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才能好?

“我就盼著你上大學,上了大學就好了

我就盼著等你上了班,上了班就好了

我就盼著等你結了婚,結了婚就好了

我就盼著等你生了娃,生了娃就好了

……”

什麼時候才能好?

家長希望有一天孩子能讓自己幸福。

但是想過給孩子了什麼?可能是承載著一家人命運的諾亞方舟

然後呢?

“我學習不好,媽媽就不幸福,全家就不幸福”

“我不爭氣,全家就沒有希望

……”

你可能會說,有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夠取得好成績

但是,他們快樂嗎?

身上揹負的太多

就像上了發條的小青蛙,不停地蹦噠

永遠要奮鬥,但是內心卻沒那麼確定,自己是為了什麼要努力

什麼時候才能好?

後來呢?

可能順利上學就業(有的人可能沒有大學畢業,卻事業有成),然後結婚生娃,會出現幾種情況:

1.父母滿足了,家裡終於出了狀元

可是自己卻失去了方向

2.父母一直不滿足,替孩子定下個十個億的小目標,孩子啊:

我覺得你應該再努努力,爭取今年當個科長啊。

我覺得你應該趁年輕,再要個老二

我覺得你應該……

3.孩子在個人的工作中探索到了樂趣,在工作之餘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或者第二職業。

4.也許有的人平平凡凡,卻安於現狀。

個人認為選擇4如果能知足,知足常樂也挺好。選擇3的人可能更容易幸福,到了中年也不容易有“不惑”的中年危機。選擇1和2的,有些人時間長了會感覺跑不動了,發條沒有勁了,身體出了問題,心裡超了負荷,會想起尋找內心缺失的那一角。

什麼時候才能好?

古人云“四十而不惑”,心理學家歐文亞隆講死亡焦慮。一切都滿足了,有家有業有娃,人生可能就到了向內探索的時候——我為什麼活著?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死亡焦慮的侵襲,可能會有很多的懊悔,追沒追過喜歡的人,做沒做著喜歡的事,還有什麼地方沒去過,還有那麼多驚奇都沒體驗過。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找對象可能按照家長的意願找的,越來越發現枕邊的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在關係中出了問題,爭吵不斷,過後兩個人感覺既陌生又疏離。

什麼時候才能好?

關係出了問題或者找不到自己在哪的人,有時候會來做諮詢。諮詢經常有兩個方向:解決問題和個人成長。當然兩個方向不能完全分開,解決當下心理問題的時候多少也會碰到個人成長的內容,不過要看來訪者對諮詢的期待。所謂個人成長,大多帶著迷茫,對人生的焦慮,對關係的擔憂,不過也有對自己的不放棄,和改變自己的勇氣。

這一刻不快樂,想著得到什麼之後就一定能快樂。

往往東西得到了,快樂卻不一定來。有些人反而感覺到的是空虛。

也許匆匆定下下一個目標,期待著那一小下子的快樂和興奮,完了又是落寞。

在你迷茫的人生命題中偶爾向內看看,自己喜歡什麼,自己想過什麼樣的人生。

此刻你是否快樂?

回到主題,我……就好了,我怎麼才能好?什麼叫好?有網友問我快樂、幸福和心理健康的定義,可能離“好”不遠了,以下是個人觀點:

什麼時候才能好?

快樂和幸福——

個人能安住自己的當下

在做事情的時候體會到滿足感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有一種踏實感

什麼時候才能好?

心理的健康——

不是完全沒有負性情緒

只有快樂的超脫境界

而是能夠應對悲傷和痛苦

帶著一些不那麼完美的情緒也能坦然面對生活

作者信息:冰月,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與治療方向碩士。

預約心理諮詢請添加微信:zixunxiaozhush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