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歷代沿革

明代是紫砂壺的初創時期,從流傳下來的紫砂壺來看,這一階段的壺型多以筋紋器為主要特色。對工藝頗為講究,追求造型的難度和複雜程度。例如紫砂壺內外的筋紋必做到完全對應。正因如此,這一時期的圓器和方器也受到筋紋器的影響。比方說方器直接融合進筋紋器的線條,以複雜為美。圓器則造型圓潤渾厚,柔中帶剛。

紫砂壺的歷代沿革

到了清代,人們的審美趣味為之一變,清初伊始,人們的審美就轉向清新自然。帶泥塑的紫砂壺大行其道。以模仿自然逼真的花草樹木以及動物形象的仿生造型花貨爭奇鬥豔。壺型的風格轉向豔麗秀美。以逼真為最高追求,比如生瓜形的紫砂壺,壺體作瓜形,蓋則塑為瓜蒂,把塑成瓜藤狀,流作成圓卷的瓜葉狀,每一部分都要求自然逼肖。這是清初紫砂壺最突出的特點。方器和圓器則輪廓分明,不加修飾。

紫砂壺的歷代沿革

清中期以後,文人壺橫行。人們對紫砂壺的追求開始呈現復古的趨勢。於是有了曼生壺式的流行。為了方便文人在壺上進行題字刻畫,這一時期的紫砂壺以方器圓器光貨為主。壺型則以仿青銅器造型和漢磚漢瓦居多。間或也有一些借鑑生活用器的造型和簡單的仿生壺。總之讓人見之即生古意。另外,此時的紫砂壺還非常重視根據不同的壺型配以不同的泥料。做出天青、黯肚、硃砂、梨皮、調砂、段(團)泥等顏色肌理。並加以仔細的修正,力求線條自然流暢。圓器圓潤,方器俊朗。壺流,壺把各個部分都搭配協調。尤以曼生壺為簡介靈秀之集大成者。紫砂壺的歷代沿革

清末至民國一段時間,因為市場對仿古壺的需求旺盛,故而這一時期的紫砂壺壺型多沿襲曼生壺式,較少創新。但是技藝精湛的大師頻頻湧現,工藝上多有過人之處,為後來的紫砂壺做了技術上的準備。

紫砂壺的歷代沿革

解放以後,紫砂工藝迅速復興,出現了一大批制壺名藝人,如紫砂七老。其中的顧景舟大師更是舉世公認的前無古人的壺界泰斗。

紫砂壺的歷代沿革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因為受到現代陶藝的影響,紫砂壺器型同傳統紫砂壺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開始強調點線面在造型中的具體運用,出現了“流線型形體”、“殘缺美形體”、“色塊型形體”三類新造型。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趣味,呈現出強烈的時代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