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之乱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公子哥和他的朋友们


唐朝末期的节度使制度应该是最根本的原因。节度使权力过大,导致后来的割据势力蜂拥而起,根本不把皇帝当回事。看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李茂贞的所作所为,就能有深刻的体会了。

唐朝末年的傀儡皇帝唐昭宗被梁王朱温杀死,但昭宗最恨的是朱温吗?应该另有其人,这人就是岐王李茂贞。

李茂贞本来叫宋文通,河北深州人。宋文通在唐末大乱世,唯一的活路就是参军。因在剿灭黄巢起义的过程中立功,被封为神策军指挥使。官不大,但在皇帝身边,有的是露脸机会。

马球冠军唐僖宗李儇被大太监田令孜裹胁着,逃到凤翔(陕西宝鸡),静难军节度使朱玫要废掉唐僖宗,作为皇帝近卫的神策军都将宋文通,破坏了朱玫的计划,保住了唐僖宗的皇位。

功高莫过救驾,僖宗下诏,封宋文通为武定军节度使,成为一线军头,赐国姓李,这是李茂贞这个名字的由来。

李茂贞把后来的唐昭宗李晔当成烂菜叶,正眼都不看一下,但对昭宗的哥哥僖宗却毕恭毕敬。为什么呢?这时的唐朝皇帝还是有点权力的,李茂贞当然要使出浑身功夫往上爬。

僖宗让李茂贞剿灭了企图劫驾的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僖宗当然高兴了,说你小子对朕忠心,朕要赏你。李昌符空出的凤翔节度使,就被僖宗赏给了李茂贞,另外还有陇右节度使。

李茂贞割据在现在的陕西中部一带,势力越来越大。到了公元890年,李茂贞被封为陇西郡王,朝着自己的帝王梦又进了一步。李茂贞的地盘,是各路大军阀距离首都长安最近的。李茂贞本就不是什么好人,加上僖宗死了,昭宗继位,李茂贞不敲打几下昭宗,昭宗也不会正眼瞧自己。

昭宗想把李茂贞调离凤翔,李茂贞当然不走,找个不三不四的理由拒绝了。昭宗面子下不来,公元893年,发兵要灭掉李茂贞。李茂贞还是有点手腕的,把官军揍得鼻青脸肿。

这事本就是李茂贞不占理,他居然理直气壮的率军杀到长安找皇帝要说法。李茂贞说这事是由宰相杜让能引来的,杜让能不死,这事没完!昭宗实力不如人,只好赐死杜让能,这才让李茂贞消了气。

当唐昭宗的宰相,简直是拿生命开玩笑,杜让能死了,李溪和韦昭度这两个倒霉鬼又冒了出来。河中节度使王重盈死后,二子王珙和王珂争位。

昭宗有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支持,同意王珂接管河中,李茂贞不乐意,纠集流氓军阀王行瑜、韩建等人,又杀到长安。李茂贞说必须换上王珙,让王珂走人。嗯,这事又是宰相干的吧?不行,再杀两个宰相,不杀李溪和韦昭度,咱们这事没完!

宰相宰相,“相”就是用来“宰”的。

昭宗为保小命,只好忍痛纵容王行瑜等人杀掉李溪和韦昭度,顺带着还杀了枢密使唐尚弼,还有几个倒霉的小太监。

李克用是沙陀人,但对朝廷还算忠心。知道李茂贞没有王法,气得大骂李茂贞:一天不除掉李茂贞,长安就要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李克用可能忘了,他自己之前是怎么一把火烧掉长安的。

昭宗虽然是傀儡皇帝,很多军阀都还敬重他,只有李茂贞,没事就出兵攻打长安。昭宗即使是想拉起一支军队自保,李茂贞也不同意,把昭宗的人马打垮,然后兴师问罪。长安城被李茂贞攻破之后,学赤胆忠心的李克用,再放一把火……

你想,昭宗能不恨李茂贞吗?

