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配鏡後,寫作業到底要不要戴眼鏡?

近視配鏡後,寫作業到底要不要戴眼鏡?


近視配鏡後,寫作業到底要不要戴眼鏡?

很多家長給孩子配近視眼鏡後,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看書、寫作業時要不要戴眼鏡?答案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搞清楚這個“具體情況”是什麼,我們首先需要弄清幾個概念。讓我們聽聽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大醫生】王凱副教授怎麼說。

近視配鏡後,寫作業到底要不要戴眼鏡?

人眼在看近處時,需要調節才能看清書本上的字,這一過程由人眼的晶狀體直接參與。晶狀體好比一個凸透鏡,看近時晶狀體變得更凸,增加屈光力以便看近清晰。一般來說,人們習慣的閱讀距離在33~40cm,為了看清書本上的字,對於33cm的閱讀距離而言,人眼需要付出3.0D的調節力。然而,人都是喜歡偷懶的,調節也不例外。對於33cm的閱讀距離而言,很多人也許動用2.5D的調節力就看清了,這就造成了實際動用的調節力和理論值的差異,而這一差異在醫學上叫調節滯後,它會導致最清晰的圖像所在的位置在視網膜的後方,而這一狀態對近視進展的控制極為不利。此外,看近時雙眼視軸會發生匯聚,這一過程叫做集合,而集合功能是在配鏡和戴鏡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近視配鏡後,寫作業到底要不要戴眼鏡?

過去,醫生認為近視的發病與進展機制和調節有關,認為是調節本身造成了近視的發生和進展,這一觀念已被證明是錯誤的。近年的研究發現,近視眼患者並非調節過強,而是調節力不足,調節靈活度下降,調節滯後更明顯。因此,從臨床干預的角度來看,一切干預措施都要從改善調節力和調節靈活度,減少調節滯後做起。此外,眼位在配鏡的過程中也是要慎重考慮的問題。一般來說,人群中完全正位的眼睛非常少,我們的眼睛或多或少都會存在某種程度的內隱斜或者外隱斜,看遠和看近時不太一樣,這也需要在配鏡和戴鏡的過程中予以考慮。

近視配鏡後,寫作業到底要不要戴眼鏡?

所以說,寫作業要不要戴眼鏡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於調節力量差、調節靈活度不足的青少年近視患者,看近時需要戴鏡(不戴鏡會造成調節功能進一步減弱),而且必須同時配合調節力訓練;對於調節過於緊張甚至有調節痙攣的患者,看近時可以不戴鏡,同時要放鬆調節,多看遠處,必要時可以考慮配合一些睫狀肌麻痺劑來放鬆調節。對於看近處存在外隱斜、集合功能不足的患者,看近必須戴鏡(實際上這部分近視患者佔大多數);而對於看近存在內隱斜、集合功能過強的患者,看近時可以適當減少度數甚至不戴鏡,具體減少的度數需要根據每個人看近的眼位決定。而以上這些情況的分類,是需要到正規醫院找視光專科醫生進行判斷,需要檢查雙眼視功能的具體指標後才能決定。


【本期人物】

王凱

近視配鏡後,寫作業到底要不要戴眼鏡?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院長助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副主任,醫促會視覺健康分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委會委員。擅長近視防控、白內障手術及近視眼激光和ICL手術。

本文轉載自“惟視嘉眼科”【寫作業要不要戴眼鏡?】,內容略作改動,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敬請期待下期資訊,關注“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為您解決心裡的煩惱,歡迎留言、評論,謝謝

近視配鏡後,寫作業到底要不要戴眼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