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一条鞭法成为李自成起义的最直接原因,皇帝还怡然自得?

明朝,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巅峰时期,也是上承蒙古下接满族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就是这么一个巅峰王朝却被农民起义和后金进攻一步一步消耗掉了国力。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自古大家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明朝灭于农民起义和对外战争,有人说明朝灭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等等。可我却认为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白银短缺。大家听这个解释是不是感觉一头雾水,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认真讲解一下。

明朝的一条鞭法成为李自成起义的最直接原因,皇帝还怡然自得?

朱元璋

事情的源头就是1620到1660年间的那一场欧洲贸易危机,当时还是世界贸易中心的西班牙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远在东方的明朝无疑也受到了沉重打击。宋元明这三个朝代可不像清朝那样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相反明朝对外贸易相当开放。明朝的主要货币是白银,可是明朝并不是世界上产银大国,明朝只能通过对外贸易,通过小农经济的产品使全世界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美国学者魏斐德在他的著作中写到17世纪的前30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到26万公斤左右。从这里可以充分看出,明朝的白银收入大部分来自于世界贸易。

明朝的一条鞭法成为李自成起义的最直接原因,皇帝还怡然自得?

世界贸易

像明朝这样把国家命脉全部寄托于世界贸易上,大家可想而知,如果世界发生了贸易危机,那么对自己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世界贸易危机后,明朝白银急剧减少,那么明朝国库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亏空。张居正担任首辅大臣后,对明朝政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几十年发展,明朝国库充盈,中央财政越来越富有。可是万事有利也有弊,明朝国库白银是充盈了,可是老百姓的苦日子却没有了尽头。

明朝的一条鞭法成为李自成起义的最直接原因,皇帝还怡然自得?

张居正

张居正为了国家财政能够迅速增加,他就颁布了一条鞭法:国家征收赋税一律征收白银,不再征收谷物,丝绸,瓷器等一些实物。这条鞭法虽然使国家财政在白银短缺时也能变得非常充盈。可是,他们哪里知道老百姓的痛苦。当时,明朝的东方和南方盛产丝绸和瓷器。而西方国家又很是钟爱东方的丝绸和瓷器,即使是世界贸易危机,这些东西也能勉强换取一些白银。可是处于西北地区的百姓,那里不盛产丝绸和瓷器,百姓只能用粮食去换取白银来满足朝廷的税收。

明朝的一条鞭法成为李自成起义的最直接原因,皇帝还怡然自得?

青花瓷

贸易危机时,老百姓不能通过世界贸易换取白银,只能进行国内贸易来换取白银。当时明朝白银短缺,这也就造成了白银价格大涨。那些收售谷物的商人们心里也早已知道,百姓只能把谷物卖给他们去换取白银,否则他们就交不了国家的赋税。所以一些黑商趁机大幅度降低收购价格,导致大量的谷物也只能换取很少量的白银。

明朝的一条鞭法成为李自成起义的最直接原因,皇帝还怡然自得?

明朝白银

这就引发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西北地区的百姓即使在丰年也需要卖妻子儿女来换取白银缴纳赋税。如果遇到了天灾人祸造成粮食颗粒无收,那百姓更是无法生存。百姓丰年旱年都会饿死,那除了起义造反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呢?这就为李自成起义军起源于西北地区找到了原因。所以说,明朝灭亡的源头就是白银短缺。

明朝的一条鞭法成为李自成起义的最直接原因,皇帝还怡然自得?

李自成起义

希羽小得:万事有利也有弊,明朝的某些政策虽然增加了财政收入,可是却导致了百姓无法生活。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道理,统治者制订政策一定要结合百姓,充分考察好民情之后才能制定出两全其美的政策。每个朝代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不体恤民情,只顾盲目征收赋税,导致大规模的的农民起义最后拖垮了整个国家。就拿明朝崇祯皇帝来说,李自成农民起义爆发,朝廷只知道派兵镇压,结果越镇压起义规模越大。殊不知朝廷当时如果拨发库银赈济灾民,颁布一系列减税政策使百姓能够生存下去。谁还会冒着生命危险跟着李自成起义啊?所以说,统治者体察民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明朝的一条鞭法成为李自成起义的最直接原因,皇帝还怡然自得?

崇祯皇帝上吊

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我,我会每天更新有营养的历史故事。希望大家能够从有营养的历史中发掘做人的道理,使自己健康成长!

结尾还是想向大家提出一个小问题。明朝和一些西方国家为了海上利益曾经爆发了数次海战,皆以明朝获胜而收场。与明朝发生海战的西方国家都有谁?战争的胜利对明朝海军的国际地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欢迎大家在下面给出答案,我会积极回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