李茂贞虽是个獐头鼠目的乱世军阀,但有一点可值得肯定。在唐朝灭亡后,不承认朱温的帝位,依然以唐朝忠臣自居。可这半点鸡毛用处也没有,只不过是李茂贞在政治上给自己涂脂抹粉而已。

因控制地盘不大,李茂贞不敢贸然称帝,只称岐王,但在自己的地盘内,还是皇帝那套规格。自己住的宅子叫宫殿,老婆叫皇后。总之,怎么高兴怎么玩,也没人管他。

直到后唐建立,也就是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灭掉后梁,李茂贞还不忘摆谱,说老臣是你的叔叔,你要给叔叔我留条活路。李存勖念着李茂贞不承认后梁这一条,对李茂贞比较宽容。

一年后,李茂贞“驾崩”,岐国不久后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北宋欧阳修在编《新五代史》时,承认了面积超小的荆南为十国之一,却没有承认岐国。


地图帝


陈桥兵变发生在公元960年,后周柴荣公元959年去世,英年早逝才34岁。陈桥兵变的过程非常短和迅速,960年的大年初一报契丹来犯,仓促之间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出战;初三行军至陈桥驿,赵匡胤黄袍加身,初五返回开封;仅仅五天的时间。

无论日后赵匡胤再如何辩解不知情,如何显示自己是被兵将们黄袍加身,已经什么殿前都点检当天子之类童谣等等,从事后结果看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兵变。这场兵变从当时人的角度看,其实和整个五代十国又一场兵变差不多。

950年郭威也是带兵至澶州(今河南濮阳)时,军士拥护郭威称帝,返回开封,951年郭威称帝。看样子是不是和这很相似。只是和这有点不一样的是当时的后汉政权立国有些短,刘知远赶契丹离中原后建国时是公元947年。刘知远不久就死去,继任的皇帝振不住了,开始消地方节度使兵权。具体过程不讲了,反正是郭威的全家是被杀了,仅跑了个继子郭荣,也就是后来的柴荣,郭威后来杀入汴梁,以后的故事就是后周的建立。同样的事情九年后再次发生,郭威算是被迫的,仓促之间的事。而陈桥兵变是静静的,仅仅有韩通被杀。如此有计划的事情,赵家的家属当然不会有事的。城里城外是有准备和配合的,瞒着只是王博、赵质和柴家的孤儿寡母。但赵匡胤掩饰之举也是应该的,总不能赤裸裸的说我就造反了,这样是不行的。

再回过头说947年的事,那一年是后晋灭亡。后晋的灭亡是成也契丹,败也契丹。后晋最有的就是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契丹得以进入中原,中原失去屏障无险可守,在大平原上以步兵对抗游牧民族骑兵的不利影响。其实我们感概的是,以后宋一直未收回,并且在对待外患上一直没有成效,宋以后整体败亡于蒙元,所以对此有所不甘而已。其实契丹公元907年就已经建国,这个时间要看清楚,这一年是唐亡的时间。就是说契丹比宋早五十多年呢?当时的太原和幽州的节度使已有多次借助契丹人和中原对抗的历史。但当时石敬瑭和后唐对抗时,答应的条件太大些,不仅仅称儿皇帝、岁贡而且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在契丹人帮助下,936年得以灭后唐建立后晋,在这之中不要简单的说勾结、卖国之类的话。从这前后的发展脉络看,这一切都是中国统一过程中的必须面临。后唐大致统一中原后,有目的的消除节度使的权利,进而完成集权也是唐亡以后重新统一的应该的策略。石敬瑭就是太原留守,在这被削权过程中,借兵反后唐罢了。从这可以看出重新统一过程中的反复和为难之处。不整节度使吧,一堆骄兵悍将在哪里不好好听话;限制吧,他们就造反,唉反正是为难。但此时可以看出五代已和魏晋南北朝不一样了,无论咋打 中原的统一趋势一直很清晰明朗。这这就是历史的趋势。南方和周围的十国不用搭理,五代是没腾出手,一旦完成内部整合,收拾十国还不是什么大问题。日后发展也看出没啥折腾的。

