏统一指挥,三是安禄山叛乱起来特别是史思明再次叛乱后,唐军中的胡汉矛盾和对立在关键时刻严重影响了唐军战斗力。

(邺城之战形势图)

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至德二年(757)九月和十月,唐军先后收复长安洛阳,随后史思明也投降归顺,被封归义王,安禄山叛乱看起来马上就要彻底平定了。刚刚从洛阳逃出的安庆绪手中实力很有限,但唐军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彻底消灭安庆绪。安庆绪逃回邺城后收拢兵力,实力大大增强。一直到将近一年后乾元元年(758)九月,唐朝廷才组织大军讨伐安庆绪,随后在卫州大败安庆绪军,乾元元年(758)十月,唐朝大军开始围攻安庆绪的老巢邺城。

但安庆绪的实力已经得到很大恢复,在唐军围攻安庆绪的同时,史思明已经再次反叛大唐朝廷,唐军在攻城的同时时刻也面临着史思明援军來援的风险。攻打坚城的同时要防备强大的外部援军,军事上的形势相当不利。

从乾元元年(758)十月到乾元二年(759)三月,唐军五个多月时间的攻城虽然让安庆绪处境相当困难,但最终也没有攻下邺城。唐军在攻城战中也损失很大,名将镇西节度使李嗣业战死。李嗣业是出身于安西的名将,曾经参与过怛罗斯之战,征战万里功勋卓著,安史之乱爆发后带领一部分安西军入援与叛军作战。

长期攻城不下,损失很大,唐军的士气也受到很大影响。

唐军这次讨伐安庆绪,基本动员了所有能参战的有战斗力部队,可谓举国之兵尽出。从军事上考虑,大军必须设置统一的统帅,令行禁止才能正常作战。但朝廷对举国之兵让一人掌握不放心,没有设置统帅,只让宦官担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作为监军居中联络协调各军。一只缺乏统一指挥的大军,在战事关键时刻自然会爆发出战场上致命的种种问题。

唐军的九节度大军,最有战斗力的郭子仪的朔方军、李光弼的河东军、以及李嗣业的镇西北庭军,其中以郭子仪的朔方军最为重要。安史之乱前,唐朝的各节度使大军,胡兵胡将已经占据很大比例,朔方军也是一只胡兵胡将在其中有重要地位的军队。

安禄山叛乱以及随后的史思明再次复叛,让很多人对军队中的胡人有很大负面看法,认为难以信任。在军队内部,这种思潮也有很大影响。唐军中此时有很大比例的胡兵胡将,胡汉矛盾自然也成一个很大的隐患。

乾元二年(759)三月初六,唐军在史思明在邺城北边大战。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等部先与史思明交战,双方均损失惨重,鲁炅中流矢,未分胜负。

之后郭子仪部与史思明交战时,发生了严重的内讧事件。史思明再次叛乱时,朔方军内部的汉将牙前兵马使吴思礼发表言论:“思明果反,盖蕃将也,安肯尽节于国家?”。吴思礼的这种不信任胡将的言论大大得罪了朔方军中有特殊地位的胡将仆固怀恩。与史思明激战时,仆固怀恩射杀吴思礼,声称吴思礼在战场战死。

仆固怀恩的行为,让朔方军内部陷入混乱,郭子仪本人也怀疑仆固怀恩准备叛乱投靠史思明。此时突狂风大作,吹沙拔木,天色也突变阴沉能见度很低。本来疑惧之下的朔方军溃逃而去,其余诸军随后也溃逃而去,唐军大败。

史思明随后处死安庆绪,成为新的叛军首领,随后洛阳再次被叛军占据,叛军声势不下于安禄山刚刚叛乱之时。

邺城惨败后,郭子仪也被朝廷解除兵权,长期在长安闲居。直到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入侵时才再次被启用。


仁勇校尉


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对战史思明,本来任命两人中任何一名作为总指挥都行,但肃宗却用了个昏招,派了个太监鱼朝恩作为去做个观军容使,监督各位节度使,估计肃宗对这九位节度使也不怎么放心,这太监在那一通瞎指挥,一个专业的打一个业余的的结果可想而知,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所以严格来说不是史思明打败了九位节度使,是史思明打败了鱼朝恩和他的主子肃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