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種動物在土壤中生存貢獻了7億年,卻因爲人類消失殆盡!

什麼動物?竟然生存了7億年?沒有很神秘,沒有多龐大,它就在我們身邊,卻不被我們重視!它就是“蚯蚓”!

蚯蚓大多喜溫暖、溼潤的土壤環境。蚯蚓喜暗,在其體表口前葉有感光細胞,對光照很敏感,故除夜晚能到土壤表層覓食外,一般均在土壤表層下穿行,通常從下午6點至午夜活動較多。但也有例外的時候,在交配季節,那些在洞穴棲息的蚯蚓尚在凌晨就把身體的大部分露出穴外1-2小時;有時患病的蚯蚓在晝間爬來爬去,並可能死於地表。但並不是在地表爬來爬去的蚯蚓就是患病蚯蚓,我們通常可以再大雨過後某些地表面上見到蚯蚓。相信這種現象很多在農村長大的朋友都見到過,只是現在·······雨是下完了,我們卻再也看不到它了······!

土壤萬物之源,健康的土壤孕育出來各種各樣的生命。可以說,沒有了土壤,就沒有我們人類。在地球46億年的漫長生命中,無數的生物成為她生命中的過客。唯獨有一種生物,迄今為止已經在土壤中生存了7億年之久!它就是“蚯蚓”!

農村這種動物在土壤中生存貢獻了7億年,卻因為人類消失殆盡!

達爾文曾經讚歎道:蚯蚓是生命的精靈,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歷經五次的物種大滅絕都沒有幹掉它!

蚯蚓對土壤的貢獻:

蚯蚓作為大型土壤動物, 是土壤中的主要動物類群,其生物量佔據土壤動物生物總量的 60% 以上,在維持土壤生態系統功能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蚯蚓活動可使土壤疏鬆,促進植物殘枝落葉的降解,促進有機物質的分解和礦化, 增加土壤中 Ca、P 等速效成分,促進土壤中硝化細菌的活動,從本質上改善了土壤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結構。然而卻不被人類所重視!

讓人感到悲傷的是,昔日在肥沃的田野中滿布的身影,現在已經很難尋找的到。數億年的進化過程,竟擋不住只有短短數十年化肥農藥的侵襲!

農村這種動物在土壤中生存貢獻了7億年,卻因為人類消失殆盡!

我們小時候,當拖拉機帶著犁過去,被翻開的土壤中,隨處可見爬來爬去的蚯蚓。假如想去釣魚,只需要在農村的田間地頭隨便挖一下,就可以找到好多大小不一的蚯蚓可以當魚餌。

農村這種動物在土壤中生存貢獻了7億年,卻因為人類消失殆盡!

據專家研究的數據顯示:一隻健康的蚯蚓,每年可以翻20-40噸的泥土,它們以土壤中的各種東西為食,然後經過身體的淨化之後,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可以說,除了塑料等少數物質什麼都吃,蚯蚓多的土壤,農作物重金屬就不會超標。

農村這種動物在土壤中生存貢獻了7億年,卻因為人類消失殆盡!

蚯蚓對於改善土壤的酸鹼平衡有很好的效果,加上翻轉泥土,提高了土壤的透氣性,農作物會長的更加健壯。

而現在,土壤中的無名英雄,不僅要面對化肥農藥來帶的滅頂之災,還要提防人類的貪婪。一些人為了捕獲它們賣錢,使用一些工具把它們從土壤中趕出來,只為換取一斤幾塊錢的收入,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多麼悲哀的事情!

農村這種動物在土壤中生存貢獻了7億年,卻因為人類消失殆盡!

其實,在人類未來到地球之前,蚯蚓已耕耘了地球億萬年。自然界的各種有機廢棄物經發酵後,在蚯蚓消化系統蛋白酶、脂防酶、纖維酶和澱粉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轉化成為自身或易於其他生物利用的營養物質,經排洩後成為蚯蚓糞。而蚯蚓糞從本質上講是大自然的產物,真正能全面地滿足植物生長的各種需求和營養成分,對植物有難以置信的神奇肥效。它也曾被有關專家稱之為“有機肥之王”!

綜上:我們可以認識到蚯蚓對於人類和土壤的貢獻有多偉大。然而由於近時代人們的貪婪和土壤耕作時對於化肥、農藥的依賴。導致蚯蚓的生存環境嚴重被破壞,在農村我們很難在雨後看到它的身影了,甚至有些釣魚愛好者感嘆到有時候想挖幾隻蚯蚓去釣魚,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得花錢去購買。在這裡呼籲大家希望喚醒大家對蚯蚓的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