但这后晋当儿皇帝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反正诸将和群臣是不舒服,多少有点屈辱。石敬瑭942年死后,石重贵当皇帝后不想这么憋屈,那就不纳贡不称儿皇帝了,契丹当然不愿意。契丹和后晋944年、945年、947年先后三次交战;最后一次时后晋杜重威降契丹,汴梁被攻破,石重贵被俘至北方,北宋年间公元974年死在北方。这一幕看似相识否!简直就是靖康耻的预演。契丹人感觉不错,不走了,改国号辽,看清楚就是在汴梁改国号为辽的。感觉这和普法战争后,普鲁士国王在法国的凡尔赛宣布称帝建立德国差不多。

大家是不是感觉当时的节度使们咋这么无耻啊,卖国贼咋这么多。其实不然,我们现在的夷夏之防是后世才有的。我们的现在的很多正统的看法很多来自明朝。举例简单的说,在宋以前,史书均是以北朝为正朔,魏晋南北朝是以魏晋为正统的,但到明朝以后就改为以蜀汉为正统,这不见得是三国演义的问题,是明朝人以后有蒙元的问题而改的。

再回到五代,五代的第一个后梁是朱温建立的;剩下四个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却均是李克用的后代和部速属建立的,李克用却不是汉人,是沙陀人。这之中石敬瑭也是沙陀人,所以有人骂石敬瑭汉奸是不对的。从这些情况看,当时北方从五胡乱华以后,一直是胡汉相互融合之中,有唐一代,在北方也一直用胡人任节度使领兵打仗的。安史之乱是安史是胡人,但对抗安史的哥舒翰等很多也是胡人。安史之乱后,河北六镇也多有胡将,当时人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

但契丹人和中原这些长居此处的胡人不同,他们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农耕民族对付游牧民族最大问题不仅仅光是马的问题,而是游牧民族轻后勤或是说没有后勤。这种特点是生产方式形成的,这种方式下,游牧民族可以大范围迂回包抄作战等。蒙古对付中东欧洲国家时,就是这类战术,欧洲国家习惯于小范围平推的阵地战,这种几百公里迂回作战真是没见过的。

回到契丹这里就产生问题了,已经在汴梁建立辽了,就好好整合各路人马。收赋税,设百官等等制度开始建国呗,契丹打下汴梁后,当时人五代的百姓也见多了,就当又一次改朝换代。

最多兵士再抢掠一番得了,反正每次都是这样的。但契丹还是太落后了,居然不会这些。前面说了游牧民族是没有后勤放的,那么他们后勤烤就是劫掠 也就打草谷;这不到汴梁后也是不改,居然一直就靠抢劫为生,这个问题和靖康耻时金面对的问题一样,不会统治。可契丹时周围可还有一群节度使呢,契丹人就被太原的刘知远赶出了中原。

说了这些前因后果,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政治视野明显不一样。这以后为了防止出现节度使割据,收天下之兵于开封也是一系列的措施最后结果。但为了防止出现消权过程再次出现消权不成反被害的结果,杯酒释兵权也就顺理成章的事情,并且这事也得趁着赵匡胤威望最大时,并且趁活着的时赶快做,否则一旦出现小皇帝或年轻皇帝继位,事情就会有变。五代写了那么多所谓荒淫无耻的皇帝,这之中虽有皇帝自己本身的问题,但也不免又有办事不成反被害后抹黑的。而从陈桥兵变成了五代最后一次的兵变的结果看,七影响了中国以后的千年的政治制度。从此再也无藩镇节度使之类的长时间割据,清初削藩也是这一事情的影响结果。

