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两百年未能征服蒙古,为何清朝能让蒙古人口锐减9成?很简单

明朝两百年未能征服蒙古,为何清朝能让蒙古人口锐减9成?很简单!清朝对蒙古统治实际上是组合拳,一方面划分旗地,也就消灭了部落崛起扩张的可能性,同时基本隔绝了交流、另一方面,采取要点驻军的手段,对事实上的经济和交通中心进行掌握,从而保障统治的可触达。至于其他的盟会、朝贡、甚至文化手段都是小计俩。

明朝两百年未能征服蒙古,为何清朝能让蒙古人口锐减9成?很简单

很多人都把清朝降服蒙古族的功劳,归咎于藏传佛教的兴盛。这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不能将宗教的能力扩大化。要知道,蒙古族原始的萨满教该宗藏传佛教,可不是满族人的意志,这是蒙古人自己的选择。自从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帝国后,彪悍的蒙古铁骑就像狂风一般席卷了整个世界。但必须的承认,当时蒙古帝国除了能打仗,文化建设实在是不值一提。别说高等的文明特征,就连文字都没有,宗教也停留在杀生祭祀的原始阶段。

明朝两百年未能征服蒙古,为何清朝能让蒙古人口锐减9成?很简单

而在清朝真正人口锐减的蒙古部落,实际上是新疆的准葛尔蒙古,他们从圣武记记载的60多万人口,大幅度降低了,其中40%因为疾病死亡,20%逃入俄罗斯,30%死于战争。但是当7万厄鲁特蒙古迁入以后,与残余的准葛尔蒙古一起到1785年恢复到了41万人口。其实蒙古人口增长缓慢,主要是生活方式的问题。比如,四亩耕地就可以养活一个农民,五十亩耕地可以很好的养活一家农民,但是一户蒙古游牧人需要的土地面积则百倍于这个数字。

明朝两百年未能征服蒙古,为何清朝能让蒙古人口锐减9成?很简单

而且蒙古人从明末开始狂热信仰藏传佛教,则布尊丹巴活佛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成为内外蒙古实际上的皇帝。在狂热宗教下,蒙古男人大量成为喇嘛,并且以此为荣,每家至少一人。喇嘛虽然受各种优待,但不能结婚,不能生育,导致蒙古人口巨减。这样的政策,表面上是为蒙古人谋福利,但实际上却让他们逐渐趋于温顺,为清朝的统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口减少,使得蒙古越来越弱。区区一二百万人的蒙古,已经无力和人口高达三四亿的满清对抗。

明朝两百年未能征服蒙古,为何清朝能让蒙古人口锐减9成?很简单

且清朝将早期加入后金政策的蒙古人纳入八旗建制,成立蒙古八旗,由蒙古都统管理,基本上无世袭贵族,少数世袭贵族也要遵从中央政府的管理,均定居于城市不再游牧,文化石逐渐满化和汉化,在大部分原蒙古部族中推行旗盟制度,将原来的蒙古部族形势(部落)拆分和确认成札萨克旗,在数个扎萨克旗上设置盟,近似于蒙古化的郡县制度,但是不设流官,依旧用蒙古世袭贵族行政,中央排办事大臣,参赞大臣宏观管理。

欢迎各位小伙伴在下方留言讨论,想要了解某方面历史也请留言,小七定会一一拜读,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小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