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社會房子很便宜?未來不可知,但有兩個趨勢真的被低估了

有人說,90,00一代趕上了房地產的黃金時期,房價給了這代人不同以往的壓力,價格已經遠遠超出房子本身的價值。然而,隨著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城市化進程不斷放緩等多種因素疊加之下,往後的價格會逐漸走低,大家不會再因為房子發愁,事情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來一起來分析一下。

老齡化社會房子很便宜?未來不可知,但有兩個趨勢真的被低估了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關於人口老齡化後關於房地產的幾種說法

“人口老齡化將使城鎮住房需求大幅減少,中國將出現住房大量過剩的局面,但就目前來看,城市化至少還有三十年紅利期,在2048年以前,人口老齡化並不會導致城鎮化住房需求崩潰。”

“421家庭結構模式,被很多人視為房地產行業衰退的標誌,甚至直接可能導致房價下跌。”

“將來的孩子不缺房子,每個人都能繼承多套房產,住房會出現過剩。因此受房價受供大於求的影響,肯定會大跌。”

“房子不一定會因為老齡化而供給變多,相反,很可能還會因為老齡化帶來更多需求。”

關於老齡化的問題由來已久,它產生的主要影響就是減少勞動力,進而會對經濟增長,以及社會總需求和總儲蓄產生負面影響。而至於房地產來說會產生怎樣的後果,還沒有比較統一的結論,大家都是各執一詞,所以今天主要來說說老齡化背景下被低估的兩個趨勢。

老齡化社會房子很便宜?未來不可知,但有兩個趨勢真的被低估了

被低估的獨居趨勢

任先生曾經論述過未來獨居趨勢的發展,從而推導出在城市化的獨居趨勢下,未來我們需要的房子可能是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任先生的言論在當下還沒辦法證實,但是我們知道的是現在年輕人結婚越來越晚了,初婚年齡一推再推,這也很可能是促使年輕人獨居趨勢越演愈烈的導火索。當獨居生活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就意味著對應房地產需求的考量標準發生了變化,醫療水平在不斷加強,人均壽命在不提高,老齡化社會房子真的會便宜嗎?真不一定。

被低估的應變趨勢

易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久則窮”,如果用當時當下的標準去預測未來,的確可以簡單的算出未來的結論,但是一切都是在變化的,社會發展的根本是勞動力,房地產發生的根本是需求,事物發展的根本是變化。雖然就目前的數據表明,放開二胎政策後並沒有止住人口下跌的頹勢,但不難預見很快就會有新的應對措施來解決未來十年出生率的問題。看到這裡,您真的覺得未來對房子的需求會減弱嗎?

綜上,房子的漲幅說到底就是一個需求的問題,可現在它卻捆綁了我們太多的東西,很多人買房是為了賺錢,但也有很多人買房是因為無奈。筆者想向大家傳遞的一個觀點就是量力而行,在421的家庭結構裡,有著很多隱藏“風險”,而這種“風險”不同於經濟風險,它包含了太多的責任和愛。如果尚有餘力買房剛需自不必說,可掏空六個錢包之後依舊艱難,請三思後行。相信在“房子是用來住的”定位下,大力發展租賃產業勢在必行,可以通過申請公租房、廉租房、國企租賃房作為城市家庭的保障性住房,也可以通過58同城按選房源或者升級品牌長租公寓,進入租賃市場滿足城市生活的居住需求。

最後和大家探討一個小問題,您覺得未來房價會跌嗎?哪些城市會跌,又有哪些城市會繼續上漲?

老齡化社會房子很便宜?未來不可知,但有兩個趨勢真的被低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