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抑鬱症走出來的人們和以前相比,會有什麼不同?

我覺得我認為


我是蘇春暉,知我心理學合作諮詢師,國家/廣東人社“雙二級”家庭諮詢師,頭條號:暉。

以下我將從起承轉合,四個階段來為大家進行分析。

1、起:充分評估而非認同標籤,即是開始

來訪者有時候會通過專業人士瞭解到——我正處在抑鬱狀態、抑鬱障礙或者抑鬱症。

抑鬱這條黑狗伺機而動,不僅僅是女性會得抑鬱,男性也會;普通人會,心理諮詢師的親密伴侶也會,心理諮詢師也會。

抑鬱的相關名詞是從“症狀學”的角度,給了身心問題所作的評估。但是,如果是倉促的貼上標籤,不亞於在判刑,徒增對問題的認同,往往會有惡性循環的反應,比如,腦子裡面有想法“我是一個抑鬱病人”,整個人的身心變得更加低落和失望——這就是一種過度認同的反應。這種認同有時候難以被意識到,可能也不是很清晰——並沒有像剛才舉例的那麼完整的句子,而僅僅是一種微微的念頭、一閃而過的畫面。

在知我心理學的一篇文章中曾經提到,“問題”與“一個人本身”可以被區分開來,它變成了“who I am”以外的一個東西。這裡的“who I am”是一種對自己的認同,而“問題”(比如抑鬱的身心狀況)是可以被面對、接受、處理和放下的。如果能夠面對、接受這一點,那麼從一開始的充分評估算起,這個來訪者就已經開始走出抑鬱了。

2、承:回到當下面對自己的抑鬱

從抑鬱中慢慢走出來,首先是從自己這裡開始的。比如,對自己的低評價有所減少,也會感到自己的活力有所提升。這裡的減少、提升,重點不是單純數字量化,就好像拿著尺子隨時刻上尺度——今天比昨天多了5個開心。這樣做的意義不大,反而又回到原來的貼標籤。

回到當下面對自己,就是來訪者更願意、也更靈活地面對自己的評價、情緒體驗。這可能有兩種變化,一種是自己的覺察有所拓展。就好像我們有時候感慨,長大了好像煩惱變多,更有可能是自己的覺察拓展了——然而,這時候自己的身心也可以是很健康的。

另外一種可能是,通過專業心理諮詢的幫助,更深層次的想法和情緒體驗逐漸浮現出來。如果只看表面症狀,容易在幫助的時候變成很簡單粗暴,用非專業的話來說,就是“什麼抑鬱,不就是矯情嗎,去賺錢就好了”或者“打一頓就行,不行就打兩頓”。

“去賺錢”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言行改變。而所謂“打一頓”、“罵兩句”,不過讓產生的難過、痛苦代替了抑鬱,有一定的轉移注意力的作用,但治標不治本。

有時候還會變成另一種反面——躁狂,只停留在表面的、沒有實際情境的激動。深層次的想法和情緒體驗,可以讓抑鬱不會像毒氣一樣“瀰漫”在人的身心表面,而是可以更加直接、靈活地面對自己。

3、轉:自己與他人的互動

來訪者跟專業心理諮詢師互動時,可以在關係似乎不是那麼“理想”的情況下(比如,不自覺擔心諮詢師這樣幫助我,會不會感到很辛苦啊),練習一點點回到當下面對自己。自己帶著放鬆的身體、溫和的心情,能夠幫助自己瞭解和體會他人的身心。當然前提是自己首先體驗到了,而不是想象的、刻意為之。這需要練習。

這時候,面對自己和他人互動是一體兩面,甚至可以跨越男女性別的社會歧視,而進一步幫助到抑鬱的調試。根據知我心理學的另一篇文章分享,只要社會存在性別歧視,抑鬱也會對男性下手。“當我們能夠發自內心的感受到另一方的痛苦,同盟就能夠形成了。”走出了抑鬱,男女彼此的互動則會呈現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從抑鬱中走出來,也意味著來訪者更願意把自己是否有“自傷/殺、傷/殺人”的想法告訴他人,尋求他人的幫助。有的人感到奇怪,既然從抑鬱走出來,那麼來訪者怎麼還會有這些想法。走出了抑鬱,並不表示這些想法沒有了——想法就是這樣,它們自己會亂跑。但是如果願意跟別人求助、說出這些,要嘛是自己還沒有被抑鬱困得太深,要嘛是已經慢慢走出抑鬱了。