从五代的混战和魏晋的五胡乱华看,民族融合这个概念是非常对的,明初胡人大规模改汉姓也是非常对的策略。不能天天把仇恨、歧视、对抗放在日常生活里。杀戮不解决问题,虽能解决产生问题的人,但问题依然是在那里的。我们不希望平时好好的邻居 ,会突然来杀戮,就像现在一些地区冲突那样。我们的祖先是在一步步试错中走来的,这之中的智慧有些是血淋淋的教训,不要以腐儒简单的好人坏人看待问题,要看清古人努力、奋斗以及无奈。汉字武的意思就是止戈,这就我们的智慧。我们生生不息的原因就在这里。陈桥兵变以及此后的影响就在这里。

有些事知道即可!中国必须讲民族团结!不会学苏联的。孙先生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只能革命时用,民国时就必须换成袁大头五族共和,这是非常有必要政治手段,非常及时和高明。宋辽宋金宋蒙应该按照中国的南北朝的形态讲。不要过分渲染靖康耻和崖山之后。隋灭陈时咋不悲伤,隋可是胡汉杂之,将领也多胡人!


沙中土大溪水


一,五代十国,严格的讲应是五代十一国,即从唐朝灭亡起,在此后短短的七十三年之中,中国境内出现的十六个短命政权,史学家称之为“五代十一国”。所谓五代,指建立在中原地区,上下衔接的五个国家。所谓十一国,指建立在中原地区以外的诸国。分别是:

五代

①由宣武节度使朱温建立的后梁帝国。

②河东节度使李存勗一一一后唐帝国。

③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一一一后晋帝国。

④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一一一后汉帝国。

⑤后汉帝国大将郭威一一一后周帝国。

十一国

①由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建立的岐王国。

②由武安节度使马殷建立的南楚王国。

③由镇海节度使钱镠一一一吴越王国。

④由西川节度使王建一一一前蜀王国。

⑤由淮南节度使杨渭一一一南吴帝国。

⑥卢龙节度使刘守光一一一桀燕帝国。

⑦由清海节度使刘岩一一一南汉帝国。

⑧荆南节度使高季昌一一一南平王国。

⑨威武节度使王延钧一一一闽 帝 国。

⑩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一一一后蜀帝国。

①由南吴帝国权臣徐知诰(李昪)建立的南唐帝国。

二,从以上所列,一眼可以看出,这些开国帝王全是唐朝中央政府任命的节度使及其部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藩镇割据”。那是什么导致的“藩镇割据”呢?不用说,就是改变唐王朝命运乃至中国历史走向的“安史之乱”。再进一步,引发“安史之乱”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一般认为,诸如唐玄宗老年昏瞆,李林甫嫉贤误国,杨国忠弄权逼反,安禄山狼子野心膨胀,以及垂涎杨贵妃姐妹美色等等,这些当然也算原因,但只是表面、直观、次要的原因;主要的、深层次的,也即起始原因,我认为有两点:一是后世提及的改府兵制为募兵制,二是人们常常疏忽的唐王朝特殊的社会结构形态及其政策导向。

三,先说社会结构。皇帝之下依次为:封爵贵族(宗族及功臣元勋),门第贵族(世家士大夫),官僚贵族(寒门士大夫),庶民(农工商吏),贱民(乐工、客民、杂户等)。当时的社会风气尊崇门第贵族,就连皇帝大臣也要让他们几分,功臣,甚至宗族皇室以和世家门第联姻为荣,寒门士子高中进士,如果能娶世家贵族的女子为妻,那分得意,如同今天大字不识几个的暴发户跨进了精英俱乐部。进入世家贵族行列,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也是读书人的最高追求,科举制度的实行,给他们提供了机会。贵族自然有贵族的生活方式,吟诗作赋,填词谱曲,皇帝大臣以身作则,造就了文化的空前繁荣,但这同时也带来一个负作用,即尚文轻武之风渐行,人才都集中在以首都长安为主的几个大都市里风流潇洒,享受生活,无人自愿去边地过苦寒的军旅生涯;加上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当初打江山团队上至偏裨,下到卒伍的子孙们,都过上了舒适安稳的生活,也无人愿意投军。随着最后一位开国名将李勣的谢世,大唐军队的汉人将领基本乏人,仅有的几个,如大败吐蕃,收复河湟的华州人,当世名将王嗣忠,也遭李林甫陷害,几欲斩首,在哥舒翰的苦求下才逃过一命,结果是于罢官一年后抑郁而终,年仅四十五,(他多次上书朝庭指安禄山日后必反)。各镇将领多数由胡人降将及其后代充任,中下级军官也多是少数民族移民,兵士则多为苦寒地区的边民和中原地区未读过书,且家境贫困的流氓无产者。例如,安史乱起,反叛者安禄山、史思明是胡人,而朝庭平叛的将军,高仙芝(高句丽人)哥舒翰(突厥人),仆固怀恩(铁勒人),李光弼(契丹人)等等也是少数民族。极言之,将自己的身家与社稷之安危托负于外人,企图以爵位官职和天子之恩怀柔感化,无异于用自己的屁股之肉饲狼,以换去头颅和心脏的暂时安全。反过来说,当时除了一个郭子仪,朝庭也再没有什么汉人名将可用,而郭子仪除了自己几万人外,虽身兼天下兵马副元帅,也指挥不了其他各镇人马。这便是天下承平日久,生活优越,贪图享乐,忘记创业之苦,缺乏忧患意识的代价,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弱点,至今也没有完全克服。

