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万蜀军伐吴,孙权提出归还荆州以求和,刘备为何仍不答应?

为什么刘备攻下东吴大片土地后,孙权提出归还荆州求和,并交出凶手,刘备仍然不肯罢手?

题主既然这么问,那就是按照《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来说了,那我们就抛开正史,谈谈演义。

在演义中,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丝毫不怀疑,罗贯中就是一个刘黑,他给刘备赋予了许多特质。在他的笔下,说好听点的话刘备是一个心地仁厚,对人宽容,重感情,对朝廷忠心耿耿,充满正义,极具人格魅力的人。

说难听点的话,刘备彻底被罗老给写废了,被描绘成了一个全身上下除了老实毫无长处的人,硬要说有什么长处的话,那泪腺比较发达,爱哭勉强算一个。

我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就很不能理解,这皇叔除了爱哭鼻子,会假客套还会干嘛。论武,军事指挥能力就是菜鸡水平,经常到一地方,PP刚坐下来,椅子还没捂热,就被人扫地出门,碰到野战更是一触即溃,一路被人追着打,好几次都给打哭咯,老婆孩子全丢了,就靠扔阿斗来笼络人心。论文,除了比文盲稍微好点,也没啥成就。

75万蜀军伐吴,孙权提出归还荆州以求和,刘备为何仍不答应?

所以,为啥手下人都死心塌地跟着他?徐庶、“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关羽、张飞,哪个不是人中龙凤,他们都是傻子吗?这皇叔也不会喊口号,现代传销式的精神鼓舞法,干事情也不干净利落,为人又比较迂腐认死理,实在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人,他们为啥都愿意跟着他呢?

那些割据势力诸侯,曹操,袁绍,刘表,为何都认为他是英雄,都将他奉为座上宾,甚至让曹操说出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样的话,陶谦更是三让徐州,刘表去世时,也希望将荆州托付给刘备。 我实在是想不通。

75万蜀军伐吴,孙权提出归还荆州以求和,刘备为何仍不答应?

直到长大后,读了正史后才明白。

其实历史上刘备是一个能力非常强,非常有主见的人,他做事当机立断,张弛有度,既有豪侠的心肠,也有君子的道德。他做过的许多事,比如鞭打督邮,火烧博望,都被罗贯中按在了其他人头上(张飞,诸葛亮),这么做当然有神话诸葛亮,和表现出张飞性格暴躁的因素。但是无形之中,把刘备描绘成了一个软弱无力的人。这锅罗贯中要结结实实背好了。

总之在演义中,刘备就是一个非正常人类啊!许多事在他身上解释不通,令人匪夷所思!

《三国演义》中刘备称帝之后立刻就发布了一道诏命:“朕自桃园与关、张结义,誓同生死。不幸二弟云长,被东吴孙权所害;若不报仇,是负盟也。朕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生擒逆贼,以雪此恨!”

结果大军还没开拨,另一位弟弟张飞就被手下人剁了脑袋,逃到东吴去了。

75万蜀军伐吴,孙权提出归还荆州以求和,刘备为何仍不答应?

这下还得了!刘备当时就吐血几升晕死过去,醒来之后更是怒火中烧,倾国之力,率75万大军伐吴,东吴上下听说刘备伐吴的消息的时候,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立马就向曹丕称臣,并向刘备求和。但是遭到拒绝,蜀汉军进入吴境后,前期是势如破竹,把吴军按在地上摩擦,连杀东吴数员大将,“江东鼠辈”孙权于是提出归还荆州,送回范疆张达等杀害张飞的仇人,希望与蜀汉重归秦晋之好,然后刘备“呵呵”一笑,拒绝了,拒绝了,拒绝了,拒绝了.......

演义中的刘备是一个认死理的人,说好了要替弟弟报仇,就一定要替关羽报仇,灭掉东吴,这妥妥的就是一个护弟狂魔啊!!!没法解释,解释不通。

如果要看历史上真实情况的话其实很简单,基本上没什么说的。

《三国志 陆逊传》记载∶“黄武元年(222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晋书·傅玄传》是这样描述的:“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
东吴的兵力应该与蜀军相差不多,都在五万人上下,

221年7月,刘备前军击败吴巫山等地守军,占领巫山、秭归一线;

221年11月,孙权命陆逊为帅,率大军西进迎敌;

222年1月,陆逊部将宋建反击蜀军于秭归一带;刘备返回秭归前线;

222年2月,蜀军开始向东推进到夷陵一线,夷陵战役拉开帷幕。

双方在这里僵持大半年,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军全线奔溃,次年刘备死在白帝城。

总结来说,刘备军就没有获得特别大的优势,自然没有孙权归还荆州求和一说。相反,刘备最初的相反应该就是想用武力打开局面,逼迫东吴回到谈判桌前,归还部分荆州郡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