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三款賈伯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喬布斯並不是一名設計師,但他的強勢督導給蘋果產品打上獨特的審美印記。喬布斯逝世7年後,他的影響猶存,但仍在沿用2011年9月以前的設計的蘋果產品,已經只剩下最後幾款。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MacBook Air

MacBook Air的外觀從2010年10月之後就基本沒有變化。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兩代MacBook Air設計對比

第一代MacBook Air發佈於2008年初。喬布斯從信封中抽出電腦的畫面是“發佈會史”上的經典。MacBook Air初發布時號稱全球最薄的筆記本,此後,挑戰厚度極限的筆記本電腦越來越多。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某筆電廣告對MacBook Air極盡嘲諷

但這款產品當時受到不少嘲諷,比如沒有光驅,沒有網線接口,當時在很多人看來簡直是“瘋了”,今天回頭再看那些冷言冷語,呵呵噠。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然而上述品牌最新產品已無光驅和網口

對於蘋果來說,MacBook Air最重要的意義應該是開啟了蘋果產品製造工藝的unibody時代。從一整塊鋁板脫胎而出的一體式骨架,不但成為後來MacBook Pro的主打賣點,影響力也波及iPhone等後續產品。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Jony Ive親自講解MacBook Air的unibody工藝

Unibody工藝是蘋果產品能能夠越做越薄的技術保障之一,同時它也啟發了不少廠商(例如著名的“一塊鋼板的XXXX”)。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初代MacBook Air的彈出式接口

初代MacBook Air售價驚人,起售價將近17000元,而64GB SSD版本則要價20000以上。這幾乎相當於今年最新發布的15寸MacBook Pro的價格。而現在的MacBook Air已經成為蘋果最便宜的入門款筆記本。

Mac mini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Mac mini最近的一次外觀更新是2011年7月,上一次配置更新也是2014年了。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第一代Mac mini發佈於2005年,當時蘋果還熱衷於白色。只提供電腦主機,並且還拖著一枚碩大的變壓器。跟MacBook Air不同,Mac mini發佈之初就定位於入門級桌面Mac。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最新一代的Mac mini同樣採用了unibody工藝,通過對一整塊鋁進行CNC切割,製造出精密且堅固的機身外殼。在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一書當中還披露了打磨切割Mac mini部件所用的工具。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MacBook Air和Mac mini的下一次換代應該不會太遠,這兩款設計大概也終於要成為歷史。而下面這款喬布斯一手“督辦”的設計,壽命或許比蘋果的任何一款產品都要長。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Apple Park

喬布斯劇院位於Apple Park的地勢至高點,它好像一座紀念碑,告訴所有來參觀的人這位創始人對於蘋果公司多麼重要。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很多人把Apple Park稱為喬布斯的遺作,因為它佔據了喬布斯最後幾年的很多時光。從最初與Jony Ive商議計劃,到後期敲定由Norman Foster操刀設計,喬布斯參與到了前期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他非常看重這個新園區。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它是一座非常“蘋果”的建築,設計風格極簡、現代,重用鋁、玻璃等材質,大面積使用再生能源,你注意不到的細節也充滿人性化的考量,處處體現那種熟悉的強迫症式的審美。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Apple Park最終造價超過50億美元,訪客中心的一把椅子差不多可換3部iPhone X。貴嗎?蘋果上一財季的淨利潤為115億美元。喬布斯如果知道他的公司已經變成印鈔機,會是什麼想法呢?至少不會不開心吧。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如果僅從體量和價格上來看,這三者當然無法相提並論。

但就一件產品來說,它的價格、配置終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化,若干年之後仍然能被記住,並且還有影響的,總是那些設計出眾的產品。

最後三款喬布斯時代的設計 價差天文數字

這或許也是那麼多人願意記住喬布斯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