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能夠統一六國,原因在於發現了它,每個人每天都要接觸

歷史當中,先人們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寶貴財富,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故事,讓我們子孫後代受益匪淺。如果你問我,那個時候的歷史給了我們太多的震撼,我會說是大秦帝國的時候,那麼為什麼當時六國,唯獨秦始皇能夠統一呢?是因為他從最基本,最簡單的路子考慮,而恰恰是這種簡單毀滅了六國。今天我們就帶大家去見證一下。

秦朝能夠統一六國,原因在於發現了它,每個人每天都要接觸

遠古社會,其實,每個國家都是農業國家,因為沒有那麼多的商業和工業。因為,那時候人們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填飽肚子。這就是有了地主一說,誰有了地誰才是王,我們都知道在一場戰鬥中,軍備和糧草最為重要。沒有了糧草,戰鬥就是無稽之談。那麼,食物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就是食鹽,而秦國就是利用了這一點,能夠讓秦國成為第一個統一全國的國家。

秦朝能夠統一六國,原因在於發現了它,每個人每天都要接觸

食鹽不僅能夠讓人充滿體力,最重要的是能夠消炎除菌,戰鬥中,環境極其的惡劣。士兵們感染病菌那是極其常見的事情,再加上當時的醫療沒有那麼全面。所以,想象一下,沒有了健康,沒有了力量,談何戰鬥,談何勝利。

秦朝能夠統一六國,原因在於發現了它,每個人每天都要接觸

我們都知道羅馬帝國當時軍隊猶如天神下凡,天下皆知。而他們每個士兵,身上都佩戴著一個袋子。相信大家都猜到了,裡邊裝的就是食鹽。所以,能夠讓他們隨時都保持體能。好不誇張的說,在那時候如果食鹽充沛的國家才能夠談得上最後的勝利。而秦始皇當時就是出於這樣的出發點,就是要壟斷掠奪敵人的食鹽,讓他們不攻自破。所以,一場食鹽大戰就開始了。

秦朝能夠統一六國,原因在於發現了它,每個人每天都要接觸

當時,人們食用最多的食鹽就兩種,一種是海鹽,一種是池鹽。但是,普遍的還是用池鹽。因為海鹽雜質多,提純代價高,再加上在當時也根本沒有那樣的技術。鹽當時猶如黃金,很多人其實是吃不起的。主要產鹽的地方是山東和山西。就是當時的齊國和三晉,而並非秦國。那麼,為什麼笑到最後的是秦國而並非齊國和三晉呢?

由於氣候和長時間的環境影響,秦國那裡有崖鹽,而且特別多,所以,當時就有人提出要禁止中原商販給秦國運送食鹽,有了崖鹽而且還吃不完這一點讓六國對秦國也是毫無辦法。這樣勢必行不通。就算是秦國有吃不完鹽,但是,他們並不滿足。因為,秦始皇的野心不是一會半會了,就是統一全國。要想統一全國,顯然家鄉的崖鹽是不能充分供給的。

秦朝能夠統一六國,原因在於發現了它,每個人每天都要接觸

秦始皇首先攻打的是蜀國,李冰在佔領蜀國以後開始研究當時的地理環境,深挖井,並且最後研製出來了井鹽。有了崖鹽有了井鹽,為了可以支撐統一全國的大業,秦國必須要有更多的食鹽途徑。所以,接下來他們計劃獲取更多的鹽業產區。三晉當時是食鹽最多的地方,但是,隨著三晉的土崩瓦解,屬於了魏國。在公元的293年,白起率領軍隊擊敗了韓魏,為了能夠求和,兩國當時可謂說是把國土的一半都割給了秦國。這樣,秦國擁有了中原一半的鹽產區。而且是不同於之前的崖鹽和井鹽。這是池鹽。

秦朝能夠統一六國,原因在於發現了它,每個人每天都要接觸

在燕國發動五國攻打齊國的時候,秦國接機也對齊國進行了掠奪。那時候可謂說是對齊國進行了重創本來生產食鹽要求精力和技術都比較高,所以從那以後齊國就喪失了對外輸出食鹽的能力。就算是食鹽能夠產出多一點相信她也不會把這些食鹽運輸到曾經的敵人。就這樣中原的其他國家食鹽欠缺成了定局。

秦朝能夠統一六國,原因在於發現了它,每個人每天都要接觸

當齊國沒有了生產食鹽的能力以後,整個除了秦國就剩下楚國,那麼楚國是不是一個鹽業產區。在之前並不是,但是戰勝巴國以後,就不一樣了。巴國也是一個盛產食鹽的國家。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時常會聽到有鹽巴一說。但是,隨著白起攻打楚國並且戰勝以後。所有,中原的鹽業產區都歸了秦國。唯獨剩下齊國的鹽業產區,也是土崩瓦解不堪大用。就這樣秦國開始等待,沒有了食鹽,國家面對的就是落敗,失去戰鬥能力,終於等到了機會,一場長平之戰,揭開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篇章。

喜歡歷史,更喜歡夜史,關注旭說歷史,帶給你不一樣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