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札记598公孙弘是不是忠臣?

齐人辕固,年九十余,亦以贤良征。公孙弘仄目而事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诸儒多疾毁固者,固遂以老罢归

【按曲学阿世,后来我们其实真的没有看到,反倒是看到了他很多时候其实是个少数派。】。

读资治通鉴札记598公孙弘是不是忠臣?

是时【按:插入实时,将个人的命运和时代联系起来。】,巴、蜀四郡〔四郡,蜀郡、广汉郡、犍为郡、巴郡也。〕凿山通西南夷,千余里戍转相饷【按:建设道路,这与当代搞高铁基建是一样的。基础建设是国家统治的基础。道路与帝国是一致的。没有道路就没有帝国。】。数岁,道不通,士罢饿、离暑湿死者甚众;〔罢,读曰疲。〕西南夷又数反,〔数,所角翻。〕发兵兴搫【按:pán 意为: 手不正

bān 同"搬" 搬运

pó 意为1. 清除 扫除 2. 披散 3. 敛聚】,费以巨万计而无功【按:遇到巨大问题了。花钱很多。】。上患之,诏使公孙弘视焉。

读资治通鉴札记598公孙弘是不是忠臣?

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按:这里公孙弘说的是无用,而不是和汉武帝争视野的开阔。汉武帝当然不听了。所以,我们今天看武帝开发西南是有着重大战略目的的。】。弘每朝会,【章:乙十一行本"会"下有"议"字;孔本同;退斋校同。】〔朝,直遥翻。〕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按:何必跟小皇帝争执呢?】。于是上察其行慎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按:公孙弘的特点,公孙弘是有从政的素质的。熟悉实际工作。】,〔师古曰:譬之于衣,加纯缘也。折,之舌翻。争,读曰诤。行,下孟翻。〕大说之,〔说,读曰悦。〕一岁中迁至左内史。〔考异曰:汉书武纪云:"元光元年五月,诏策贤良,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按弘传:"元光五年,复征贤良文学,菑川国推上弘。"其策文颇与武纪元年策文相类。又云:"一岁中至左内史。"百官表:"元光五年,弘为左内史。"然则弘之再举贤良,不在元光元年明矣。荀纪着于此年"征吏民明当世之务"下。葛洪西京杂记亦云:"弘以元光五年为国士所推上为贤良,"若此续食之诏在八月,则弘不容于今年巳为左内史。盖此诏在今年,不知何月,故班氏系之于年末耳。其策文相类,盖出偶然;或者此策乃弘先举贤良时所对,班氏误以为此年之策。疑未能明,今从汉纪。〕

【按:左内史郡,中国古代的郡。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分内史置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年)改置左冯翊。汉献帝建安初年,分左冯翊西部数县设左内史郡,治高陵,根据地理,领县可能为高陵(今陕西省高陵县西南)、池阳(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美原镇旧古城村一带频阳故城遗址)、祋栩(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云阳(今陜西省淳化县西北)6县。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前省并,左内史郡重入左冯翊。】

弘奏事,有不可,不廷辨【按:工作特点。】。常与汲黯请间,〔师古曰:求空隙之暇。〕黯先发之

读资治通鉴札记598公孙弘是不是忠臣?

,弘推其后【按:公孙弘并不争先。这倒是复合老子的思想。说汲黯是黄老,可是行事却一点也不像。】,天子常说,〔说,读曰悦。〕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弘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倍,蒲妹翻。〕汲黯廷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按:这里公孙弘说的忠是忠君。而前面的汲黯说的是公孙弘没有忠于他们之前的约定,是对大臣的忠。这完全不是一码事。公孙弘是坚决站在皇帝这边的。】。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按:这不就是为了平衡吗?否则皇帝只能听到一种声音。历来如此。到此,对公孙弘的介绍算是告一段落,总之是取得皇帝的欣赏了。当然我们不是说公孙弘是什么时候都能获得皇帝欣赏的,我只能说此时时代需要汉武帝和公孙弘这样的君臣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