(四)A:再说募兵制。有必要解释一下府兵制和募兵制之不同。①士兵的性质不同。府兵,军民合一,募兵,职业军人。②兵将关系不同,府兵,兵将分离,募兵,兵将隶属。③粮食武器来源不同,府兵自备,募兵国家供给。④影响不同,府兵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募兵制容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唐初实行的是府兵制,打江山,靖周边,将为前程,兵为吃粮,无家庭后顾之忧,以军营为家,虽是兵民合一的府兵,但战斗力惊人。及至干戈平息,江山大定,军队裁减,府兵转业安置,主要军力需布置于边疆,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便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B:太宗、高宗、武周朝各州都督都是朝廷从中央政府委派,随时对调或重回朝庭任职,权利只限于本州军队的管理,不能插手地方行政,军队员额及军官的考核晋升也由兵部负责。及至玄宗当政后期,内乱外患复起,各州兵马不够用,朝庭又没有预备役,只好在原有的总督之外,增设十个军区,军区司令官称“节度使”,数量激增,供给便跟不上,于是又放权叫自行收税,自行擢拔军官,节度使与辖区行政长官(刺史)时起磨擦,为了集中权力,便于发挥战力,遂将行政权也交给节度使,于是节度使除军权外,辖区的行政权,财政权,人事任免权(刺史以下行政官员都有任免之权)集于一身,当时人称之为“藩镇”,意为国家的屏藩和重镇,结果却弄成了事实上的割据。又因为朝庭无将可派,只能在军队副将中提拔,弄到后来,干脆兼任,如“安史之乱”的元凶安禄山,一身而兼平卢、范阳、河东三大军区司令官,大半个北方地区尽入其手。

C:藩镇手下的牙将,多数是其子侄或当地豪强的纨袴子弟、地痞流氓,为了壮大势力,培植死党,节度使将后者收为义子。这些人吃谁家饭,跟谁转,只知有义父,不知有朝庭。“安史之乱”后期,皇帝大臣贵族们急于还都享福,继续享受贵族生活,没有下功夫将这些安史之乱的余党斩草除根,只是让他们名义上承认朝庭就凑合了,大家各行其事,于是连原先忠于朝庭的节度使也纷纷效仿。最后是节度使一职父死子继,成了半独立状态,朝庭稍有不依,便刀兵相见,因为他手里有兵。

