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差点在秦始皇之前完成统一大业

此人差点在秦始皇之前完成统一大业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高峰是神马玩意,除了度娘,恐怕少有人能给出答案。

战国时期比较成功的变法者、改革家里面,商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但第一个吃螃蟹的并不是他,而是军事家吴起,只是他没有吃到螃蟹。

只要你心够狠,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你伤心,老吴就是这样一个铁石心肠的人。

吴起出生于卫国一个卑微的家庭,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但他心智颇高,一心想学习一门技艺成就一番伟业。年轻时就拜孔子的弟子曾参为师,学习儒术,一学就是五年。这期间,他在老师曾参的帮助下,娶了一位齐国女子为妻。

吴生来好学,本是一个好苗子,但最终还是被逐出师门。

他在曾参门下学习,长时间不回家看望母亲,曾参问起,他回答说:“我离家之前就发誓,不拜将封侯绝不回家”;其母亲去世,他得知消息仍不回家,曾参问起,他回答说:“母亲在世时我都没有回家探望,如今驾鹤西去,我再回家也无益”。曾参觉得此人功利心太重,行为不义,便与他断绝了师徒关系。

吴临别曾参时说道:“我选择拜你为师,真是人生一个重大失误,如今群雄四起,弱肉强食,你们整天宣扬的仁义道德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他转身就抛弃了儒家学说,开始研读法家理论和兵书战略。

此人差点在秦始皇之前完成统一大业

颈霸男装有句经典的广告词:“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吴不仅对自己狠,对身边人也够狠。

当时的鲁国本是一个羸弱小国,鲁穆公有心引进人才,壮大国力,便张榜招聘,声明急缺军事人才,吴起的机会到来了。

鲁国相国公仪休知道吴起是曾参的弟子,便推荐他到鲁国做了下大夫。不久齐国军队压境,鲁国已危如累卵,但又找不到合适的军队领袖,公仪休向鲁王提出,此时只有吴起才能挑起这个大梁。鲁王说道:“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让他攻打齐国,这是否有点冒失?”

吴在等待自己被重用的消息,但得知因妻子是齐国人,鲁王不敢重用他的实情后,转而对妻子说道:“我本来有机会飞黄腾达,谁想你的齐国身份让我错失良机。”吴的妻子对此深感愧疚,便拔剑自刎。吴将妻子头割下,用布包好,径直送到鲁穆公跟前。

鲁穆公是个胆小之人,见面前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滚动,差点吓死过去。他觉得此人手段残忍,可能是个带兵打仗的将才,此时的情况,只要能为鲁国解围,管他什么样的人都得用,便让吴为大将,对抗来犯的齐国军队。

吴天生就善于带兵打仗,通过他是齐国女婿的身份,暗地里和齐国谈判示弱,另一方面却带奇兵偷袭齐国军队,齐军见取胜无望,便撤退回国。

吴起让鲁国转危为安,齐国对鲁国有吴起这样的人才,开始有了危机感。便对吴使用反间计,说吴起收受了齐国大量钱财。本来鲁穆公对吴起就没有好感,就收回了吴起的兵权,吴又成了一个无业游民。

此人差点在秦始皇之前完成统一大业

牛逼的职场精英与普通小白相比,走到哪里都是抢手货,尤其是头顶光环的牛逼人物。

公元前425年,一个强大的中原国家被一分为三,魏国最先发迹,剩下的韩、赵只能在强大的秦、楚、齐的夹缝中生存,吴起离开鲁国第二站就是魏国。

吴起到魏国得到魏文候(别国都称自己为王,魏国这是低调得有些过分)的重用,魏文候看中的是吴起带兵打仗的能力,对他的人品也是持质疑态度的。吴起到魏国后,才能立马显现出来,他率魏国军队与强大的秦国展开正面交锋,渡过黄河天堑,占领了秦国河西大面积土地。同时,又向东边的齐,北边的燕、赵,南边的韩、楚挥军出击,为魏国拓展国土千里之多。吴成为了当时威名赫赫的军事家。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继位,对吴的信任和依赖依然不减当年。当时的魏国相国是田文,吴对他很不屑,当面问道:“我为魏国立下战功无数,战必胜,攻必取,你哪个地方赶得上我?”

田文回答:“我随先王一道,为安定国家,平稳政权出力,资历在你之上,所以我能当相国。”

吴很不服气,说道:“你的位置早晚会是我的。”

但他未能如愿。

此人差点在秦始皇之前完成统一大业

田文没过多久就死了,接替他相国位置的是驸马爷公孙。此人害怕吴会威胁他的相位,便在魏武侯跟前天天说吴的坏话,说吴有反叛之心,魏王却不以为然。公孙对魏王说:“你可以试一下吴对你是否衷心,你许诺将公主嫁给他,如果他不答应,就证明此人有异心”,魏武侯当即允诺。

吴没有见过魏国公主,便找到相国公孙问情况。公孙说:“你随我到府里,见识一下我的妻子就知道大概了。”吴到公孙家里看见其妻子就是一个母夜叉形象,吓得一身冷汗。随后他婉言谢绝了魏武侯的好意,拒绝娶公主为妻。

或许直到吴起去世,都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公孙的套路。

然后,吴又只能继续寻找下家,此时的他已是一个年逾花甲的老者。

他从魏国跳槽到了楚国,身价依然不减,深受楚悼王重用。在楚国,吴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内容:

裁撤冗员,惩罚贪官,奖赏有功之人;裁撤无功、疏远的王公贵族的俸禄;增加将士及家属的待遇;注重军队的训练和战略物资储备;重用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对空口游说之人避而远之等等。

吴起在变法过程中手段强硬、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为楚国造就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吴起率领这只军队南平百越,北灭陈、蔡,东破三晋联军,西败强秦,攻占汉中郡,使楚国版图西延至汉水源头,成为战国七雄中面积最大的国家。当时中原各诸侯国都为楚国的变化感到惊讶,认为是曾经问鼎中原的楚庄王复活了。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如果吴起的变法在楚国继续施展下去,就没有后边的秦国什么事了。

此人差点在秦始皇之前完成统一大业

然而月圆达到极点,剩下的只能是慢慢变得黯淡。

吴起到楚三年后,楚悼王去世。楚王的尸体还停留在寝宫,那些被剥脱特权的王公贵族就蜂拥而至,找吴起算账。人都有野性的一面,吴起无奈之下躲到楚悼王尸体后面,疯狂的王公贵族们仍然用乱箭将吴起射死,可怜的楚王,在死后还被自己的子民射得千疮百孔。

据说按照当时的法令,凡是以武器接触君王身体的人,都要处斩。最后被处死的贵族有七十二家。

吴起一生曾经效力于三个雇主,为三个国家建立功勋无数,在楚国的变法也如流星划过天空,只留下一瞬间的绚烂。

二十年后,吴的卫国老乡商鞅继续沿着他的路子施展变法。吴到过的国家商鞅也都到过,但魏、楚都没有选择商鞅,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措施与吴起在楚国时别无两样,这究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怨那个英明的楚悼王死得太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