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4—2019年中國減肥食品行業分析與投資戰略諮詢報告》統計,目前中國健身行業總產值超過百億美元,有減肥塑身需求的目標人群約為2億,健身減肥食品級在線服務市場容量有數十億人民幣。
當減肥成為一種風尚,放眼大馬路,健身房傳單已經隱約有超過酒店小卡片的勢頭了。其實現下致力於健身的人,大多都停留在訂場、約教練上課等基礎服務上,而每位教練都會提醒注意的飲食環節卻被忽視了。
其實,從飲食角度談健身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演進和消費升級的加速,健身後端市場之一的健身餐開始崛起。
在美國,線上健康減重配餐早已流行。美國著名在線減重食品及服務提供商Nutrisystem成立於1972年,每天為用戶配送科學定量的飲食套餐,現市值已達7.53億美元。另一家美國健康瘦身餐品外送服務商Freshdiet,在2013年登上福布斯美國最具潛力企業榜單,年營收達到5000萬美元。
還有如Hiltl、Sweetgreen這樣的實體健康餐廳,前者改變了“素食不好吃”的既有印象;後者與華盛頓的中學合作,開授學生健康飲食與可持續發展相關課程,每年五月開設Sweetlife音樂節,唱著宣傳綠色能源和Sweetgreen健康沙拉。果然,健康飲食要從娃娃抓起~。
就國內而言,健康飲食絕對是一片藍海,但也並非無人開墾,比如最近幾年,主打素食、有機、減脂增肌的健康餐飲概念聲勢漸長。
從現階段看,當下的健康飲食模式大致分為三類:
針對女性的減肥在線電商社區,其產品主要包括果蔬汁和各類代餐粉等,典型代表有JuiceUp美雪悅體、薄荷網、也瘦網;
主打素食、有機的健康餐飲品牌,以新元素、純悅生活(無實體店的線上健身餐外賣)、大開沙界、好色派沙拉為主要代表;
健身房+餐廳結合體(以地理距離為劃分維度,指餐廳和健身房在同一空間的形態),主要代表有Tribe有機餐廳、七吃三練、Glo。
三種形態無好壞之分,但立足點各有不同,接下來我們就從開進健身房的Tribe入手,探究健身餐飲的發展趨勢。
非健身人群才是更大的市場,所以Tribe現階段的主要業務是外賣,但選址健身房的他野心遠不止此:
1.在產品上,深挖核心目標客戶的深層需求,除了正餐和飲料,他們也會提供補劑、零食乃至周邊生活用品,讓品牌的存在感更加深入生活。
2.在運營上,它是Tribe和健身人群接觸最主動、最前線的空間,可以激發出餐飲之外的更多可能性。Tribe的員工可以在這裡免費健身,健身房會員在Tribe消費也有折扣,Tribe還推出過健身+用餐的一小時課堂和長期的課程合作。
在這種形態下,Tribe和健身房的法人主體、利益導向仍有差異,所以Glo登場了,地面餐廳+地下健身房,真正的健身餐廳!但這種生活方式在實際運營中則會遇到極大挑戰:
完全不同的業務形態對團隊有全新的要求,人力成本不可控;
用戶行為習慣方面,合適的進餐時間是健身完40分鐘之後,更多人可能選擇在網上叫一份健身餐到家吃;
若這種模式一旦被主流市場接受,會員人數劇增,如何在有限的空間(房租成本、擴展風險)保證良好的用戶體驗呢?
所以縱觀市場,目前較為主流的形式有開進健身房的Tribe、提供健身套餐外賣的純悅生活,前者佔據地理優勢,後者發力O2O,推出線下健身課程/減脂訓練營。
未來健康餐品牌的觸角會不會伸到運動品牌呢?未可知。但要想在這條路上走得遠走得穩,一定要記住這三大鐵律:
1. 團隊專業化、產品數據化
不論是羅勒輕食推出的秘製料油還是Sweetgreen主張的牧場直供,他們在用實際行動踐行精準品控、量化食材、營養數據可視化等高大上的領域必須有高精尖的人才和技術。
2. 發力O2O,玩轉互聯網營銷
以外賣形式切入市場是現有健康餐品牌的一貫套路,首先成本可控,其次消費者數據可追蹤。但自帶互聯網基因的健康餐飲套路怎會只有這一點?線下健身課程、跨界運動品牌、自創音樂節... 不拘一格才能大發展!
3. 會贏資本,還要會構建商業生態閉環
通過融資、外賣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卻沒有實體店落地品牌體驗,傲嬌的中產階級該不高興了。一旦線下門店提上日程,加盟閘門大開,如何避免品牌一邊擴張一邊糊掉呢?要想品牌產生更高的溢價,最關鍵的是過硬的產品質量,別讓方向盤失控!
閱讀更多 餐飲漫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