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明酒,满盏思故人

一杯清明酒,满盏思故人

遥遥一年好时节,正是春分谷雨间。

“ 在春分后的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以得名。” 由此可见,清明“好时节”的由来是历来记载的。

“ 饮水思源,慎终追远 ” 一向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春、秋两祭是古俗中的重大礼节:春祭在清明,秋祭在重阳。人们用祭祖、扫墓等风俗,藉以表达孝思。

一杯清明酒,满盏思故人

欲晴又雨雨还晴,时节又清明。红杏墙头燕语,碧桃枝上莺声。

轻衫短帽,扁舟小棹,几度旗亭。斗酒踏青天气,买花载酒心情。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籍着清明假期,不少人都会前去踏青、郊游,感受春天的气息,清明节也有“踏青节”一说。

一杯清明酒,满盏思故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说起清明,相信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这首诗。

自古以来,清明节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清明酒饮酒的习惯其实与寒食节有关。

一杯清明酒,满盏思故人

白居易有两首诗都吟咏寒食饮酒:

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

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

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

酒香留客住,莺语和人诗。

一杯清明酒,满盏思故人

相传在唐以前,寒食节和清明节相隔3天,从寒食禁火到清明起火,人们一连三天仅能吃冷食,身体会不舒服。

寒食节,虽禁火,但不禁酒。喝酒正好起到一种暖身的功效。

一杯清明酒,满盏思故人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酒泉。

清明节喝酒与祭祀祖先的传统密不可分,酒也是人们对逝者表达敬意和哀思最适合的载体。

此时手中的酒,是悼念的酒、祭奠的酒、思念的酒。也许并不能“一醉解千愁”,但酒可以平缓或暂时麻醉哀悼亲人的心情。

一杯清明酒,满盏思故人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每至清明,人们常常借扫墓之机,携带酒食春游。家人亦齐聚一堂,罗列杯盘,尝口美酒,互诉心中情。

随着时代的变迁,清明节的习俗不断变化创新,但传统的扫墓、踏青、尝酒等习俗依旧处于主流地位。

无论是对先祖的缅怀和祭奠,还是对春天大自然美景的赞颂,饮酒,都是自古以来不变的情怀所在。

一杯清明酒,满盏思故人

“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在清明节,酒是绝对的重要角色。少了酒,清明的意境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

难得回乡与亲朋戚友会面,不妨带上更高端的老匠老酒「匠中匠」,趁着灿烂的春光,品一口酱香,会否更回味无穷?

一杯清明酒,满盏思故人

把酒惜春,唯愿一切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