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

曾国藩传: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

曾国藩传: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

咸丰八年七月十三日,曾国藩接咸丰谕出办浙江军务。年末,著名湘军将领李续宾、曾国华在三河之役战死,军事上的受挫,并没有让曾氏陷入过长时间的悲痛,反倒是从中得到更多思考。

曾国藩传: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

咸丰十年八月初六,曾氏整理文件时,发现了曾经一位教书先生写给自己的一封书信,其中“朱子之学得之艰苦,所以为百世之师”这句话引起了他的共鸣,曾氏遂写下“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这一感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今我们常追求事业上的快速成功、财富上的快速增长。“投机取巧”很多时候已不再是个贬义词,反而成为迅捷获得“成功”的方法,只是这样的“成功”往往昙花一现,经不起长久考验。

曾国藩传: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

曾国藩传: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

◑曾国藩手迹原稿影印(日记·咸丰十年八月初六日)

核心提要:渠言“朱子之学得之艰苦,所以为百世之师”二语,深有感于余心,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

曾国藩传: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

◆ 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 ◆

婺源教谕夏弢甫给曾氏写信寄书。曾氏在戎马倥偬之中,居然还翻阅了这位教书先生的著述,并且对他的朱熹学问得之于艰苦的议论深表赞同。曾氏由此生发出天下的事情要想做得大而影响久远,则必定要有艰苦过程的感慨。

半个月后,曾氏在给夏弢甫的复信中谈到了他的共鸣:“述朱质疑中所论朱子之学得之艰苦,则国藩生平之宗旨,治军之微,尚有如桴鼓之相应。自以为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入处。而不意阁下尚论大贤,亦以艰苦二字发其微也。”

曾国藩传: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

曾氏提倡拙诚,即用笨拙诚实的态度办事,并且说过“天道忌巧”的话。他用人,也不喜欢用过于乖巧浮滑者。夏弢甫能看出朱子学问得于艰苦,这点深合曾氏心意,所以他诚意邀请夏弢甫本人并带几个人来加入幕府:“并请携二三学者同来敝处,即入忠义局,月致脩金,分任采访,不胜企望。”夏不久果然前来加盟。

曾国藩传: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