4、合:自然地調試

走出抑鬱是努力調試的自然結果。然則,倘若總是把這樣的描述(以畫面、言語的形式)掛在心上,就會過分關注未來,變成目的性很強的事情。如果回想過去的一天、一週、一個月、一年,總是拿著尺子算計,就會更容易陷入抑鬱體驗。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些都會讓調適受到阻礙。

不追過往、不求來者——安頓當下,自然地調試會對抑鬱有幫助,這是對當下的綿密的體驗。也可以說,當來訪者不再把抑鬱當作一個可怕的問題的時候,那就不一定非要有一個“堅持的理由”。

對於面對抑鬱的來訪者而言,求助是強者行為!作為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我們也願意作為一個夥伴,一起和來訪者進行抑鬱調試的工作。

以上。

蘇春暉,春暉心坊(頭條號,繁體“暉”),國家/廣東人社“雙二級”家庭諮詢師、心理諮詢師,臺灣合格正念師資,北京師大、臺灣師大心理學位訓練。向陽而生,盡得春暉!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知我心理學


朱英,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精神分析取向、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想成為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華大心理陪你助人自助!

每年春天和冬天,都會有許多抑鬱症爆發,前去醫院做自評量表,或是前來做心理諮詢。抑鬱患者,往往因為季節的轉換,在身體功能最薄弱的時候,爆發出情緒問題。


抑鬱症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尼采說過,一棵大樹的樹枝有多茂盛,它地下的樹根就有多龐雜。瑞士分析心理學家榮格也說過:每個人都有陰影,而且它在個體意識中表達的越少,它就越黑暗

。意思是,抑鬱症是一個人陰暗部分的爆發,一個人的能量有多強大,他的陰影面積就有多大。

一個硬幣總有兩面。

英國二戰時期偉大的反法西斯領袖丘吉爾,在抑鬱症爆發時,其陰暗的本領也是巨大的,能夠把自己關在地下室童年臥室裡數日不見要客。

因此,無論程度多重的抑鬱症患者,當從陰暗的病情裡走出來之後,他們應當意識到2件事:

1、抑鬱使人更加健康;

2、與陰暗病情對等的所謂正能量,即將要“發力”了。

正因為見過黑暗,才知陽光的可貴。曾經往日所體會的:度日如年、活著不如死去好玩、看見美食毫無感覺、沒有性衝動、看誰都不順眼、世界是塌陷的、第二天還要醒來累覺不愛……這些似乎都很難去體會了。

對於一種情感的修通境界分為三種:極端的享樂主義(簡單、快樂就好)、處於神經症水平的犬儒階段(追求修正和有意義但總是挫敗)、極樂世界。例如抑鬱情緒體驗,從沒有抑鬱(實際是壓抑了抑鬱),到患有抑鬱症(被壓抑的抑鬱爆發),到找到且想明白了抑鬱症的根源(如恨父母對自己不夠無條件的愛)、對這樣的抑鬱有所接納,就是典型的三階段。

英國心理學大師梅蘭妮克萊因說,人的成長階段是偏執-分裂的狀態和抑鬱狀態相互交替呈現、卻又螺旋上升的。這兩種狀態稱作“位態”,雖然以後還會不斷遇見抑鬱的位態,但唯有經歷過抑鬱的人才是健康的人格;每一次與抑鬱的相遇,都已經不再是原來的位置了,只會日趨成熟與健康。


作者簡介:
朱英,中德班(第八屆)、中美班(第二屆)精神分析連續培訓項目成員。從事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動力學取向的心理諮詢,擅長領域:抑鬱,人際關係及自我成長,情感困擾,情緒障礙。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歡迎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其實說經歷,每個人都不同,就算是日常患感冒,可能有的人都有些不一樣的感悟。我只從作為心理學專業角度來說我理解的抑鬱症患者,康復後會有什麼改變。說這個之前還是得清楚抑鬱症到底是什麼,對抑鬱症患者意味著什麼。

