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大权阉,都曾权倾朝野 最后都身败名裂只有一人善终

明朝的太监尽管不像汉唐时期的太监那样,能够废立君王。但是毕竟同样处在权力核心的最近处。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明朝的太监一样可以做到权倾朝野。终明一朝,有四个权阉最为突出。下面就为大家一一盘点一番。

一、王振

明朝四大权阉,都曾权倾朝野 最后都身败名裂只有一人善终

王振属于那种肚子里有点墨水的读书人,但是正如我们看到的《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一样,要想出人头地太难了。于是一心想走捷径的他还是选择自阉入宫做了太监。这也是接近政治权力核心最快的方法。王振也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正是他鼓动明英宗亲征瓦剌,从而导致了明朝几十万大军覆灭,皇帝在土木堡被俘的惨剧。王振最终也死于乱军当中。死得是相当惨了。

二、刘瑾

明朝四大权阉,都曾权倾朝野 最后都身败名裂只有一人善终

刘瑾应该说天生就是当太监的料。他从小就被太监收养,最后也步其后尘做了太监。因为受到明武宗宠信,刘瑾当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祸乱朝政,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又被叫做“立皇帝”。然鹅最终刘瑾还是栽在武宗手上,抄家后自己被凌迟处死。应该算是这几位当中死得最惨的了。

三、魏忠贤

明朝四大权阉,都曾权倾朝野 最后都身败名裂只有一人善终

这位似乎不用多做介绍,毕竟关于他的影视剧作品可以说得上是铺天盖地,几乎都成了明朝太监的形象代言人了。魏忠贤靠着攀附明熹宗的乳母客氏成功上位。人送外号“九千岁”。他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四、汪直

明朝四大权阉,都曾权倾朝野 最后都身败名裂只有一人善终

汪直是成化年间的宦官。他以军功见宠于明宪宗。宪宗委其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创了明代内臣掌管禁军的先河。而且汪直还是明朝唯一一任西厂督主。汪直因为一直坐镇辽东,久而久之被宪宗疏远。最终被东厂太监排挤,贬往南京。其后不见于历史。他的下场应该算是最好的了,不见于历史就是这些权阉最好的结局了。

明朝的太监再怎么呼风唤雨,权势熏天,都只不过是皇帝的一个政治工具。他们不可能像汉唐时期的太监那样可以掌控政局甚至废立君王。

因为汉朝有外戚,有丞相,而唐朝有藩镇,有三省六部,除了开国皇帝和中兴之主,大都皇帝都是靠平衡各方势力来维持其最高权力的地位。太监作为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自然成为皇帝平衡各方势力最得力的助手。如此一来,就需要给太监更多的权力。尝到权力滋味的太监自然也就不会轻易放手,于是他们就自然也形成了一股独立的政治势力。

但是到了明朝,朱元璋直接废除了丞相,三省六部也变成了皇帝直接治下的六部;外戚干政的政治传统在明朝也不复存在;藩王势力在成祖朱棣之后便成了徒有虚名的政治摆设。皇帝直接就能掌控政局,因此太监也就自然不可能形成一股政治势力了。

说到底,他们只是皇帝的走狗而已,他们的权力都是帝王权力的延伸。当他们不再受到皇帝的宠信,自然就会落得惨淡收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