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一 烽火戏诸侯是真是假?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美人褒姒一笑的故事的确非常经典,但却明显是个编造的故事,前人对此已多有论述,在这里再简要说明一下: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1,西周时期,并不以烽火示警,烽火示警在汉代才使用。

2,点了烽火,以当时的交通和路况水平,诸侯们需要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而且到达的时间根本不可能一致。

褒姒和周幽王难道每天站在寒风中眺望有没有人来?

3,周天子不可能随便让军队进入自己的宗周领地,更何况是大规模的诸侯军队。点把火诸侯挥舞兵器一窝蜂窜进来,反叛抢劫怎么办?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4,西周京畿内没有军队吗,急行军很难看到吗?

5,看人跑得气喘吁吁也根本就不可笑。

综上所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假的。这个故事纯粹是某些人编出来黑幽王和褒姒夫妇俩的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二 周幽王废申后、立褒姒是否“喜新厌旧”?

周幽王之所以会被杀,是因为他废掉了原太子宜臼(即后来的周平王),改立伯盘为太子。

伯盘是周幽王和褒姒的儿子。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但是,请注意,古代是以“伯、仲、叔、季”来排行。“伯”就是“老大”的意思。

也就是说,伯盘是周幽王的大儿子

周幽王是先和褒姒生下伯盘,后来才和申后生下了宜臼。以时间先后顺序而论,则褒姒是“旧”,申女才是“新”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所以,周幽王非但不是喜新厌旧之徒,反倒是更宠爱早先的爱人。

(推测:幽王和申后的结合,政治联姻的可能性极大,因为申国在当时实力强大。从后面其联合犬戎杀死周幽王便可见一斑。幽王并不爱新人申后,但出于政治原因,又不得不立申女为后。后来,可能幽王觉得自己有一定实力了,想废除申后和太子,立自己的爱人褒姒为后、长子伯盘为太子。)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三 周幽王究竟是谁杀死的?

申后出自申国。

宜臼被废后和母亲申后一起跑回了申国。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周幽王暴跳如雷:“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竹书纪年》

在申国、鲁国和许国三个国家的支持下,废太子宜臼居然在申国自称天子!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更何况叛逆者还是自己的儿子!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周幽王立即大兴王师,讨伐宜臼。

以申国为首,奉宜臼为天子的反叛国家联合犬戎等,前后夹击,打败了幽王。

幽王退回镐京。

申国和犬戎等趁势攻入镐京,杀死了幽王和太子伯盘。

也就是说,其实是废太子宜臼以母舅之国申国为依靠,联合犬戎等,僭位弑父,杀死了周幽王。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四 “二王并立”的千古谜团

在周幽王和太子伯盘被杀死在镐京之后,因为僭位称王和弑杀君父太过令人不齿,周平王并未得到大多数诸侯的认可。

以虢公翰为首的公卿又立幽王的另一个儿子为天子。

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竹书纪年》

此时的周王朝,看起来似乎同时出现了两个周天子,一个是虢公立的余臣,一个是申侯立的宜臼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这种“二王并立“的情况持续了好些年。

但实事求是地讲,在当时,只有一个合法周天子,那就是余臣

而宜臼,则更多的是一个逆子伪王的身份。只不过,后来逆子成了真王,史官不得已才书为“二王并立”。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当时晋国的国君晋文侯(这是春秋早期晋国的著名君主,并非后来称霸的晋文公)的一个举动让当时的局势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大逆转。

“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侯)所杀。以本非嫡,故称携王。”——《竹书纪年》

“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晋文侯杀死了周天子余臣,人们后来把余臣称为周携王。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自此之后,周王朝有九年都没有天子。

“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清华简》

九年之后,晋文侯把废太子宜臼接到镐京做周天子。

不久,以晋国为首的诸侯国又把周王朝的都城从西边的镐京迁到了东边的洛阳一带。

这便是是后人所说的平王东迁。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平王东迁,晋国、郑国、秦国功劳很大,得到了东周王室的高度认可。

《左传•隐公七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秦因为东迁有功,被封诸侯。

这几个诸侯国自己也常常把“夹辅周室”之类的词挂在嘴边。

但是,是什么导致这些诸国们弃王室正统于不顾,非要杀掉周携王而另立周平王呢?

还有,曾经叱咤西周末年的申国,为何在平王东迁之后好像一夜之间在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个人推测:1,强国诸侯杀周携王而转立周平王,可能是因为周携王没有满足这些强势诸侯国提出的一些要求

晋国在晋文侯时期不断吞并周边小诸侯国,其既得利益需得到周王室的官方认定。

秦和郑则需要周王室官方承认其诸侯身份。

这些,可能周携王都未应允。以故,携王惨遭杀害。

转立本身就不正的宜臼当天子后,这些诸侯的要求便统统得到了满足。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2,因为弑父篡位实在太不光彩,所以,周平王和诸侯们都想着怎么把这个又重又大的“锅”给甩出去。

自然,申国和犬戎等就成了最好的替罪羊

儿子弑父篡位,父亲蒙冤千年,诸侯集体反转,堪称千古谜团!

在平王东迁稳固政权之后,便开始“恩将仇报”,和诸侯们联合起来,一起将杀死周幽王的“黑锅”结结实实地扣在了曾经大力支持自己的申国和犬戎身上。

诸侯们为了表现正义(更是为了杀人灭口),便联合起来,将申国、曾国等灭掉,并大力围剿犬戎。

当然,上述两点只是个人推测。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