抑鬱症的症狀表現是意志力減退,活力降低,自我評價低,感受不到快樂等。所以從抑鬱症中康復的人,會感受到更多存在的意義和活著的感覺,而且應該是比之前珍惜這種感覺。感覺到快樂和意義,對於正常人沒什麼,但是對於抑鬱症患者卻是用一切力量想得到的。

除此之外,抑鬱症患者應該也會更在意生活中的刺激事件。因為雖然沒有明確的原因,但是刺激事件對對我們的心情產生衝擊,所以抑鬱症患者應該也會更在意環境的改變。最後,就是抑鬱症其實是有社會因素的,好的環境,家人朋友的理解和陪伴是特別重要的。

所以如果真的康復了,應該會特別珍惜這種親情與友誼,特別能理解社會支持對於抑鬱症患者的重要性。從抑鬱症中康復,相對簡單,但是避免復發,其實需要各方面注意,比如堅持服藥一段時間,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解決家庭中的各種衝突因素等等。所以作為疾病,康復了就和之前沒區別,多的都是感悟和患病的經驗。


你的心事與困惑,我們願意傾聽,歡迎關注“青音約”的頭條號,向我們提問或私信留言,我們幫你解憂,讓我們一起活出本真,愛人悅己


青音約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曾接觸過一些抑鬱傾向的患者。

我最深切的感受是,每一位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都是不一樣的。儘管在醫學上,我們通過情緒低落、興趣減退、身體疲乏來概括抑鬱症的核心症狀,甚至探究出大腦中神經機制。可是,個人的內心體驗和思想、情感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從抑鬱症中走出來的人們,都會普遍展示出這樣幾個特點:

1,自我接納程度提高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往往存在這樣幾種不同的信念——

【我是不可愛的/沒有人會喜歡我】

【我不能勝任/我沒有能力/我什麼都做不好】

【我不值得/我沒有價值/我不好】

帶著這樣的信念,在與身邊人的交往中會常常感覺到被忽視、被貶低、被攻擊、被拋棄;在工作中會常常感到挫敗、壓力和痛苦;在親密關係或親子關係中往往存在討好或疏離的狀態,一方面渴望被看到、被關注,另一方面卻擔心自己不被看重,從而疏遠和攻擊親密的人。

當從抑鬱症中走出來時,人們對自我的接納程度提高了,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足、不完美的地方,不再那麼關注了,而是能夠平和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關係。


2,心理彈性提高

所謂彈性,就是看待事情不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當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能力不足,被他人不喜歡時,若把這樣的感受推而廣之,就會認為我處處不如人,我一無是處,而具有彈性的心理,會將這些看作一時的狀態,而對自我有一個相對穩定的認識。

或許有時犯錯,出醜,說出不合時宜的話,可是,對於自己對生活的追求、目標,對於親密關係的承諾與投入,都有相對穩定的感知。這些形成了我們內心穩定的護城河。


3,開始願意從積極地一面去理解他人

很多抑鬱症患者,最為痛苦的部分是關係問題。不論是和身邊的朋友、親密關係還是和父母的關係,都可能成為令他們難以面對的痛苦來源。

而抑鬱症的緩解,從很大程度上會從兩面開始看待他人對待自己的方式。

有時候有些父母特別具有控制性,總是令人難以忍受。但是當人們開始學會用自己的力量掌控自己的生活之後,他們能夠客觀地看到父母控制性的背後具有的兩面性,一面是父母自己的成長環境和性格特點,另一面是他們向孩子表達的控制性背後表達的是什麼,是焦慮、恐懼,還是也有關懷和在意。

當能夠有力量抽離出來,看待關係中的這一切,是抑鬱症患者走出來後,所獲得的很重要的一個能力。


以上。


曾旻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還是有必要區別一下“抑鬱症”和“總是不高興”。“總是不高興”是指很多事情都會引起這個人情緒的低落,鬱鬱寡歡,究其原因可能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是最近一段時間有什麼事讓他籠罩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抑鬱症”的表現可能和不高興一模一樣,但最本質的原因卻不同,不是事情讓他不高興,而是疾病從生理神經層面影響了他,讓他不高興。當然,現有研究確實支持“總是不高興”的人更容易得“抑鬱症”,但這不意味著只有他們會得抑鬱症。就好像身體虛弱的人在換季時會更容易患上病毒性感冒,但其實我們所有人也都有這個可能。

