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不高產,土壤是關鍵,2018你的土地還好嗎?

化肥、農藥本是為了農民增產增收而生,眼下卻因為我們的不合理使用破壞了土壤的結構環境,

造成土壤鹽鹼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結等一系列的土壤問題,最終導致作物生長受到抑制,減產減收農民種植成本不斷增加收益越來越低。所以土壤改良是一件大事,也是急事!

但是,土壤問題是近幾十年的不合理耕作造成的,“改良”不是三倆天的事。眼下找到最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改良方案是最實際的解決辦法!那麼,什麼方法是最有效的改良土壤方式吶?我們先來了解幾個土壤問題的危害

種地不高產,土壤是關鍵,2018你的土地還好嗎?

什麼是:土壤鹽漬(鹼)化?

土壤鹽漬(鹼)化是指土壤底層或地下水的鹽分隨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後,使鹽分積累在表層土壤中的過程。土壤鹽漬化不僅會破壞土壤結構,還會對作物的生長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產生不利影響。由於鹽分在表層土壤中積聚,提高了土壤溶液的滲透壓,減少了與作物根系的滲透壓差值,進而影響作物對水分和養分的正常吸收。

種地不高產,土壤是關鍵,2018你的土地還好嗎?

什麼是:土壤酸化?

土壤酸鹼性常用pH來表示,它是指土壤的酸鹼程度。土壤酸鹼性共分為7級:4.5酸性極強;4.5-5.5強酸性;5.5-6.5酸性;6.5-7.5中性;7.5-8.5鹼性;8.5-9.5強鹼性;9.5鹼性極強。簡單來說,把土壤進行詳細的檢測化驗以後,pH值在6.0以下說明土壤趨於酸化,pH值越小說明土壤酸化越嚴重。

過酸的土壤環境不適宜有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有害病菌、病蟲特別是根結線蟲喜歡這種酸化板結的環境,因此導致作物病蟲害的加重,加劇了農藥的使用。因此土壤酸化我們一定要重視!

什麼是:土壤板結?

土壤板結是指土壤表層因缺乏有機質,結構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結構破壞、土料分散,而乾燥後受內聚力作用使土面變硬。

土壤板結,會導致土壤缺氧從而導致根系活力下降,不能正常發育下扎,植物根部細胞呼吸減弱,而氮素等營養又多以離子態存在,吸收時要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呼吸減弱,故能量供應不足,影響養分的吸收。最終影響作物正常生長髮育。

種地不高產,土壤是關鍵,2018你的土地還好嗎?

上面我們簡單瞭解土壤三大病的情況及危害!那麼,什麼方法是最有效的改良土壤方式吶?這裡說四點供大家參考:

一是,合理使用化學肥料;

合理:什麼叫合理,怎樣做才算合理,到底用多少化肥是最合理的,我想這個問題沒人能夠100%肯定!

施用化肥時要注意根據土壤、作物的缺肥情況來定,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不能為了產量過度施肥。最好是能夠做到測土施肥,這樣能做到氮磷鉀比較精準的投入。

二是,增加有機肥料的投入。

土壤的肥力好不好要看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有多少,施入有機肥可以補充土壤有機質。

三是,向土壤施入有益生物菌

通過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可以增加土壤團粒結構的離子交換頻率,減少土壤的相對質量,從而增加農作物與土壤有機物質的接觸率,改善了土壤的結構。其次,微生物可以通過生命活動,形成代謝,從而有效的吸收土壤中原有的有害物質,並形成新的微生物系統;這樣可以改善土壤環境,減少土壤病菌。

四是,增加土壤調理劑施用。

土壤調理劑對於土壤的主要有疏鬆土壤、改善土壤團粒結構,調節土壤酸鹼度的特殊作用!土壤調理劑雖然對土壤有改良和調理作用,但選用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是針對哪類土壤的,有些是針對鹼性土壤,有些是針對酸性土壤,而且用量要合理把握,使用過量會出現另外的副作用。

綜上:是小編有關土壤的病害問題及土壤改良方案的一些小小見解,希望給大家提供有效參考!有更好的技術建議歡迎大家留言指教!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