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錦談: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

馬克思主義經過將近百年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了它的可實現性和侷限性以及可發展性,他的學說並不是空想烏托邦。他鞠躬盡瘁為世界勞苦大眾謀求解放的基本道德思想和理念,為實現新時代的德道社會的形成,誕生真正的德道社會理念,構築了一個模式,奠定了一個基礎,開創了一個基本的框架。

熊春錦談: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

這是馬克思的豐功偉績。而他思想中可發展性的、更詳盡的內容,都必須用《德道經》的思想,哲學觀加以充分的完善,這個完善必須要把握好這個“得一”,也就是這個德,要讓這個德充滿太極白裡面所有的哲學思想和政治理念,同時讓這個德充滿太極黑境之中,充滿人們的心靈,充滿人的精神建設領域,讓這個德既充滿人們的“有之以為利”的環境之內,也充滿這個“無之以為用”的人類的思想靈魂之中,充滿精神領域之中,如果這兩個充滿都能整體地掌握住,執兩用中,整體把握。以教化為根本,以法律為約束。

熊春錦談: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

那麼馬克思的偉大理想,雖然在整個西方以夭折而告終,但是在東方卻會真正地得以實現,出現符合馬克思思想精神的德道型社會。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東方必定會崛起真正符合馬克思所理想的德道型社會。並且成為全世界所矚目的國家。馬克思主義作為無私奉獻給世界無產階級和勞苦大眾的精神文化,這個思想寶庫,他的道德理念和眾生平等思想,對我們人類有著指引的意義。我們不能因為社會主義的繼承者,比如說前蘇聯斯大林的錯誤而否定它。斯大林可以說是一個不爭氣的學生,他在執政的過程當中,並沒有嚴格地按照馬克思學說思想最根本的理念進行實踐,而是教條的、機械的,甚至是獨裁的來應用馬克思主義思想。

熊春錦談: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

未能修身明德,因而,個人的集團的那種名、利、欲促使思想的僵化和封閉,形成近代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一個低谷時期重要原因。但是,我相信呢,馬克思所闡釋的資本主義現象的本質、這個根本,仍然會繼續指引世界人民探索出一條真正的符合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這樣一個執政的路線。這個方略一定會在痛定思痛當中再度誕生,使馬克思主義在發展和完善中成為指引建設國家、發展社會的強大的思想動力。一部《德道經》雖然對於整個宇宙的形成、社會人類演化的客觀規律做了詳盡的闡釋,綱領性的揭示,但是,從古到今,還沒有人能將道德理念在顯態,細微地落實到具體領域方面的闡釋,做得像馬克思這麼認真和仔細。他從哲學、經濟、政治、科學,以及其它的領域裡面都詳盡地進行了分析。

熊春錦談: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

他不愧為一位科學的巨匠,在顯態科學領域他做出了非常豐富的建樹。這些寶貴的思想和精神必將會指引我們人類在面對著整個社會、整個全球,在資本主義世界還處在主導地位的狀態下何去何從,尋到真正的、正確的、根本的方向。因為,馬克思有關資本積累及資本集中的一些說法,放在當今的這個世界性的這樣一個大的環境當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他的思想意義的存在。所以,國外有些科學家和人士,就曾經說馬克思是正確的,不能因為其他人的錯誤,而使他的學說背上黑鍋。後來者缺乏馬克思那種大公無私,能夠為全人類徹底解放而奉獻的精神。由此所產生的私心、慾望、名利帶來的結果,使馬克思背上了這個黑鍋。如何不讓馬克思背這個黑鍋呢?那麼,只有真實不虛地去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德道經》裡面的闡釋,真正像孫中山先生所提出的“天下為公”,象毛澤東所提出的“為人民服務”。如果不能做到“天下為公”,“為人民服務”,不能“以百姓之心為心”,那麼肯定、必然會走向死衚衕,再好的理論、再好的方法也難以完成。

熊春錦談: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

我們看歷史,看現實,再看我們體內的《德道經》的實踐,源同一理,天下無二道。馬克思闡釋的同樣是道,只是名稱不同,只是馬克思闡釋的範圍沒有超越這個太極弦。希望對這個千年偉人誕辰的紀念能夠加速我們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學習、繼承和發揚,以及在我們體內的實踐、在家庭的實踐、在社會的實踐。而不要被暫時的資本主義世界擺脫了它的低潮期進入了一個苟延殘喘的時代,而矇蔽了我們智慧的雙眼,不要盲從於私利貪慾氾濫成災的外環境,也不要感嘆這樣下去連資本主義也不如。物極必反,反也者,道之動。我們應當深信道德的眷顧和調控,當德治、法治真正確立之日,一切必將為之改觀。

(中國德慧智研究中心 作者:熊春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