說這些其實就是為了說明:抑鬱症,也不過只是一場重感冒而已。它和重感冒一樣,患病的過程中都是那麼煎熬,當漸漸緩解,再到重獲新鮮空氣的時候,會感覺平時嫌棄的霧霾也有了它的清新和舒適。對於曾經的抑鬱症患者來說,患病的日子讓他們體會了最不開心的樣子,在走出陰霾之後對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會更多了一份珍惜和欣賞。

常言道:“久病成良醫。”在戰勝抑鬱症的過程中,種種自我調適的方法也是抑鬱症患者的一大收穫。就像我們剛剛感冒結束之後身體裡的抗體,這些方法不敢說一定能在身邊的人有什麼困擾的時候幫上忙,但他學會的一定是最適合他自己調試的方法,這是對將來的一生都有益處的。

所以說抑鬱症雖然需要我們足夠重視,但它遠遠沒有那麼可怕。預防和戰勝它的過程,其實也是一次自我探索和成長的機會,也許會因禍得福收穫全新的自己。


安慰記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因為我有足夠的發言權,我親自見證了一個人從自卑,離群寡居,到抑鬱,然後到神經症,到二級精神分裂,到恢復了百分之九十的健全人格,基本上跟正常人無區別,過上正常日子,這樣一個案例的全過程。

1首先抑鬱並不可怕也不神秘,輕度抑鬱,可以隨著自體的調整和環境的改變,壓力源的減小,慢慢恢復。

2中度抑鬱和重度抑鬱,會有身體系統的一些生理反應,也就是平時大家說的脫離人群,抑鬱情緒,煩躁不安,焦慮失眠,興趣下降,性慾望減退等。在社會支持系統上也會有所體現,例如與家庭親人之間,出現關係緊張,不和諧。在工作上,社會交往上,受到抑鬱情緒影響,且自己已經控制不住自己定期發作,自己已經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直接直白的表達就是,個體很痛苦,卻自己困在抑鬱裡,無能為力戰勝這種情緒。

3抑鬱若是得不到重視和關注,會慢慢加重,中度轉重度,甚至有自殺傾向。重度會發展成神經症或者精神病症。

4個體及早有效求助,個體周圍親人朋友及早關注與陪伴個體,並探討有效應對方案,非常關鍵。例子很簡單,有病不可怕,怕就怕耽誤治療時機,或者有病亂求醫。

5有病科學問診,對症解決,找個神婆跳大神,肯定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所以啦,抑鬱症去專業醫院或者專業心理諮詢室,是明智的。

6一般情況下,也是我經歷的自己以及周圍案例的經驗,抑鬱症建議不要服用抗抑鬱藥物,心理諮詢陪伴比較人性化。抗抑鬱藥物有依賴性,也會有相對的負作用。

7若是失眠非常厲害,或者已經神經症或者精神病性,那麼必須服藥了。同時輔助心理諮詢,效果俱佳,但是心理諮詢師的臨床經驗和技術需要相當成熟的,另外,在職業規範裡,心理諮詢師沒有處方權,接診神經症也需要慎重,最好有上級督導。

8只有精神病性,大腦機制才會改變,但是及時改變了也可以恢復到一個良好狀態。

9我的案例中,那個二級精神分裂的客人二十年的發病歷史,多次入院封閉治療,但是通過親人無微不至的陪伴,只是晚上服用路硝西泮和氯氮平各半片,已經恢復到接近正常人生活。雖然偶爾依然會有妄想和猜疑,但是並不影響生活。再說,正常人也有猜疑也有對人的設防心,對嗎?

10抑鬱症算什麼啊,別怕,寶寶們,勇敢面對,勇敢探索自己,適當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或者也可以找到一些精神寄託,宗教信仰,但是無論是從心理學專業,或是從宗教信仰上,能拯救個體的只有個體自己。

從當下開始,接納抑鬱的自己,直面抑鬱的自己,想想怎麼打敗抑鬱,願你活的喜樂!當你真正從抑鬱症裡走出來,你會發現自己跟脫胎換骨一樣,對世界充滿愛,對自己充滿興趣,對日子充滿鬥志。

最後註明我曾經重度抑鬱好幾年,從未服藥。我接觸觀察的案例,有因為忽視抑鬱最後嚴重自殺的,也有通過努力,改變自身和命運的!

