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也要讀完的書少有了,這部是其中的佼佼者

熬夜也要讀完的書少有了,這部是其中的佼佼者

讀了《激盪十年》,對作者吳曉波深為敬服,中國企業的發展脈絡在他的筆下非常生動,有故事情節,不枯燥,也引發了立刻就找來《激盪三十年》,希望繼續深入瞭解中國企業發展的過程,並通過企業發展瞭解自己的祖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現代商業社會的。

當這個時代到來的時候,銳不可擋。萬物肆意生長,塵埃與曙光升騰,江河匯聚成川,無名山丘崛起為峰,天地一時,無比開闊。

2006年1月29日,《激盪三十年》出版的前一年,作者在從華盛頓返回上海的航班上,38000英尺的高空中寫下了這句話,這句話也勾勒出1978年-2008年中國企業歷史的發展輪廓。

中國經濟破冰從1978開始,可是第一條裂縫在哪?改革的春風是如何一點點融化這條冰凍30年的大河?河裡的魚蝦又是如何探出水面的?鯉魚如何躍過龍門?

作者通過一個個傳奇人物串起這30年的中國。

如果這30年是一部企業史,鄧公該是前半部的“主角”,他為中國變革奠定了基調,那麼,第一條裂縫一定是當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他指出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國家的成長主題從主義之爭重新回到經濟發展的軌道上。

這條裂縫一開,中國企業開始了魚龍混雜的30年。這30年,國有企業改制積重難返,產權變革步履維艱,外資企業躍躍欲試;民間力量如履薄冰,屢次碰壁卻百折不撓,最終在國有企業和國家政策的雙重夾擊之下,依靠靈活變通走出了一條陽光大道。

30年中國的變革生涯貫穿著無數企業家悲喜交集的命運,有敢於在制度的灰色地帶冒險的企業家,有善於運用制度漏洞瘋狂集資的冒險家,有憑一己之力挽國企之狂瀾於既倒的大英豪,也有一心一意將心思放在產品上的實幹家……

柳傳志、牛根生、張瑞敏、王石……這些影響中國商業版圖的企業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農民企業家魯冠球、“倒爺”牟其中這些時代弄潮兒又是如何走向巔峰卻從巔峰上摔落的?

作者通過歷史人物的命運沉浮,向讀者展現了中國各行各業的命運軌跡,每一個行業都在時代的大潮中曲折前行,在產權制度的畸形和體制落後的雙重夾擊之下,企業家們進行著一場跨度為幾十年的偉大的冒險和征程。

如何評價這30年?有人說這30年世俗、醜陋、焦慮,財富故事曖昧不明,企業家群體前途叵測,價值觀混輪無序。但從好的一面看,這30年的演變帶著驚歎號,無數人在歷史的廢墟之上崛起,偉大的夢想從荒原中誕生,追求世俗追求金錢的同時,我們並沒有丟掉夢想,反而在一路坎坷中,依然有人帶著悲壯與浪漫主義,重塑大國之夢。

就像作者在本書末寫到:“儘管有種種抱怨、失落和焦慮,但是,過了很多年後,我們也許仍然要說,那是一個好時代。因為,它允許新的可能性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