D:到唐朝最后一任皇帝李晔时,朝庭几乎成了空架子,除藩镇肆意攻打长安,囚禁皇帝外,连宦官也控制挷架皇帝,宦官头子韩全海,张彦弘深恨宰相崔胤进谏李晔撤换他们左右禁卫军司令官职务的建议,勾结风翔节度使李茂贞作为外援,崔胤发现自己的危机,便向宣武节度使朱温靠拢,他写信给朱温,称奉皇帝密旨,命朱温发兵救驾(汉末何进请董卓一幕重现)。朱温,这个地痞流氓出身的恶棍,从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插手高不可攀的朝庭事务,他唯一的目的不过想做一个强大的军阀。皇帝密旨挑起他的野心,遂统军西上。韩全海得到消息,劫持李晔投奔凤翔。朱温围攻凤翔两年,救出李晔,重返长安,先是对宦官作彻底屠杀,后屠杀皇室宗亲和不肯依附的大臣,拆毁长安宫殿和民房,挟持李哗到洛阳,几月后刺杀李晔,命其儿子李柷继位,三年后(公元九O七年),命李柷禅让,在大梁(开封)建立后梁帝国。立国二百七十六年的唐王朝彻底灭亡,各地“藩镇”纷纷如法炮制,自行称帝称王,开启了五代十一国相互攻伐,杀声不断,血流成河的黑暗时代,这是由军阀的本性(抢地盘)所决定的。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我以为是以上所述,当然只是个人浅见。








武丁仗剑决云霓


伟人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可以理解为夺取政权离不开军事力量。当然掌握枪杆子的人多了,世道就不可控了。

看看历史上的乱世。汉末黄巾军起义,为了镇压黄巾,导致地方政府掌握了枪杆子,进而就是军阀割据,诸侯争霸。再看唐末黄巢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席卷天下,将大唐折腾得奄奄一息。唐朝各地节度使纷纷自立门户,互相征伐,进入五代十国乱世。


历史告诉我们,枪杆子必须拿到朝廷中央才安全,凡是地方政府的军事实力超过朝廷,朝廷就可能会被颠覆,就会改朝换代。有实力的地方政府太多的话,就会引起军阀割据、乱世纷争。

五代十国时期,又与中华历史上的其他乱世有点不太一样。这个时代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纵横捭阖;这个时代没有三国时期经验的权谋与智慧;这个时代没有南北朝时期的荡气回肠和跌宕起伏。

这个时代的印象,就是无尽的阴谋与背叛;这个时代的印象,就是不绝的杀戮与混乱。 大唐王朝的节度使潘镇制度,曾经将他推向最骄傲的荣耀。但是,大唐也把枪杆子留给了节度使的军阀们。

安史之乱跟五代十国之乱,其实都是这一个原因。地方的枪杆子比朝廷的枪杆子又大又硬;而且朝廷自己的枪杆子,还被官宦和权臣轮流把持,经常不听使唤。

一个个实力派的藩镇节度使,争权力,抢地盘,把乱世人性的欲望和丑恶,无限放大。在这个时代,文明与儒雅被丢弃;在这个时代,只有强权和武力才是被崇尚的。



然而仔细寻觅,透过血腥与混乱,我们是否也看到了些许尊敬的对象:

自我毁灭的枭雄——朱温;

走向迷失的王者——李存勖;

壮志未酬的潜龙——柴荣;

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他们与这个时代共鸣他们;他们君临天下;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影响着王朝的兴衰和乱世的走向。


尔朱少帅


五代十国的形成,起于唐末乱世,主要是由于三大原因:

首先是藩镇割据。藩镇割据从安史之乱开始,各地节度使拥兵一方,根本不受唐朝廷控制,节度使死了也不受代,而是自己指定继承人,其实就是一个个独立王国,军政民政都是自己说了算,也就仅仅是打着唐王朝的旗号而已。这种情况愈演愈烈,除了唐宪宗时有过短时期的强势中央政权灭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以外,基本是愈演愈烈,最后形成了五代十国的雏形。

