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夏练三伏”好处多多,应该怎么练呢?

“三伏天”与“三九天”是相对而说的,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这个时间段是养阳气的最佳时期,可以扶阳以祛阴寒之邪,比如三伏贴之类的。也可以运动练功以补阳补气,阳代表的就是气。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意思是运动应该从春天开始,逐渐增加,夏天运动量大,到了冬天就不要多运动了。养生应从四时而分,因人而异,对老年人来说,一味强调“夏练三伏”,则就不太适宜了。

民间谚语“夏练三伏”好处多多,应该怎么练呢?


夏练三伏有什么好处呢?

1. 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

运动可使心脏的冠状动脉口径增粗,让心脏的供血更加充分,以适应夏季高消耗的需要。

2. 促进呼吸系统功能。

夏天往往气压较低,在这种状态下进行锻炼,呼吸必会自然加深。因此,夏练能提高呼吸器官功能,使气体交换充分,血液中氧含量增高。

3. 促进消化系统功能

夏天,人体的消化功能常处于低下状态,胃酸分泌减少,导致食欲不振,而且容易患胃肠道疾病。

4. 改善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功能

目前,人群中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脂和磷脂等)高的愈来愈多,容易导致动脉硬化。通过运动锻炼,可以改善机体的物质代谢,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所降低,对防治动脉硬化有积极意义。

同时,运动锻炼可以改善体内激素的水平,起到延缓生理老化、减轻病理损伤的作用。

不过,在三伏天里锻炼,也需要因人而异,要讲究适时适度和科学锻炼,盲目地在高温环境下锻炼身体,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伤及健康,甚至引发危险。

民间谚语“夏练三伏”好处多多,应该怎么练呢?

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最不易扩散,此时是污染的高峰期。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植物积存了大量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所以夏季晨练的时间不宜早于6点。

强度要控制

主要我想说的是老人,即使是室内项目,在气温较高情况下,一些小球活动乒乓球、羽毛球等每隔,1小时应该安排间歇休息1-2次,每次10-15分钟。运动后,心率的最大限度值=170-年龄,如果心跳过快,容易出问题。

补水需适量

夏季要及时的补水,但补水也不能盲目。饮水量一次不宜过多,饮水超量会增加心脏负担和冲淡胃酸,影响肠胃消化功能。一般锻炼时的饮水量应根据需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饮水,水温以8-13℃为宜,并加少量盐分。

民间谚语“夏练三伏”好处多多,应该怎么练呢?

炼后有忌讳

1、不能立即喝冰饮料,因为它会对胃肠产生强烈的刺激,造成胃痛和消化不良的后果;

2、不宜立即洗冷水澡,锻炼使毛孔扩张,皮肤受冷会让毛孔关闭,体内热量无法散失而导致发烧感冒。

感谢大家的阅读,有什么问题请留言或是私信与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