只要有覺知和拯救自己的意願,你就充滿力量和鬥志!


安安心理諮詢


尊敬的朋友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關於您目前提出的從抑鬱症中走出來的人們,跟以往對比有什麼不同之處的問題,給您提供幾點建議,希望我的建議,對於您來說,有所幫助。

首先,隨著目前社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加快,社會競爭日趨激烈,我們每個人作為社會化其中的一員,往往難以獨善其身。過於大的壓力,不良的生活習慣,往往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很大的損傷。

因此,目前社會當中,抑鬱、焦慮的患者越來越多。可惜,往往絕大部分抑鬱症患者無法從灰暗的世界裡走出來,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選擇了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現在社會開始關注抑鬱症患者的診治,隨著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還是有很多患者得到了重生。

他們通過長期的心理疏導,配合一定的抗抑鬱藥物治療,有效的緩解甚至治癒了抑鬱症狀,他們開始勇敢的去面對這個複雜的世界,他們開始有了走出去的衝動。曾經過往,他們害怕去面對的社會、朋友、親情、友情,愛情,他們終於不再畏懼,開始有了接觸的慾望。

總而言之,一旦可以從那個灰暗的世界裡勇敢的走出來的朋友,獲得的必將是浴火重生。因此,從抑鬱症中走出來的人們,絕大部分開始用新的眼光去重新審視這個世界,曾經他們認為了無生趣的世界,處處充滿了驚奇。他們的內心充滿了愛,他們開始學會珍惜,懂得感恩,他們開始學會了取捨,他們也明白瞭如何去爭取幸福。該建議由好心情平臺的大同煤礦集團公司三醫院陳宇飛醫生給予回覆的。陳宇飛醫生從事臨床工作11年,擅長與患者溝通交流,有很強的溝通能力。擅長由於器質性疾病導致的應激心理。如果您有相關問題,可以通過好心情app與陳宇飛醫生溝通交流。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臺


這位用戶,你好!

我經常把抑鬱症想象為一列在漫長得看不到盡頭的無限黑暗的隧道中脫軌行駛的火車,沒有目的地無奈行駛也不理會任何過客,但如果把這段黑暗隧道通過之後,陽光照進來,軌道也擺正,再經歷相同的黑暗隧道卻不會害怕了。因為經歷了最恐怖的一段難熬的一段時間,彷彿沒有什麼比它更痛苦的了,心更強大了吧!接下來小編要例舉從抑鬱症中走出來的那些人。

1.崔永元——從抑鬱症裡走出來的他勇敢面對挫折。提到抑鬱症,很少有人不想起崔永元的。崔永元曾經坦承,自己在電視臺的工作非常繁忙及壓力沉重,1999年,國內電視媒體紛紛效仿崔永元的《實話實說》節目形式,逐步導致全國電視觀眾對《實話實說》電視節目的要求不斷提升,最終此節目的收視率慢慢下降,儘管崔永元已經使出渾身解數,但是依然未能穩固住收視率,這讓崔永元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和危機!沉重的工作精神壓力,導致崔永元已經從睡眠障礙發展到嚴重的精神抑鬱症。最後崔永元是在父母妻女們的親情力量支撐下全面強化地開始進行治療,直到2006年時,崔永元的病症得到緩解康復。崔永元經歷的抑鬱症長達7年之久,現在,為了使中國抑鬱症患者的境遇得到改善,崔永元經常向大家普及抑鬱症的相關知識,還出現在心理治療大會的論壇上,抑鬱症康復的他變得更加耿直和坦然。