第二个原因就是宦官专权。唐末的宦官当政到了非常厉害的程度,几个皇帝都是宦官所立,发生了很多刀光剑影的争权血案,最严重的就是唐文宗时的甘露之变了,由于皇帝诛杀宦官的计划走漏风声,参与的大臣被宦官清洗,杀了几百个大臣,朝廷为之一空,文宗也彻底失去了对宦官的控制。唐末仇士良、杨复光、田令孜等宦官先后把持朝政。这种内耗,必然会导致唐中央朝廷的式微。而且有的很多宦官还和节度使暗中勾结,帮他们侦察朝中大臣和皇帝的一言一行,往往今天皇帝和大臣刚说了一句话,过了一两天外地的节度使就知道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黄巢起义。黄巢起义爆发当然是因为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只得铤而走险。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是沉重打击的唐朝统治,成了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且各地藩镇以勤王为名扩大自身实力,互相征伐,扩充自身实力。朱温、李克用、杨行密、王建等豪杰并起。以907年朱温代唐建立后梁为标志,开始了长达72年的五代十国乱世,直到979年北宋灭了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


文综史组


最根本的原因是唐朝末期的节度使制度,正是因为这个制度导致了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众多割据的藩镇国家,五代十国时期的藩镇林立。

藩镇在自我发展之后个个都拥有了兵壮势雄的军队,当大家的实力都差不多的时候,谁也消灭不了谁,就导致了五代十国长达54年的大混乱。

当然这个时间也是有争议,我说的这段时间是从唐朝灭亡后到宋朝建立的时间,还有另一个看法,就是从黄巢起义到宋朝将其他十国真正灭亡算起,在此暂且不提。

可能有很多朋友因为历史书不怎么提的原因,不太了解五代的情况,下面就简单跟大家讲一下,五代十国就是唐朝灭亡之后,出现的众多大大小小的藩镇国家,其中坐落在中原、势力最大的藩镇被称一个朝代,在当时中原是皇位的象征,所以招致了很多人的争夺,中原藩镇每一次更换势力都是一次朝代的更迭,当时总共经历了五次的朝代更迭,所以被称为五代。


五代国家是是当时那片大地上最强大的势力,除此之外,它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藩镇,这些藩镇都是因为唐朝末期因节度使制度而产生的国家,我们将其中十个最有影响力的称为十国,十国国家或以五代国家为宗主国进贡,或自立为帝而不受史家的承认,这就是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之所以一直分裂是因为始终没有出现一个有作为、而且国力又强盛的势力,导致大家一直相安无事,无法实行统一大业。

直到最后后周的出现,后周皇帝柴荣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在接手了从姑父手上接来的皇位后,将后周打理得井井有条,每次出征十国都会收获惊人的战绩,在他的带领下当时分裂的众多国家被灭了大半,使得国家渐趋统一,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出征后意外得病了,从此之后一病不起。

在他死后,赵匡胤黄袍加身以宋代周,接过了柴荣的果实之后,他四处征战最终结束了混乱的五代十国,造就了一统,不过此时的宋朝,已经没有唐朝时候那么大的领土了,因为在中原的北方,出现了一个更强大的王朝,那就是辽朝,因为缺少骑兵,以及缺少了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所以宋朝一真奈何不了辽朝,这些暂且先不提。

上面说了很多,但是我们究其根本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唐朝末期的节度使制度,在唐朝势衰之后使得很多节度使拥有了除军权之外很重要的民政之权,拥有了完全的自主性,可以培养自己的军队,收取自己的赋税,俨然成了一个小国家,最后发展着,成了尾大不掉的藩镇国。


孤客生


五代朝短命概因唐时因胡人善战而用之,并立高位,导致安史之乱,后因平叛给了节度使承袭之位,这些人都想自保,并无改朝之意,真正难驾驭的是乱兵,这样朝庭把本该自己直接承担的与乱兵的交集推给了节度使,国家只给了个子承父位的东西而已,节度使名义上是一方大员手握钱粮但随时都可能被手下因利益不平弄掉,再推新人上位的,而朝廷是不会真计较这个的,朝庭就是要这些乱兵认为是帅不好而换帅这样才不会来换朝庭,可到了朱温代唐,忽然都明白了原来朝庭也是自己能来来的,也可以噢😊,于是就城头变换大王旗了……所以赵才弄出重金养兵,再自己掌控的禁军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