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七下西洋,目的真是爲查找建文帝嗎?也許是永樂太想賺錢

鄭和七下西洋,目的真是為查找建文帝嗎?也許是永樂太想賺錢

很多人對於鄭和下西洋都不陌生。雲南人更是對這位“三寶太監”捧為“歷史文化名人”,在他的故鄉建立了很氣派的紀念館和雕像。

鄭和從永樂三年(1405年)開始,率領船隊先後七次出海,遊歷了從東南亞到東非的30多個國家。他的規模是空前的,當時他的船隊有兩百多艘海船,船上有2.7萬人。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

但是,永樂皇帝為什麼要派鄭和下西洋?為什麼要去七次之多?

這個原因,很多史學家提出了不同看法,有人說是去查訪朱允炆的下落。有人說是為了宣揚國威。具體原因,尚無定論。

對於這個浩大的國家工程,當時就有人提出了尖銳的批評。這其中最為典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明代大臣劉大夏在其著作《殊域周咨錄》裡的觀點,他說:“三保(鄭和)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

鄭和七下西洋,目的真是為查找建文帝嗎?也許是永樂太想賺錢

於是,後人便傾向於將這項航海活動看作是“勞民傷財”、“入不敷出的政治宣傳”活動,對國家的發展意義不大。

劉大夏說鄭和海洋“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那麼他運回的大批奇珍異寶到底是些什麼東西呢?

在很多資料上都說,鄭和下西洋,運回了很多“珍禽異獸”、貴金屬、各類寶石、礦產、藥材、香料等等。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歷史書都講得很簡略,沒有具體說明。實際上,鄭和七次下西洋,運回來最多的兩樣東西,既不是黃金寶石,也不是珍稀野獸,而是胡椒和蘇木,其中又以胡椒的量最大。

胡椒是一種香料,鄭和為何要大宗進購胡椒呢?

這似乎是一個很費解的問題。但如果知道當時的市場情況,你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一本叫《瀛涯勝覽》的書講到了這個問題。這本書是明代人馬歡所著,在書中,他對鄭和船隊的組成、寶船尺度、鄭和使團人員組織也進行詳細記錄,他還記錄了當時亞洲、非洲的一些國家政治、經濟、地理、文化情況進行詳細記述,這是究鄭和及鄭和下西洋的基本史料。

在《瀛涯勝覽》這本書裡,馬歡記載,胡椒在其產地蘇門答臘的價格僅為0.01兩每斤。而據《明會典》所述,胡椒在洪武年間的國內市值高達0.2兩每斤,差價20倍於產地。這就意味著鄭和船隊購回的貨物,擁有很大的利潤空間。蘇木的情況也應該和胡椒差不多。價格上的巨大差距,是鄭和大批購入胡椒、蘇木等物品的源動力。

那麼,這些東西運來幹什麼呢?

朝廷運過來賣。

通過低價買高價賣這種方式,朝廷可以賺一大筆錢。即使在批評鄭和下西洋的著作《殊域周咨錄》中,作者也曾記載道:“又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畢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裕矣。”

鄭和七下西洋,目的真是為查找建文帝嗎?也許是永樂太想賺錢

可見,鄭和下西洋背後是有一定的經濟利益的考量的。並非單純的政治宣傳。

運回來的量很大,要是賣不完怎麼呢?好辦,皇帝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用來衝抵官員的工資。據《明會典》記載,從永樂五年(1407年)開始,朝廷利用“折賞”“折俸”的方式,把胡椒、蘇木當成獎金或工資發給下層公務員,甚至上層文武官員。

在這個過程中,朝廷人為抬高胡椒的價格,即使運回來的胡椒已經很多,市場上價格已經下降了,但是朝廷折算給官員的價格卻沒有隨之下降。據學者陶禹廷在《鄭和下西洋的經濟賬:隱藏於官營壟斷之下的掠奪》一文中考證:“永樂二十二年,胡椒的市值已經低於0.1兩/斤的情況下,折俸時竟仍取洪武年間0.2兩/斤的價位。”這就相當於變相降低了官員們的工資。這種做法使得朝廷上下官員對下西洋產生了強烈不滿。朝廷中沒人支持,下西洋也就無法持續下去。明仁宗繼位後,下西洋活動便被廢止了。

由此可見,鄭和下西洋的背後,除了政治因素,還有經濟因素也不能忽略。畢竟,單純的宣揚國威、尋找建文帝下落等,是很難持久的。

1、《鄭和下西洋》

2、《鄭和下西洋的經濟賬:隱藏於官營壟斷之下的掠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