2.陳坤——從抑鬱症裡走出來的他找到了自己的心靈寄託。陳坤患抑鬱症最嚴重的時間是在2003年到2006年,2003年飾演《金粉世家》的七少爺讓陳坤一夜成名,也讓他一夜得疾。持續著的成功,並沒有使他安心,並沒有使他的抑鬱緩解,反而越演愈烈。得到越多,越怕失去的就更多。2007年的時候,他終於找到了一個辦法緩解他的病情:禪定靜坐。或許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開始信佛聽佛。直到後來他從抑鬱症中走出來了,仍然會在微博中宣揚佛法。禪定靜坐之後,陳坤在2011年又萌發了一個新想法,就是“行走的力量”。它是陳坤創立的公司東申童畫在籌備半年之後推出的第一個大型系列公益項目,旨在號召人們積極地走出去,在行走中獲取正面能量,並將能量傳播給他人,讓行走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3.許巍——從抑鬱症中走出來的他明白生活應該是一個良性循環。作為中國當代搖滾音樂界的靈魂人物,許巍的音樂路途充滿了坎坷。在外人所看到的才華橫溢、光鮮亮麗的表面下,卻是一路上的迷茫、絕望、窮困和艱難,一度,不堪壓力重負的他曾深陷抑鬱症的痛苦之中。他曾透露,在患病最嚴重時必須要有人陪伴,因為他總是在考慮著結束自己的生命,並且當時需要服用抗抑鬱的藥物。許巍靠不停地鍛鍊身體來抑制抑鬱,他開始看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試圖從裡面尋找到答案。後來他接觸到一些心態好的人,發現他們都沒把自己當回事兒。他才醒悟,要進入一個良性循環,要擺脫自己的負面情緒。

4.李蘭妮——從抑鬱中走出來的她久病成醫。早在1988年她就患了癌症,歷經3次手術和5次化療。近5年來,她受著抑鬱症的折磨,一直服用抗抑鬱藥,病魔的侵襲使她幾度痛不欲生,感到活著比死要艱難,然而她終於活了下來,而且走了出來,不僅不再忌諱說自己的病,而且還從一個病人變成了半個專家。在雙重病痛的折磨下堅持寫作。幾度寫作,幾度停頓,幾度復發,終於寫成——《曠野無人——一個抑鬱症患者的精神檔案》,這是中國第一部由抑鬱症病人自己寫下的病狀報告,是中國第一部詳細記錄抑鬱症患者精神歷程的書。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於問題的全部解答,望採納!


TT寶寶不哭


我曾是重度抑鬱症!整夜失眠、對任何事物都沒興趣、絕望、木納到僵直一動都不想動!現在早已走出!按佛學說,抑鬱是執著、放不下!按現代話說,抑鬱是鑽牛角尖,自己把自己逼進了死衚衕!不管怎樣說,確實有抑鬱症這種病!正常人無法理解,只有得過這個病的人才能深知其中的痛苦!心病還需心藥醫、解鈴還需繫鈴人!學會放下、看開!你會發現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抑鬱症並非壞事,它會讓你對生命中的一切有另外一種看法,低谷後你才能體會到生活的甘甜!抑鬱,能讓你意識到以前你沒認識到的東西!苦有多大福才有多大,這句話一點不假!抑鬱過,再走出來,只會比以前更強大!抑鬱,是老天給你一次強大自己的機會!抑鬱者,才是上天的寵兒!是老天逼著你強大!



水中掉淚的魚


這個我必須熬夜回答,作為一個抑鬱症持續20年之久,而最終痊癒的幸運的人,我的改變就是,我會治抑鬱症了,抑鬱症不是心理問題,是寒症,寒症,寒症,重要問題說三遍。而我治好它沒用任何藥物,只用了一個迷你電熱毯,睡覺的時候墊在脊柱下面,使得整個脊柱被持續熱敷,最好連頭頸下面也墊上。在不使用電熱毯時要特別小心保暖,不要穿太少,不要吹風,儘量曬太陽,經濟允許可以去海南甚至東南亞去專門曬太陽,我是去了半個月菲律賓。病好了以後我調養了兩年,恢復很快,情緒樂觀,體力強健,唯一提醒我我還有病根的是我還會在冬天凌晨最冷時做惡夢,夢醒後只要打開一會電熱毯,再睡一覺,醒來一切如常,希望所有掙扎在病魔中的人看到我,看到我,這個病折磨我太久,治好卻太容易。

最後吹個牛,有個朋友為治抑鬱症去當了心理諮詢師,最後她的病是我治好的。

我在這裡回顧我患病的痛苦了麼?為啥不?為啥我不會像其它人一樣寫一堆痛苦,原因是痛苦離我遠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