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江苏高校院系是怎样调整的?

1952年江苏高校院系是怎样调整的?

江苏素称人文荟萃之地,高等教育比较发达,1902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在明代国子监旧址,创办三江师范学堂,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早兴办的一批高等院校之一。1927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苏的高等教育事业与其他省市比较,基础也好得多。

1952年江苏高校院系是怎样调整的?

1949年江苏全境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旧有的高校,接管之后,解散了由国民党中央直接控制,专门培养党务、法政官员的国立政治大学和私立建国法商学院。国立戏专、国立东方语专及国立边疆学校先后迁往北京,分别并入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大学和民族学院。国立中央大学改名国立南京大学。对一般的私立高校没有接管,而是采取了“积极维持,逐步改造、重点补助”的方针。

1952年江苏高校院系是怎样调整的?

到1949年底,江苏共有16所大专院校,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7.8%。它们是:南京大学、南京药学校专科学校、江苏医学院、江苏教育学院,社会教育学院,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苏州蚕丝专科学校等7所公立院校,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东吴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工专,南通学院、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苏州美专,丹阳正则艺术专科学校等9所私立院校。

1952年江苏高校院系是怎样调整的?

旧型的高等学校虽经接管调整,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间题:(1)专业设置重复,规模过小。(2)有的高校师资、设备差,有的设置的专业“庞杂”,缺乏重点,以当时的经费、设备,不能集中力量发挥更大的办学效益。(3)解放初期,为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迫切需要一大批工业建设人才,但旧有高校中,缺少专门培养某种高级工科人才的专门学院,有些工科专业如采矿、冶金等规模较小,不能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4)私立高等学校,教会大学所占比例很大,从教育内容,培养目标到管理体制,与新中国的教育性质不相适应。

1952年江苏高校院系是怎样调整的?

1952年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大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江苏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工作,实际上是从1950年开始,1953年结束。其中以1952年调整的幅度最大,具体情况如下:

1950年:(1)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公立文化教育学院。校址无锡,( 2)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改名中国文学院)并入公立文化教育学院,(3)由苏北建设学校水利科及华东水利部水文技术人员训练班合并成立淮河水利专科学校,19 51年更名为华东水利专科学校,校址南京长江路后街。

1952年江苏高校院系是怎样调整的?

1951年:(1)私立金陵大学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改为公立金陵大学,(2)私立丹阳正则艺术专科学校改为中等技术学校,(3)私立南京工业专科学校以沪校为基础,全部调整合并改为华东交通专科学校,校址上海。(4)暂停招生的系科有:南京大学的农经系,东吴大学的社会系,公立文教学院的语文教育系和电化教育专修科,私立江南大学的面粉专修科。金陵大学的全部系科停招,其中地理系停办。(5)增设的系科有:南京大学地理专修科(师范)。

1952年江苏高校院系是怎样调整的?

19 52年:(1)以国立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的文理学院为主体,并入复旦大学外文系德文组,齐鲁大学天文系,中山大学天文系,以及浙江大学部分系科,组成一所文、理科综合性大学,仍名南京大学;(2)由南京大学的工学院和金陵大学、江南大学的工科有关系科合并建立南京工学院;(3)由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航空系合并建立华东航空学院,校址南京,1956年迁西安);(4)由南京大学、交通大学的水利系,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农学院、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有关系科合并建立华东水利学院;(5)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维持原状,设纺织、机械、土木、建筑四个专修科,1956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6)以南京511厂为依托,新建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7)由金陵大学的农学院和南京大学的农学院并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建立南京农学院;(8)由南京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的森林系合并建立华东林学院,校址南京;(9)私立南通学院的农科独立出来,与私立江南大学的农艺系,公立文化教育学院的农教系合并建立苏北农学院,校址扬州;(10)苏南蚕丝专科学校维持原状,设蚕桑、制丝两个专修科,( 11)由南京大学的医学院独立出来,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校址南京,属华东军区领导,1954年迁西安与第四军医大学合并;(l2)由私立南通学院的医科独立出来,建立苏北医学院,校址南通;(13)江苏医学院维持原状,设医本科及医专科,校址镇江;(14)由浙江大学的药学系、齐鲁大学的药学系,东吴大学的药学专修科与华东药专合并建立华东药学院,校址南京;(15)以南京大学的师范学院为主体,与金陵大学部分系科合并建立南京师范学院;(l6)由私立东吴大学文、理系科,私立江南大学数理系、与公立文教学院合并建立苏南师范学院(后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校址苏州;(17)因苏北地区急切需要培养中学教师,新建苏北师范专科学校,校址扬州;(I8)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和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建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址无锡,(19)调整至外省、市高校的系科:南京大学法学院的政治系、法律系调整到华东政法学院,经济系调整到复旦大学,哲学系调整到北京大学;东吴大学的经济系、工业管理系调整到上海财经学院,法学院(沪校)并入华东政法学院,化工系调整到华东化工学院;私立南通学院的纺科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江南大学的化工系调整到华东化工学院,苏州美专的动画科调整到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暂名)。

1952年江苏高校院系是怎样调整的?

1953年:(1)苏州蚕丝专科学校大专部调整到浙江农学院蚕桑系,原校改名江苏省浒墅关蚕丝学校,属中专性质,(2)华东水利学院水利土壤改良专业调整到武汉水利学院;(3)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

经过院系调整,到1953年底为止,江苏共有高等学校16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8.8%,它们是: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航空学院,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南京农学院,华东林学院、苏北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苏南师范学院,苏北师范专科学校、江苏医学院、苏北医学院华东药学院,华东艺术专科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