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项羽起义之时,为何以楚国“昏君”的名号为旗帜?

文|小河对岸

提起战国时期的楚怀王熊槐,人们通常的印象,会觉得那是位被张仪耍得团团转的“傻缺”君主。又因爱国诗人屈原的悲催遭遇及其诗篇的广为流传,而被很多人铁定为“亲小人、远贤臣”的昏君。但是,为何如此之“昏君”,却在秦末的楚地起义中,被楚人用作为抗秦的旗帜?

项梁项羽起义之时,为何以楚国“昏君”的名号为旗帜?

楚怀王的“怀”,为谥号,谥号通常是死后才评定的,是对有地位的死者一生功过是非的评断。但项梁项羽起义之时,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号之为怀王。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居鄛人范增...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後也。於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项梁项羽起义之时,为何以楚国“昏君”的名号为旗帜?

楚人以死王之谥号,而加之於生王,是过去所没有的事。其目的就是想利用楚怀王熊槐这面旗帜,而让其在楚怀王(义帝)熊心的身上“还魂”(从民所望)。假使楚怀王熊槐,真如后人想象得那么昏庸,而让楚国跌入深渊,楚人会恨不得其早点死,又怎么会怜之至今(秦末)?并决定与秦人死磕到底(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假使楚怀王熊槐真得那么“傻缺”,楚人以“傻缺”君王为旗帜,就不怕引起其他诸侯笑话?这显然不符合逻辑。

项梁项羽起义之时,为何以楚国“昏君”的名号为旗帜?

实际上,楚怀王也是位有作为的君王,其在位期间,使得楚国的疆域达到了鼎盛。据史载,楚怀王即位初年,就攻灭越国、尽取吴、越之故地,拓地千里;攻魏,破之於襄陵,得八邑,又移兵而攻齐,齐王患之。山东六国合纵攻秦,楚怀王为纵约长,当时有“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的说法。

而在我国的文化中,总有一种“跪舔”胜利者的基因在,通常人会轻易地认为凡是胜利者,都是睿智神武的,总有人喜欢会为胜利者的众多“无耻行径”而辩解。而那些失败者,则遭到肆意地抹黑与无情的嘲笑。这种价值认知,枉顾了世间一切良知与道义。其结果必然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崩解,而沦为人人互害的社会。

项梁项羽起义之时,为何以楚国“昏君”的名号为旗帜?

诚然,从短期来看,张仪是将楚怀王耍得团团转,但这背后却是以秦国的国家信用为代价的。虽说,战国时期已是“信义崩解”的时代,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还是要坚守的。而秦国可以说是下作到了极限,其结果换来的是:(楚)怀王卒于秦,秦归其丧于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秦楚绝。

项梁项羽起义之时,为何以楚国“昏君”的名号为旗帜?

因楚怀王死於秦,换来楚人对秦人的刻骨之恨,而天下诸侯也都认为秦国不地道。而张仪的行径更是遭人切齿,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嗣位,秦国群臣就纷纷向秦武王进言道:张仪素无信用、惯行欺诈、反复无定,再被任用的话,恐被天下人耻笑。而秦武王也素来厌恶张仪这种行为,就将张仪一脚踹开了,而齐闵王更扬言说:只要哪个国家敢收容张仪,就攻打哪个国家!此后,齐闵王虽为免中张仪之计而作罢,但也从中说明张仪为当时的社会主流所厌恶,名副其实的“万人嫌”。

项梁项羽起义之时,为何以楚国“昏君”的名号为旗帜?

在秦末的大起义中,楚人的反抗是最为激烈的。从陈胜吴广首义,而使起义如烈火烹油般在天下蔓延,到项羽於巨鹿一役破秦军主力,并最终率诸侯联军入关灭秦,楚人都始终为反秦、灭秦的中坚力量。项梁项羽以“楚怀王”的名号为旗帜,就是向要天下彰显秦国的不信、不义。而在陈胜死后,楚人以其雄厚的实力,而使“楚怀王”成为天下的共主,并在“楚怀王”的旗帜下,最终灭掉了秦国。

项梁项羽起义之时,为何以楚国“昏君”的名号为旗帜?

参考史籍:《史记》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